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什么?大疱性类天疱疮怎么办?大疱性类天疱疮症状有哪些?

干燥性鼻炎(Dry rhinitis)是一种由外界环境因素刺激引起的慢性鼻炎。秋冬干燥季节多发。有研究发现,常年居住于西北省份的人约 70% 有本病症状。工作或生活环境过于干燥、温度过高、粉尘过多是本病最主要的病因和危险因素。最主要症状表现为鼻子干燥、发痒、有异物感,严重的会引起鼻内出血、鼻黏膜损伤、嗅觉功能减退等问题。本病无须手术治疗,改善环境、保持鼻腔湿润、保护鼻黏膜是主要的治疗方法。改善生活、工作环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预防该病。

别称

老年天疱疮

概述

大疱性类天疱疮(bullous pemphigoid, BP)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大疱性皮肤病。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在几年内可自行消退,可通过药物治疗控制症状。

好发于 60 岁以上老年人,女性较多见。

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产生抗体攻击皮肤组织,可导致大疱性类天疱疮。

典型临床特征是表皮下出现较大的水疱,水疱壁厚,内部液体清亮。

该病常见于老年患者,需预防水疱破溃后发生感染。

皮肤出现水疱应及早诊治,常用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采用中低剂量联合方案在确保疗效的同时可减轻副作用。

本病无法预防,只能尽可能预防发病后的感染和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

患者日常管理的关键是保护患处皮肤免受损伤和刺激,若有水疱破裂需及时用无菌敷料包扎。

症状

大疱性类天疱疮初始表现为红疹,随后在表皮之下出现较大型、瘙痒性的厚壁水疱,多见于四肢和躯干。多数内容物清亮,直径有樱桃到核桃大小,不易破溃。

大疱性类天疱疮有哪些症状?

大疱性类天疱疮表现为皮肤突然出现较大的水疱,具有以下特点:

水疱的位置通常位于手臂、腿部、足部或胸腹部。少数患者也可出现在口腔或生殖器黏膜部位。

水疱出现在外观正常的皮肤或红斑上,一般成批出现。

大小不等,小如樱桃,大如核桃甚至超过5厘米大小。

典型特征为水疱张力性很强,水疱壁厚,不容易破裂,内有清亮的疱液,少数疱液为血性。

水疱一旦破裂,形成溃疡或开放性疮口。

不典型表现为外观可类似于湿疹样或荨麻疹样皮损。

可能会有瘙痒。

发展很慢,如不治疗,症状可持续几周到几年,也可能自行消退或加重。

常发生在老年人群,年轻人群罕见。

也有一些患者没有明显症状,或只是轻微红肿和炎症反应,并未出现水疱。

几年内,症状可反复发作。

大疱性类天疱疮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继发感染,严重的可导致脓毒血症。如果水疱破裂并受到感染,就可能引起这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老年患者总体健康状况较差,因而风险更高。

激素治疗的副作用,如骨质疏松、机会性感染、糖尿病等。

有的皮损会出现在口腔或眼部的黏膜,可能会形成瘢痕。

病因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攻击皮肤的基底膜,导致表皮与真皮分离,形成水疱。最常见于老年人群,小部分患者可能是药物治疗或光照所致。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病因是什么?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意味着患者的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

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免疫系统会产生抗体,即大疱性类天疱疮,攻击皮肤的基底膜。基底膜位于皮肤的表皮和真皮之间,可以将这两层皮肤组织紧密连接在一起。受到抗体攻击后,真皮和表皮就会分离,有组织液积聚其中,形成表皮下水疱或大疱。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如何发生的,尚不明确。可能是免疫系统发生改变,误将表皮基底层中的某些成分当成异己成分发出错误的攻击行为。已知某些药物和晒伤是诱因。

哪些因素会增加患病风险?

高龄。常见于 60 岁以上老年人。儿童和青少年发病极为罕见。

女性。女性患病率要高于男性。

临床治疗因素诱发。如:

药物。青霉素、螺内酯、依那西普、柳氮磺砒啶、β受体阻滞剂、呋塞米(利尿药)等。这些药物可以诱发较年轻人群患病。

光疗(紫外线疗法治疗某些皮肤病)或癌症放疗。

就医

皮肤出现不明原因的水疱时应及早就诊。 医生通过观察皮损可初步判断是否为大疱性类天疱疮。医生还会取下一小块皮肤样本,做活组织检查和免疫学检查,帮助确诊。

何时应就医?

如果并未发生皮肤过敏,也未接触有毒植物,却出现原因不明的水疱或大疱,应该及时前往医院皮肤科就诊。

医生如何诊断大疱性类天疱疮?

