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雀斑样痣是什么?恶性雀斑样痣怎么办?恶性雀斑样痣症状有哪些?

喉部,是呼吸道的组成部分之一,喉插管损伤是指为保证呼吸道畅通,在对患者进行气管内插管时或插管后,因操作等原因造成的局部损伤,喉部组织结构完整性破坏。国内外统计数据不同,发病率大体上在 10%~60%。喉插管损伤肉芽肿的发生率在 0.1%。环杓关节脱位是极其罕见的插管损伤并发症,发生率在 0.085%。病因包括操作不当,比如插管时用力不当、未看准声门位置、插管留在喉部时间过长;患者自身状况,比如喉部有基础疾病、先天狭窄,器材选用不当,比如插管管径与患者喉部不匹配。喉部患有基础疾病,脖子短而粗等为该病的危险因素。。本病无分期分型。主要症状为喉咙疼痛、溃疡炎症、喉头水肿、声音嘶哑。主要采取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神经损伤时辅助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患者自身注意保养有利于恢复。该病主要危害为影响吞咽、发声,急性严重发作时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危及生命。对于不同的临床表现有不同的针对性治疗,损伤后恢复较为缓慢,没有能即刻恢复的疗法。

别称

Hutchinson黑色素雀斑,恶性前黑变病,恶性雀斑,癌前非痣样黑素细胞瘤

概述

恶性雀斑样痣是⼀种原位黑素瘤,为癌前病变。常见于中老年人日光面部和颈部晒伤部位的皮肤,可缓慢进展,多年后可进展为侵袭性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

发病高峰年龄为 65~80 岁,发病率目前尚无相关统计。

主要病因包括中老年人和皮肤晒伤;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浅肤色等。

此处无无分型分期。

主要表现为不典型的、边界不清楚、表⾯光滑、⽆鳞屑的⾊素沉着(褐色)斑疹,斑疹的形状不规则、颜⾊斑驳(浅棕⾊、⻩褐⾊、⿊⾊、粉红⾊、⽩⾊)、⼤⼩不⼀ (1 厘米或 3~5 毫米,大的甚至>3 厘米)、有时可触及隆起。好发于头面及颈部严重晒伤的⽪肤,之后可缓慢或迅速扩大,也可逐渐消失,颜色可变深或变浅。

以⼿术切除为主。⽼年体弱患者或拒绝⼿术的患者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如放疗、外⽤咪喹莫特、冷冻⼿术和激光治疗。

恶性雀斑样痣可进展为侵袭性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 发生率约 5%~20%。

恶性雀斑样痣进展缓慢,通常在发病后数⼗年才被诊断。恶性雀斑样痣进展为侵袭性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可能需要 10~50 年。

症状

恶性雀斑样痣好发于头面及颈部严重晒伤的⽪肤,最主要症状表现为不典型的、边界不清楚、表⾯光滑、⽆鳞屑的⾊素沉着(褐色)斑疹。

恶性雀斑样痣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恶性雀斑样痣的常表现为:

形状不规则:恶性雀斑样痣进展至晚期可触及隆起,中央可触及增厚硬结。

颜⾊斑驳:恶性雀斑样痣颜色可呈浅褐色、深褐色、蓝灰色、淡灰色、⿊⾊、粉红⾊、⽩⾊。

⼤⼩不⼀:小的斑疹约 1 厘米或 3~5 毫米,较大者可大于 3 厘米。

恶性雀斑样痣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该病无相关内容

病因

恶性雀斑样痣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日晒及老龄相关。

恶性雀斑样痣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恶性雀斑样痣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日晒及老龄相关。

哪些人容易患恶性雀斑样痣?

晒伤;

老年人;

浅肤色人群;

皮肤有光化性损伤;

有非黑素瘤性皮肤癌病史。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头面部出现形状不规则、颜⾊斑驳、⼤⼩不⼀的斑疹,进行性增大,可触及隆起、硬结。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该病不涉及生命危险,暂无需要立即就医的情况。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

医生如何诊断恶性雀斑样痣?

当医生怀疑是恶性雀斑样痣时,将通过查体、皮肤镜、病理学等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皮肤镜检查:通过此项检查,有助于分辨恶性雀斑样痣病和其他良性色素性皮肤病。

组织活检:病理学检查为确诊方法,通过此项检查,可明确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最开始如何发现的?

身上其他部位有吗?

最近皮损颜色改变了吗?有变大吗?

之前有没有红肿、结痂、出血等?

以前患过皮肤癌吗?

家里有其他人有皮肤癌的病史吗?

经常在户外吗?有没有严重晒伤过?

既往有其他疾病吗?在吃什么药物?

之前有做过光化学治疗吗?

有无药物过敏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如何治疗?

治疗效果怎么样?

