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寒冷性多形性红斑,寒冷性多形红斑,寒冷性接触性荨麻疹,寒冷性红斑
概述
寒冷性荨麻疹,是指患者暴露于寒冷环境后,皮肤表面出现瘙痒且隆起的红肿,甚至出现血管性水肿(皮肤突然变大、肿胀、发红以及有灼烧感等),属于荨麻疹的一种。
寒冷性荨麻疹好发于青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下降。本病的的发病率也与地域相关,气候越寒冷的地区发生率越高。目前无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
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体内的组织胺(一种引起炎症反应的物质),被认为是参与此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本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家族遗传性,和免疫力低下。
根据有无家族史,本病可分为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和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又分为 3 类,即原发性寒冷性接触性荨麻疹、继发性寒冷性接触性荨麻疹、反射性寒冷性荨麻疹。
本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皮肤暴露于寒冷环境后,暴露部位出现隆起的红肿及血管性水肿。红肿和水肿通常在暴露数分钟后出现,半小时至 1 小时后消失。有时也表现为寒战、头痛、腹泻以及心跳加速等。部分患者也会出现全身反应,出现头晕、头痛、面色苍白、喘不上气甚至休克等症状。
本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口服药物治疗、教育患者避免接触寒冷、冷脱敏治疗(即通过科学的接触寒冷的方法,使患者对寒冷的敏感程度降低)。治疗关键是使用药物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对于出现全身症状患者需使用肾上腺素;对于症状较轻患者可预防性用药,可使用二代非镇静 H1 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啶等。
本病患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全身性过敏反应,表现为头晕、头痛、面色苍白、休克、呼吸困难等,严重者会窒息甚至死亡。
本病患者应注意避免游泳,防止冷水引起全身过敏反应,导致溺水。
症状
本病最常见症状为皮肤暴露于寒冷环境后,暴露部位出现皮肤隆起性红肿和血管性水肿。通常暴露后数分钟出现,半小时至 1 小时后消失。有时也表现为寒战,头痛,腹泻及心动过速等。部分患者也会出现全身反应,出现头晕、头痛、面色苍白、喘不上气甚至休克等症状。
寒冷性荨麻疹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寒冷性荨麻疹的常见症状包括:
皮肤隆起性红肿、血管性水肿:表现为皮损处皮肤发紧发亮,呈淡红色或苍白色,并且界限不明显,有灼烧感等。
皮肤瘙痒:表现为奇痒无比,但脱离寒冷环境后数分钟缓解。
寒战、发烧、头痛:类似于感冒等症状。
腹泻、腹痛:皮肤暴露于寒冷环境后,肚子痛、大便次数增多,大便呈稀水状。
心动过速:心跳加速,可出现胸部不适感、心慌等。
低血压、休克:烦躁焦虑、精神紧张、皮肤苍白、出冷汗。
呼吸系统损害:咳嗽、咳痰、咳血、呼吸急促(有一种喘不上气的感觉)等。
窒息或死亡:患者出现呼吸极度困难,口唇青紫,心慌且脉搏微弱,昏迷或者半昏迷(呼叫患者没有反应)症状,虽然此症状不常见,但是,一旦发生极其凶险,易无自主呼吸及心跳,最后甚至死亡。
寒冷性荨麻疹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口腔及喉咙肿胀。
全身过敏反应。
病因
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组织胺是导致此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寒冷性荨麻疹发病与以下两个方面有关。家族遗传性,患有此疾病的父母将疾病遗传给后代;后天获得性,免疫力低下患者更易患此疾病。
寒冷性荨麻疹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家族遗传性:父母将此疾病遗传给后代。
免疫力低下:后天获得,与患者个人免疫力相关,若免疫力低下时易患此病。
哪些人容易患寒冷性荨麻疹?
