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大麦痒,杂货痒,稻草痒,草痒症,荨麻疹样螨皮炎,蒲螨皮炎
概述
螨皮炎,是由螨虫叮咬或接触其分泌物引起的皮炎,皮肤损害表现为叮咬的部位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丘疱疹或风团,瘙痒剧烈。
本病暂无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多见于经常接触农作物和其制品的农民,搬家工人,制粉工人等。
本病由螨虫叮咬引起,我国主要为蒲螨科、粉螨科为主。农民、搬家工人、制粉工人是本病的危险因素。
本病无分期分型。
本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叮咬的部位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丘疱疹或风团,瘙痒剧烈,夜间为甚。
本病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外用止痒、消炎等药物为主。
本病可造成皮肤系统损害,引起继发感染,导致全身症状。
本病可治愈,应注意加强个人防护。
症状
叮咬部位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丘疱疹或风团,瘙痒剧烈是螨皮炎最典型的表现。
螨皮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螨皮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皮肤损害:叮咬部位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丘疱疹或风团,中央可见虫咬痕迹,先发生于暴露部位或接触部位,以后可发展至衣服覆盖部位,以颈部、躯干多见。
继发皮损:常伴抓痕和结痂,继发感染时可出现脓疱。
自觉症状:瘙痒剧烈,夜间为甚。
其他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螨皮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粉螨可引起系统损害,如肠螨症、肺螨症、尿路感染。
常见并发症包括:
肠螨症:腹痛、腹泻、消瘦;
肺螨症:咳嗽、咯血;
尿路感染: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
病因
本病由螨虫叮咬或接触其分泌物引起。
螨皮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螨虫的种类很多,在我国引起螨皮炎的常见有如下两种:
蒲螨科(虱螨科):是寄生昆虫体内或体外的小形螨,也常寄生于人和牲畜体上,也存在于堆放麦稻、杂草堆里,人若接触杂草、谷物可被叮咬,但虫体不能长期在人体上生活。
粉螨科(粉螨恙虫科):肉眼刚能看见的白色小形螨,常存在与草堆、谷物里,也存在于面粉及白糖内,常在夜间叮咬人。
哪些人容易患?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螨皮炎:
经常接触农作物和其制品的农民
制粉工人
搬家工人
温暖潮湿环境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皮肤损害:颈部、躯干出现水肿性红斑、丘疹、丘疱疹或风团;
自觉症状:瘙痒剧烈,夜间为甚;
其他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呼吸困难
昏迷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
医生如何诊断?
当医生怀疑螨皮炎时,可以通过皮肤科检查、血常规检查、皮肤组织病理等检查确诊。
皮肤科检查:是必须检查之一,查体可以发现螨皮炎的典型皮损,如在患者及接触物上发现虫体可以证实本病。
血常规检查:是临床诊断常规检查之一,可以分析血液中细胞成分,螨皮炎患者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升高,可以反映人体中存在过敏反应,为疾病诊断及治疗提供线索。
皮肤组织病理:是皮肤病诊疗中最常用的辅助检查之一,通过皮肤活检术,取一小块皮损经切片、染色等操作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作用是协助确诊疾病。螨皮炎组织病理表现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棘层细胞水肿,表皮内水疱,局灶性表皮坏死,有助于医生明确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您是从事什么职业的?
是否接触过稻草、谷物、草垫等?
脱离接触物(如稻草、谷物、草垫)后,症状是否缓解?
有无发热、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
皮损持续时间多久了?有无自觉症状?
皮损是否自行消退?消退后有无痕迹?
有无腹痛、腹泻、咳嗽等症状?
是否到别的医院就诊了吗?做了哪些检查?是否治疗?效果如何?
有无自行购买外用药治疗?效果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的病情严重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需要治疗吗?
应该如何治疗呢?
治疗效果如何呢?
会复发吗?
会传染吗?
治疗
本病以对症治疗为主,可外用消炎止痒药,必要时口服抗组胺药。
药物治疗
外用止痒剂:具有散热、止痒的作用,如 1% 酚或薄荷炉甘石洗剂。
外用激素制剂:具有抗过敏、消炎等作用,对于皮损广泛或严重瘙痒患者可外用激素,如卤米松、糠酸莫米松乳膏等。
外用抗生素制剂:具有抑菌和杀菌作用,对于继发感染者,可以选择白多邦、夫西地酸等。
抗组胺药:具有抗过敏、止痒等作用,如瘙痒剧烈,可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
其他治疗
脱离现场,更换衣物,及时洗澡。
疾病发展和转归
如果不接受治疗,可能出现继发感染或者系统感染等,导致病程延长,影响生活质量。
经过正规治疗后,患者可以痊愈,但再次接触相似环境后,可能再次出现螨皮炎。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外用激素需遵医嘱使用,避免在面部及皱褶部位使用,避免长期使用,以免出现皮肤变薄、红血丝、丘疹、脓疱、瘙痒、干燥等副作用(激素依赖性皮炎)。抗组胺药可能出现头晕、头痛、嗜睡等,服用抗组胺药期间应避免驾车、高空作业。
饮食:正常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忌烟酒。
其他:避免搔抓,避免烫洗等刺激。
预防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注意个人防护,工作时着长袖上衣、扎紧袖口、裤脚、戴手套、穿鞋袜、可以预先在皮肤暴露处薄薄涂一层 5% 硫磺霜、疥疮搽剂或苯甲酸苄酯搽剂,即可防止螨虫入侵,还可杀灭螨虫。工作完后要更衣洗澡,更换下的衣服清洁后要太阳暴晒。
避免直接接触谷物、草丛、树叶等。
注意居室、仓库、谷物、货柜等通风干燥,经常在阳光下暴晒,发现螨虫时及时喷洒杀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