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布鲁里溃疡
概述
溃疡分枝杆菌感染是由溃疡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坏死性皮肤感染,是继结核病和麻风病之后最常见的分枝杆菌感染。
该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现,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地区。溃疡分枝杆菌的自然宿主和人类传播途径尚不清楚,目前考虑昆虫可能是其传播媒介,但尚且没有相关实验或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也可能是溃疡分枝杆菌通过破损皮肤接触污染的水、土、植物或水中昆虫叮咬而感染。
最主要病因为溃疡分枝杆菌感染,病程长的患者可出现皮损增大,瘢痕挛缩引起严重畸形。
根据发病时间,将溃疡分枝杆菌感染分成溃疡前期(皮损较轻,组织病理学检查无显著炎性反应,在坏死部位及周围无充血及细胞浸润)、溃疡期(皮损进展,出现溃疡,小血管周围有炎症细胞浸润)和溃疡后期(溃疡开始愈合,有肉芽组织生成)三个时期。
皮损是溃疡分枝杆菌感染的最主要的症状,好发于前臂及小腿。病程越长患者,皮损越大,会发生皮损组织纤维化和瘢痕形成,甚至可能由于瘢痕挛缩而引起严重畸形。
全身治疗可应用药物氯法齐明,若有局部小结节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切除,大结节及溃疡切除后皮损面积较大者需要植皮治疗。清除溃疡分枝杆菌以及积极预防继发感染是治疗该病的关键点和治疗难点。
皮损严重且病程长者可能发生瘢痕挛缩,从而引起严重畸形或继发感染,甚至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
溃疡分枝杆菌感染目前暂无明确有效的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目前国内外的学者正在研究治疗溃疡分枝杆菌感染的疫苗,因为从长远来看,安全有效的疫苗可能是对溃疡分枝杆菌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症状
皮损是溃疡分枝杆菌感染的最主要的症状,好发于前臂及小腿。病初有单一、坚实、无痛性皮下结节。患者没有全身症状,局部淋巴结不肿大,不发热。病程越长患者,皮损越大,会发生皮损组织纤维化和瘢痕形成,甚至可能由于瘢痕挛缩而引起严重畸形。
溃疡分枝杆菌感染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溃疡分枝杆菌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
皮损:是本病最主要的症状,好发于前臂与小腿,为坏死性的溃疡,有不规则扇形边缘,皮肤或黏膜表面组织的局限性缺损、溃烂,其表面常覆盖有脓液、坏死组织或痂皮。
病初有单一、坚实、无痛性皮下结节。
结节破溃形成坏死性溃疡,溃疡表面干燥,溃疡底部为黏着性灰色假膜,常伴周围皮肤隆起,有浸润及色素沉着。一般溃疡较为表浅,个别溃疡可深及骨膜。
肢体挛缩畸形:病程长者会发生皮损组织纤维化和瘢痕形成,导致肢体挛缩畸形。
溃疡分枝杆菌感染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本病暂未发现相关并发症。
病因
本病的病因为溃疡分枝杆菌感染。
溃疡分枝杆菌感染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溃疡分枝杆菌感染:溃疡分枝杆菌感染感染是本病的病因。
哪些人容易发生溃疡分枝杆菌感染?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病:
居住在热带雨林的人。
免疫力低下者。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病:
免疫活性人群(得过肺结核和麻风病后的人)。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出现不正常皮损未自行消退;
出现单一、坚实、无痛性皮下结节;
坏死性溃疡;
皮损经久未愈,出现感染症状,如发热等;
发生肢体挛缩畸形。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若发生紧急症状如窒息,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紧急呼叫 120。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
医生如何诊断溃疡分枝杆菌感染?
若医生怀疑为溃疡分枝杆菌感染,为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同时进行相关检查辅助诊断,如血、尿、便常规检查,溃疡底涂片或组织切片,组织病理检查,如有发现皮损,且皮损为单发的结节或出现结节破溃形成溃疡,局部淋巴结不肿大,无全身症状,溃疡底涂片或组织切片可见到大量抗酸杆菌,确诊需作培养及动物接种。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血、尿、便常规检查:最常见的一般检查方法,有助于医生判断患者的状态,有无休克以及脏器损伤,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查血糖,排除患糖尿病所致的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可能
血培养:用于确诊是否为溃疡分枝杆菌感染。
动物接种:用于确诊是否为溃疡分枝杆菌感染。
溃疡底涂片或组织切片:若发现大量抗酸杆菌再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有助于诊断。
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溃疡分枝杆菌感染的临床分期及确定诊断。医生需要取皮肤表面溃疡物作为样本,送至医院病理检验科进行分析。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出现这种情况的?
这个症状持续了多久?
最初的症状和目前是一样的吗?
有感到其他不舒服的地方吗?
有发热吗,皮肤有出现过红肿热痛吗?
发病前有受过什么外伤么,、如摔伤、碰伤、撞伤?
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的情况严重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这个病能治愈么,有什么后遗症吗?
我的这个病有传染性么,会不会传染给别人?
为什么我会得这个病,我应该怎么预防呢?
治疗
全身治疗可用药物氯法齐明,若有局部小结节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切除,大结节及溃疡切除后皮损面积较大者需要植皮治疗。积极治疗,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对身体、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药物治疗
氯法齐明:该药对麻风杆菌、结核杆菌和其他多种分枝杆菌有强大的抑制活性。
抗生素:如头孢等,具有抗感染作用,用于有继发细菌感染的患者或预防感染。
手术治疗
坏死组织清除术:感染早期的结节以局部切除为主,尽量清除皮肤、皮下及筋膜坏死组织,及时去除病因。
植皮术:若是大面积损害切除后的患者,需要植皮,需待感染控制、创口干净后再植皮。
非手术治疗
注意休息,必要时卧床休息。注意隔离,防止交叉感染。若出现高热时,可用物理降温,无效时,药物降温。根据患者病情考虑是否采取肢体制动,抬高患肢等。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皮损会进一步扩大,可能加重感染的风险以及加大肢体挛缩的可能。
经过正规治疗后,皮损数月后可自行痊愈,极个别可持续数年。病程持续时间长的患者,皮损组织纤维化和瘢痕形成可能导致肢体挛缩畸形。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严格遵医嘱用药,若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请及时就医。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应注意观察体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若出现发热(体温低于 38 摄氏度),可自行物理降温,如用冰袋敷额头等,若高于体温 38 度,需在物理治疗基础上加用退烧药。一旦以上方法未能降温或是出现高热(体温高于 39 摄氏度)时,请及时前往医院治疗。
饮食:
清淡饮食,多吃新鲜蔬菜瓜果、豆类、蘑菇类食物等。
多饮水,多吃富含维生素 A、维生素 B、维生素 C 的食物。
忌食动物蛋白性食物和海鲜发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必要时卧床休息。注意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护理:对于不能自己活动的患者,应帮助其经常改变体位。有采取患者制动的,需要经常注意患肢制动固定是否合适,位置是否正确,并用支架撑起盖被,防止患部受压。
其他:忌烟酒。
预防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本病尚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所以请务必在发现身体不适时及时到医院诊治。
该病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地区,所以请尽量避免去热带雨林地区。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得过肺结核和麻风病的人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皮肤有损伤的人,都会加大感染此病的可能,需加强预防。及时接受治疗,及时清理消毒包扎伤口,降低可能的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