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具有胞质内蚯蚓样颗粒的组织细胞增生病,头部丘疹性组织细胞增生病
概述
良性头部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种好发于头部的自愈性、非脂质的组织细胞增生症。
本病极为罕见,发生于 3 岁以内的婴幼儿,男童发病率为女童的 1.75 倍,发病的平均月龄为 13 个月,50% 为出生后 6 个月发病,疾病平均持续时间为 48 周。
本病的病因不明。
主要症状是眼睑、前额、面颊部出现轻度高于皮肤表面、呈圆形或者卵圆形、淡红或者棕黄色的丘疹,直径为 2~8 毫米,也可以累及耳垂、颈背、肩膀、四肢近端、躯干等处皮肤,但是黏膜、内脏均不会出现皮疹。
本病是一种自愈性疾病,多数情况下皮疹会自行消退并完全消失,消退期平均 50 个月,所以一般不需要治疗,只需要门诊随访,以使家长了解其良性病程;治疗的关键点在于正确的诊断,诊断决定治疗方案。
缓解期的病损可能会留下小的色素沉着斑点。
症状
良性头部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良性头部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常见症状包括:
丘疹:轻度高于皮肤表面,呈圆形或者卵圆形、淡红或者棕黄色的丘疹,直径为 2~8 毫米,初发皮疹数目在 2~100 个,发病后 5 个月至几年仍然可以有新的皮疹出现。主要位于眼睑、前额、面颊部,也可以累及耳垂、颈背、肩膀、四肢近端、躯干等处皮肤,患者无瘙痒等不适。
良性头部组织细胞增生症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无。
病因
良性头部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病因目前尚未明确。
哪些人容易患良性头部组织细胞增生症?
危险因素不明确。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眼睑、前额、面颊部皮肤出现轻度高于皮肤表面、呈圆形或者卵圆形、淡红或者棕黄色的丘疹,也可以累及耳垂、颈背、肩膀、四肢近端、躯干等处。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本病不需要拨打 120。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
医生如何诊断良性头部组织细胞增生症?
当医生怀疑良性头部组织细胞增生症时,将通过问诊、视诊,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问诊:医生可通过问诊了解患者的有关病情的详细信息,同时掌握患者的全身系统性病史。
视诊:医生可通过观察皮肤表面的情况来进行初步判断。
皮肤显微摄影:医生为了更加清楚地观察皮肤损害的形态表现,辅助该疾病的诊断,可行皮肤显微摄影术,会用一个探头直接放在皮肤损害处(类似于 B 超)来观察。
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检查:在局部麻醉方法下,切取患儿皮肤表面的皮疹,进行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检查,可以确诊本病。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患儿现在多大了?
最早出现皮疹时,患儿多大?
皮疹最开始在哪里出现的?
从最开始发现皮疹到现在皮疹数目有没有变多?
皮疹有没有自己消退过?
患儿有没有挠皮肤的习惯?
患儿全身有没有其他疾病?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发病?
病情严重吗?
需要治疗吗,治疗时间长吗?
如何治疗?
治疗效果如何?
不治疗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平时应该注意什么?怎么预防?
治疗费用高吗?
治疗费用可以通过医保报销吗?
治疗
良性头部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种可以自行好转的良性皮肤疾病,所以不需要治疗,仅需定期门诊随访。
疾病发展和转归
良性头部组织细胞增生症为良性疾病,皮疹可以自行好转,缓解期可能会出现色素斑点沉着,但是也会自行消退,不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更不会出现危及患者生命的急症。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定期随访:该病病情稳定,可以自愈,但仍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可 6 个月~1 年到门诊就诊 1 次。
由于本病发病机制不清,所以饮食上没有特别的禁忌,但是从健康角度出发,建议日常注意清淡饮食,少食辛辣油炸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同时搭配肉类,以达到营养均衡的目的。
本病发病机制不明,从健康角度出发,建议儿童可选择游泳等运动来增强体质。
一般不会有瘙痒症状,但是家长若发现患儿有挠抓皮疹的习惯时,应该及时制止,防止抓破皮肤,造成皮肤破损和继发性的感染。
预防
本病无有效的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