需要处理吗?

不手术可以吗?

之后会复发吗?

会传染吗?

如何预防?

需要注意什么?

治疗

恶性雀斑样痣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年体弱患者或拒绝⼿术的患者可以采用非手术治疗如放疗、外⽤咪喹莫特、冷冻⼿术和激光治疗。

药物治疗

外用咪喹莫特:咪喹莫特可以促进细胞免疫反应,起到抗肿瘤效果。但清除率低,效果不佳。对日光敏感、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及哺乳期人群禁用。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手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方案。手术的目的是切除皮损后送病理可明确诊断,可判断皮损类型及分期,根据组织学检查,可了解切缘是否干净。如皮损面积过大,切除后需到整形外科做重建手术。

其他治疗方法

放疗:病变较⼤且⽆法⼿术切除患者;⼿术切除后切缘仍有癌细胞浸润,但⽆法再行⼿术切除的患者可进行放疗,放疗的目的是治疗恶性雀斑样痣,清除痣细胞,防止进展为侵袭性恶性雀斑样痣。

激光治疗:激光治疗的作用是清除恶性雀斑样痣,激光治疗后常常⽴即出现疼痛或刺痛的感觉。术后可使⽤冰袋、冷敷和封闭敷裹减轻上述症状。使⽤激光或强脉冲光治疗可引起⽔疱、瘀斑、⾊素沉着异常和瘢痕等并发症。

液氮冷冻治疗:该治疗的目的是将皮肤细胞杀死,刺激皮肤再生,恢复正常颜色,可能需要多次治疗评估效果。

疾病发展和转归

恶性雀斑样痣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在 10~50 年内演变为侵袭性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如发生全身转移,可能影响患者寿命。

恶性雀斑样痣经过正规手术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完全清除,复发率低,如病理检查提示未进展为侵袭性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则不影响寿命。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防晒,增强免疫力,防止疾病进展及复发。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如果患者做了手术,术后注意保持清洁 24 小时内避免接触水,禁止泡澡,24 小时后可每日用肥皂水清洁,每天换药后用软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覆盖伤口。通常面部缝线为可吸收线,无需拆线。如需拆线:一般面部为 3~5 天,根据医生用线、伤口部位、愈合情况,咨询医生拆线时间。注意避免做夸张表情,以免牵拉伤口,影响伤口愈合,增加瘢痕宽度。

放疗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脱发、全身乏力、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感染、肝功能损害等。放疗可能会引起心脏毒性、第二肿瘤、周围神经病变、感染(特别是治疗后无脾者)和女性提早绝经等不良反应,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观察有无出现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用药注意事项:外用咪喹莫特乳膏,有增加晒伤风险,需避免日晒(包括日光灯)。患者需注意常见不良反应,若出现轻度红斑不必停药,如有明显的红斑、糜烂、水肿,需及时停药等待反应减退后再继续用药,如反应严重请及时就医,调整药物用法用量。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头疼、流涕等),应停药。

激光治疗后注意事项:

治疗后立刻冰冷湿敷,涂软膏。

回家后需要进行温和的皮肤清洁、重复涂软膏保湿,直到停止结痂。

1~2 周内,可能会在治疗部位出现红斑、水肿、脱屑,是正常现象。避免搔抓和摩擦皮肤。

治疗部位注意防晒,以避免色素沉着。

恢复时间 4~10 日,根据治疗强度有所不同。在此期间避免外出。

液氮冷冻后注意事项:

冷冻后,冷冻部位,需保持清洁,一周不可沾水,防止感染,不可搔抓,避免接触污物。

冷冻后通常会有疼痛、水肿等反应,为正常现象,等待其自行消退即可。如果水疱过大,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液体,但不可撕掉水疱皮。

冷冻后如病损仍然持续存在,需等痂皮脱落后,再次进行冷冻治疗。

冷冻后需注意防晒,避免色素沉着。

术后定期复查:患者需每半年到医院复查 1 次,主要复查皮肤镜项目。

其他:严格防晒,进行防晒措施,避免日光直接照射,避开⽇光最强的时段(上午 11 点⾄下午 4 点)。尽量在阴凉处活动,外出时打遮阳伞、戴墨镜或穿戴防护⾐物。

预防

严格防晒为恶性雀斑样痣的最主要预防措施。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避免日光直接照射,避开在⽇光最强的时段(上午 11 点⾄下午 4 点)外出,尽量在阴凉处活动。

进行充足的防晒措施,外出时打遮阳伞、戴墨镜或穿戴防护⾐物等措施。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丹参舒心胶囊的功效与作用-丹参舒心胶囊说明书

2023-8-3 4:34:42

药品

氯霉素胶囊的功效与作用-氯霉素胶囊说明书

2023-8-3 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