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头部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什么?良性头部组织细胞增生症怎么办?良性头部组织细胞增生症症状有哪些?

耳部肿瘤可分为外耳肿瘤、中耳肿瘤和内耳肿瘤,绝大部分耳部肿瘤发生于外耳和中耳。耳部肿瘤发病率较低,约占耳鼻喉肿瘤的 8.7%。按病理类型,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良性肿瘤比恶性肿瘤更常见,两者之比约为 1.83∶1,良性肿瘤以乳头状瘤最常见,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最常见。原发于外耳者多属良性,原发于中耳者多属恶性。由于耳部结构包绕于密质骨内,因此,耳部肿瘤的诊断较为困难。关于中耳肿瘤,良性中耳肿瘤较少见,如乳突部骨瘤,与外耳道骨瘤类似。中耳癌为发生于中耳的少见恶性肿瘤。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耳癌。中耳癌不常见,约占耳部癌肿的 1.5%,占全身癌肿的 0.06%。80% 的中耳癌患者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故认为其发生可能与炎症有关。中耳癌可分为 3 期:T1,肿瘤局限于原发部位;T2,肿瘤扩散到原发部位以外,但未超出原发病灶所在器官的范围;T3,临床或放射学检查均发现有向周围结构扩散的证据。主要表现为耳道出血或有血性分泌物、耳痛、听力减退。早期治疗宜手术切除加术后放疗,晚期应综合治疗。恶性肿瘤可向内脏、骨骼、淋巴等部位转移。

别称

具有胞质内蚯蚓样颗粒的组织细胞增生病,头部丘疹性组织细胞增生病

概述

良性头部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种好发于头部的自愈性、非脂质的组织细胞增生症。

本病极为罕见,发生于 3 岁以内的婴幼儿,男童发病率为女童的 1.75 倍,发病的平均月龄为 13 个月,50% 为出生后 6 个月发病,疾病平均持续时间为 48 周。

本病的病因不明。

主要症状是眼睑、前额、面颊部出现轻度高于皮肤表面、呈圆形或者卵圆形、淡红或者棕黄色的丘疹,直径为 2~8 毫米,也可以累及耳垂、颈背、肩膀、四肢近端、躯干等处皮肤,但是黏膜、内脏均不会出现皮疹。

本病是一种自愈性疾病,多数情况下皮疹会自行消退并完全消失,消退期平均 50 个月,所以一般不需要治疗,只需要门诊随访,以使家长了解其良性病程;治疗的关键点在于正确的诊断,诊断决定治疗方案。

缓解期的病损可能会留下小的色素沉着斑点。

症状

良性头部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良性头部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常见症状包括:

丘疹:轻度高于皮肤表面,呈圆形或者卵圆形、淡红或者棕黄色的丘疹,直径为 2~8 毫米,初发皮疹数目在 2~100 个,发病后 5 个月至几年仍然可以有新的皮疹出现。主要位于眼睑、前额、面颊部,也可以累及耳垂、颈背、肩膀、四肢近端、躯干等处皮肤,患者无瘙痒等不适。

良性头部组织细胞增生症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无。

病因

良性头部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病因目前尚未明确。

哪些人容易患良性头部组织细胞增生症?

危险因素不明确。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眼睑、前额、面颊部皮肤出现轻度高于皮肤表面、呈圆形或者卵圆形、淡红或者棕黄色的丘疹,也可以累及耳垂、颈背、肩膀、四肢近端、躯干等处。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本病不需要拨打 120。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

医生如何诊断良性头部组织细胞增生症?

当医生怀疑良性头部组织细胞增生症时,将通过问诊、视诊,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问诊:医生可通过问诊了解患者的有关病情的详细信息,同时掌握患者的全身系统性病史。

视诊:医生可通过观察皮肤表面的情况来进行初步判断。

皮肤显微摄影:医生为了更加清楚地观察皮肤损害的形态表现,辅助该疾病的诊断,可行皮肤显微摄影术,会用一个探头直接放在皮肤损害处(类似于 B 超)来观察。

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检查:在局部麻醉方法下,切取患儿皮肤表面的皮疹,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可以确诊本病。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患儿现在多大了?

最早出现皮疹时,患儿多大?

皮疹最开始在哪里出现的?

从最开始发现皮疹到现在皮疹数目有没有变多?

皮疹有没有自己消退过?

患儿有没有挠皮肤的习惯?

患儿全身有没有其他疾病?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发病?

病情严重吗?

需要治疗吗,治疗时间长吗?

如何治疗?

治疗效果如何?

不治疗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平时应该注意什么?怎么预防?

治疗费用高吗?

治疗费用可以通过医保报销吗?

治疗

良性头部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种可以自行好转的良性皮肤疾病,所以不需要治疗,仅需定期门诊随访。

疾病发展和转归

良性头部组织细胞增生症为良性疾病,皮疹可以自行好转,缓解期可能会出现色素斑点沉着,但是也会自行消退,不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更不会出现危及患者生命的急症。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定期随访:该病病情稳定,可以自愈,但仍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可 6 个月~1 年到门诊就诊 1 次。

由于本病发病机制不清,所以饮食上没有特别的禁忌,但是从健康角度出发,建议日常注意清淡饮食,少食辛辣油炸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同时搭配肉类,以达到营养均衡的目的。

本病发病机制不明,从健康角度出发,建议儿童可选择游泳等运动来增强体质。

一般不会有瘙痒症状,但是家长若发现患儿有挠抓皮疹的习惯时,应该及时制止,防止抓破皮肤,造成皮肤破损和继发性的感染。

预防

本病无有效的预防方法。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几种小症状不起眼也可能会致命

2023-9-17 23:23:44

药品

头痛定糖浆的功效与作用-头痛定糖浆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