有如下可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寒冷性荨麻疹:
近期常出现熬夜、受凉、劳累等,导致免疫力低下的人。
常暴露于寒冷环境中的人。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寒冷性荨麻疹:
家族中有人患有寒冷性荨麻疹。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受冷后皮肤出现隆起性红肿及水肿。
受冷后皮肤瘙痒,脱离寒冷环境后数分钟缓解。
受冷后寒战、发烧、头痛等类似于感冒症状。
受冷后出现腹痛、腹泻。
受冷后出现胸闷、心慌。
受冷后烦躁焦虑,精神紧张,皮肤苍白。
受冷后咳嗽、咳痰、咳血、呼吸急促等。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出现低血压、晕倒,甚至无自主意识。
呼吸极度困难,口唇青紫,心跳加快且脉搏微弱。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
风湿免疫科
医生如何诊断寒冷性荨麻疹?
如果医生怀疑是寒冷性荨麻疹,可以通过寒冷刺激试验(包括冰块实验和自然暴露实验)进行确诊。若不能确诊寒冷性荨麻疹,或者症状难以处理,应转诊至风湿免疫科。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冰块试验:在薄塑料袋中放置冰块和少量水,然后将冰袋紧贴皮肤(通常是前臂掌侧)5 分钟。观察在寒冷刺激下有无红肿出现,移走塑料袋并于 10 分钟后观察症状是否消失。此实验有助于帮助确诊是否患有寒冷性荨麻疹。
自然暴露试验:就是将患者再次暴露于首次引发症状和体征的环境中(如冷风、冷水)。观察症状是否再次出现。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受冷后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
受冷后皮肤有没有隆起性的红肿、红晕、瘙痒?
不适症状持续多长时间?症状有无缓解?症状有无加重?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
需要治疗多久?
吃东西有什么禁忌吗?
治疗
本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口服药物治疗、教育患者避免接触寒冷,也可通过脱敏方法,减轻患病症状。
药物治疗
H1 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氯苯那敏、异丙嗪等,可以减少寒冷性荨麻疹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二代非镇静 H1 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啶等,是长期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首选。
肾上腺素:能有效治疗寒冷性荨麻疹引起的全身性过敏反应。促进水肿的消退,缓解并发症。
维生素 C:服用维生素 C 可预防荨麻疹的再次出现。
其他治疗
保温:避免一切可能接触到的寒冷的情况,常看天气预报,注意保暖,避免游泳、吃寒凉食物。条件允许,在家中安装即热热水器,使用温水洗手、洗菜、洗衣服等。
冷脱敏:即患者反复暴露于冷水浴中,进行冷脱敏治疗。但它具有诱发全身症状的风险,必须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
疾病发展与转归
若经过正规治疗,本病患者的病情可得到缓解或者可能不再出现,恢复日常生活。但是,部分患者即使正规治疗,疾病仍反复出现,甚至是终生患病。
若不经过正规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症状可能会越来越重,甚至出现低血压、晕倒、昏迷等,易发生生命危险。
日常注意
寒冷性荨麻疹的日常注意事项是:保持合理的饮食、运动及健康的心态,尽量避免接触寒冷环境。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对症用药:当出现瘙痒症状时,避免搔抓,要忍住,可使用一些皮肤止痒药物,如外用 5% 多塞平软膏等。
用药:使用抗组胺药时,要注意药物副反应的发生,可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头晕、精神恍惚、嗜睡、共济失调(即步态不稳、脚踩棉花感)等。
运动:适当运动如每周 3 次跑步、跳舞、做操、瑜伽等。
饮食:合理饮食,戒烟禁酒,多吃新鲜水果蔬菜。
其他:出现头晕、头痛、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全身过敏反应的发生,引起患者窒息。
预防
本病的预防首先应以避免接触寒冷环境为目标。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的因素:
近期经常熬夜、受凉、劳累等的人群,应调整作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对于常暴露于寒冷环境中的人群,应注意保暖,随时关注天气变化。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
若家族中有人患有寒冷性荨麻疹的人,应禁止游泳,禁饮冷水、食凉物;尽量避免接触冷环境,保持生活及工作环境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