医生一般只需观察,就可以判断皮损是否为大疱性类天疱疮。为明确诊断,医生还会进行以下检查:

皮肤活检。医生会轻轻从水疱周围皮肤取下一小块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检查皮肤表层是否与下层组织分离。

血液检查。医生会对抽取的血液做荧光检查,可以鉴别出血液中是否存在导致大疱性类天疱疮的一种血液成分(抗体)。这种抗体水平越高,症状就会越严重。反之,随着病情好转,抗体的水平也会下降。

免疫荧光检查。医生在免疫电镜下观察皮肤样本,查看是否存在抗体。

全身体检。以确定有无内脏疾病。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水疱出现多久了?都出现在哪些部位?

在用哪些药?

接受过癌症放疗吗?

做过紫外线光疗吗?

自己做过哪些处理?

患者/家属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我身上的这些水疱是怎么回事?

我得的是湿疹/痒疹/荨麻疹吗?

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最适合我?

需要做哪些检查?用哪些药?医保报销吗?

能治好吗?会复发吗?

遗传吗?

对身体健康有哪些影响?

可以自己用针挑破吗?

治疗期间要注意什么?

日常护理要注意什么?

饮食上需要忌口吗?

治疗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治疗目的是消除或缓解症状,防止新发水疱。通常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口服药或药膏)治疗,还可以联合其他免疫抑制剂。继发感染时,医生还会处方抗生素抗感染。

哪些药物可以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

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处方下列药物,单独或联合使用。具体用法用量,可咨询医生。

糖皮质激素

这是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的首选药物,分为口服和外用。

口服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人体的免疫作用。如泼尼松。如果水疱非常严重,初始治疗就可能需要较高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尽快控制病情,阻止新水疱出现。这个过程大概需要几周时间。随后可以逐渐减少剂量,长期维持低剂量用药或停药。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引起严重的副作用。除了“满月脸”(脸型变圆)之外,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感染风险上升。医生会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小副作用,比如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加用其他抑制免疫功能的药物。

外用糖皮质激素。如果皮损范围较小,可以通过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治疗。主要有丙酸氯倍米松或卤米松。皮肤用药可以减少口服用药发生危险副作用的风险。涂抹时要注意避开头面部皮肤。外用药膏的副作用是皮肤变薄、局部感染风险增加。

其他免疫抑制剂

如环磷酰胺(CTX)、硫唑嘌呤(AZP)或甲氨蝶呤(MTX)、环孢素 A、霉酚酸酯等药物。以上药物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可以提高疗效、减小糖皮质激素用量,从而降低感染风险。

其他药物

如果症状较轻,医生可能处方米诺环素或红霉素,与烟酰胺联合使用。氨苯砜、磺胺吡啶也有疗效。

抗生素

控制创面发生的感染。

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大疱性类天疱疮?

除了上述系统、规范的药物治疗,还需要支持性治疗、护理和其他辅助疗法。这些治疗需要在住院期间进行:

支持性治疗。医生会为患者提供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

伤口护理。医务人员会用灭菌的刀剪,从底部划破水疱,或用针管将水疱里的液体抽出来。如果有糜烂面,医生还会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病变部位,防止继发感染。

日常注意

患者生活管理最重要的是皮肤护理,尽量保持水疱完整,避免感染。若水疱破裂,需用干燥、无菌的敷料包扎。患处皮肤要避免日晒。如果水疱发生在口腔黏膜,饮食上还要避免吃硬脆的食物。

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无菌刺疱。水疱应尽可能保持完整,减少感染风险。如果有的水疱特别大,或位于比较特殊的部位(例如脚底),可以用无菌针头小心刺破,放出其中液体。但是水疱表层的皮肤(疱壁)要保留。水疱刺破后,很快就会愈合。

包扎破裂处皮肤。如果有水疱破裂,应该用干燥、无菌的敷料包扎,保护其在愈合过程中免受感染。

做好防晒。避免患处皮肤遭受长时间的日晒。

遵医嘱用药。不要擅自停药或换药,也不要随意改变用药量。如果感觉目前药物无效,可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注重皮肤护理。不用热水泡澡;洗澡和给伤口换药时,动作要轻柔,不要碰触伤口;床单、毛巾、浴巾、衣物等要勤洗勤换。

注意饮食。如果口腔里出现水疱,应避免吃坚硬松脆的食物,例如膨化食品和生鲜水果、蔬菜。

应穿着宽松、洁净的棉质衣物。

切勿用手抓挠,并将指甲修剪平整。

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

戒烟戒酒,避免刺激性和油炸食物。

预防

大疱性类天疱疮病因不明,无法预防。治疗目的在于控制病情、防止复发,预防和治疗合并症。主要是注意休息、营养和锻炼,并定期随访,调整治疗方案。

如何预防大疱性类天疱疮?

大疱性类天疱疮的病因并未明确,无法进行有效的预防。 采取以下措施可以预防复发:

确保充分的营养和休息。

放松心情,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定期、适度锻炼,保持积极的心态。

定期随访,医生会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家属要多关心老人,消除他们的紧张情绪,利于配合医生治疗。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荆防颗粒(新成)的功效与作用-荆防颗粒(新成)说明书

2023-8-3 4:34:42

药品

鱼鳔补肾丸的功效与作用-鱼鳔补肾丸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