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外毛根鞘囊肿,毛囊峡部退行期囊肿
概述
由毛囊峡部的毛囊外毛根鞘形成的囊肿,是一种良性的皮肤附属器肿瘤,多发生于头皮,皮肤损害为黄色、光滑、半球形隆起的肿物。
本病老年人多见。
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史阳性是其重要危险因素。
主要症状为头皮黄色、光滑、半球形隆起的肿物,可多发、单发。
本病为良性病变,可不治疗,也可手术切除或二氧化碳激光治疗。
头皮或其他部位的肿物可以影响患者的美观。
症状
主要症状为头皮黄色、光滑、半球形隆起的肿物,可多发、单发。
毛发囊肿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毛发囊肿的常见症状包括:
肿物:多发生于头皮,极少见于面部、颈部和躯干等,为光滑、半球形隆起的肿物,大小不等,可以有豆腐渣样物质排出,可以单发,家族史阳性者常多发。
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
毛发囊肿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
哪些人容易患毛发囊肿?
父母患有毛发囊肿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肿物:在头皮发现光滑、半球形隆起的肿物。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
医生如何诊断毛发囊肿?
当医生怀疑毛发囊肿时,可以通过皮肤科检查、浅表组织超声、头部 CT、皮肤组织病理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具体检查方法如下:
皮肤科检查:是必要检查之一,查体可以发现肿物。
浅表组织超声:该检查可以观察肿物的位置、与皮肤的关系、肿物大小、形状、边界等,毛发囊肿在超声下有特殊表现,结合该病的好发部位、家族史等临床特征,可提高医生的诊断正确率,并为进一步手术治疗提供参考。
头部 CT:可以观察肿物的位置、肿物大小、形状、边界、数目、密度等,结合 CT 表现,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并与其他肿物相鉴别,如血管瘤、外毛根鞘癌、钙化上皮瘤等。
皮肤组织病理:可以观察肿物的结构,本病的组织病理表现是确诊毛发囊肿的金标准。是皮肤病诊疗中最常用的辅助检查之一,通过皮肤活检术,取一小块皮损经切片、染色等操作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家里其他人有没有类似的肿物?
肿物持续时间多久了?有无自觉症状?
肿物的大小是否有改变?变化速度快吗?
是否到别的医院就诊了吗?做了哪些检查?
是否治疗?效果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的病情严重吗?是恶性的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肿物需要治疗吗?
需要吃药吗?需要手术吗?
治疗效果如何呢?
会复发吗?
会遗传吗?
治疗
本病为良性病变,可不治疗,也可手术切除或二氧化碳激光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通过局部肿物切除术,可以完整的将肿物切除。
其他治疗方法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可以烧除瘤体,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无须缝合,极少留下瘢痕等优势。
疾病发展和转归
本病为良性病变,可不治疗,若不接受正规治疗,肿物的数目可能增多,直径可能变大,影响美观。
经过正规治疗后,可以将肿物完全去除,但不能保证不再出现新的肿物。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需保持局部清洁,不能接触水,拆线前每 2~3 天消毒换药,术后 4~5 天拆线。
二氧化碳激光术后注意事项:术后避免接触水,避免搔抓皮肤,每 3 天消毒换药一次。
饮食:非手术患者饮食无特殊,如患者做了手术,术后 1 周内尽量清淡饮食,注意饮食均衡,加强营养,如多吃鸡肉、鱼肉、鸡蛋等。
运动:非手术患者无特殊,手术患者术后 1~2 周内应适当活动,如饭后散步 30 分钟,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游泳等,避免出汗过多,引起手术部位继发感染,待切口拆线愈合后可正常运动。
预防
本病为遗传性疾病,暂无权威证据支持的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