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粘液性小汗腺癌,粘蛋白小汗腺瘤
概述
黏液性小汗腺癌注是一种罕见的小汗腺瘤。该病来自小汗腺的黏液腺癌,好发于面部、眼睑,是低度恶性肿瘤,易局部再发,较小可能发生转移。
黏液性小汗腺癌多发于老年人。该病男性患病率多于女性。
本病具体病因尚未明确;年龄、性别、个人不卫生、环境因素、滥用药物是本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该病分为 Ⅰ 期、Ⅱ 期、Ⅲ 期。
皮肤表面出现直径约 3 厘米的圆形淡红色的结节,好发于面颊,眼睑。
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和药物治疗。
黏液性小汗腺癌局部容易复发,还会有向淋巴结转移的可能。
黏液性小汗腺癌的防治原则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症状
皮肤表面出现圆形隆起的、淡红色的结节等症状是黏液性小汗腺癌注最常见的症状。
黏液性小汗腺癌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结节:皮肤表面出现直径约 3 厘米的圆形隆起的、淡红色的结节,有时结节处有溃疡。
出汗、出血、瘙痒、疼痛感:结节破溃后引起。
黏液性小汗腺癌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感染;
远处转移。
病因
黏液性小汗腺癌注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本病的具体病因尚未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哪些人容易患黏液性小汗腺癌?
有如下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环境因素:工作在有毒物质的环境中,如环境中存在 X 线照射。
细菌或病毒感染:生活中可能被某种细菌(如结核杆菌)感染从而患病。
年龄:黏液性小汗腺癌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在 60~70 岁的老年人较为多见。
性别: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
个人卫生:个人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饭后不洗手,不常洗澡,不勤换衣物,导致细菌滋生。
局部皮肤刺激:如皮肤过敏、皮肤干燥、皮肤瘙痒等。
滥用药物:如服用黄曲霉素、亚硝胺等致癌物质。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皮肤表面出现直径约 3 厘米的圆形隆起的淡红色的结节。
结节破溃后出汗、出血、瘙痒、疼痛感。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呼吸频率与心率加快;
急性神志改变:如兴奋、烦躁、嗜睡;
发热;
休克。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
肿瘤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黏液性小汗腺癌注?
当医生怀疑是黏液性小汗腺癌时,将通常进行视诊和触诊检查、血常规检查得出初步诊断后,进一步通过组织病理学等检查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视诊和触诊检查:为了检查结节的大小、颜色、是否凸起以及结节表面是否有溃脓,进一步判断具体病况。
血常规检查:可测定与分析血液中有形成分的质与量,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炎症。
组织病理学检查:为了检查基底样细胞呈现何种结构,肿瘤内的结构。明确肿瘤类型。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发现皮肤表面出现结节的?
当出现结节时,你感觉到疼痛感了吗?我用力按压,你会感到疼吗?
最近发烧吗?有没有来医院之前服用什么药物?
什么时候结节处出现溃疡的?
你平常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
最近情绪如何?波动大吗?有没有过于兴奋、愤怒的时候?
是否接触过放射性物质?过去有无滥用药物?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我会得这个病?
我还需要做哪些检查才能确诊?
目前该病有哪些治疗方案?我适合哪一种治疗方案?
这个是属于皮肤病吗?会传染给别人吗?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治疗期间有什么注意事项吗?平时有没有什么食物需要忌口?
这个病是良性还是恶性?严重时会致死吗?
治疗需要多长时间?多久会需要复查?复发率高吗?
治疗
黏液性小汗腺癌注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化疗及放疗。
药物治疗
抗感染类药物:可杀灭或抑制各种病原微生物,抵抗患者受到感染。常用的药物青霉素及其衍生物、红霉素、诺氟沙星等。
免疫保护类药物:可提高患者体内的免疫防御功能,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常用的药物有转移因子、左旋咪唑和丙种球蛋白等。
化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放疗的并发症。常用药物有 5-氟尿嘧啶、多柔比星、环磷酰胺等。
中医治疗:一些中药可治疗黏液性小汗腺癌,但必须要在正规中医院和研究院所的医生指导下遵医嘱用药。
靶向治疗药物:优点是精准,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降低放疗、化疗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也较好。常用的药物有曲妥珠单抗、他莫昔芬等。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手术直接将肿瘤切除,达到根治的目的。
淋巴结清扫术:对于可能向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适用于淋巴结清扫术。
其他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针对于不适合手术的患者,但放疗容易有副作用,对身体会有一定的伤害。放疗是为了彻底杀死癌细胞或手术摘除后的辅助性治疗,适用于肿瘤未完全切除、肿瘤转移或身体状况不能手术的患者。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引发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以及该肿瘤向远处转移,形成转移瘤或转移癌,直接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的寿命也会有影响。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治愈率适中,较易复发,生活质量会有一定影响,大部分预后较好。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如果患者做了手术,敷料 1 天应更换 2 次,保证卫生;保持引流管畅通,避免挤压,注意观察引流液量及性质,术后第 1 天的正常量在 300 毫升以内,如过多,应及时告知医生。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患者需注意不良反应,若出现便秘、食欲不振、呕吐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放疗/化疗后或期间的注意事项:接受放疗/化疗的患者,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脱发、恶心、呕吐等异常,若病情严重,应及时就医。
术后、用药复查:6 个月或半年需要到医院复查 1 次,主要复查视诊和触诊检查、血常规检查等项目。
饮食:
若为手术患者,术后患者清醒后无恶心、呕吐即可进食,吃一些高能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鱼汤、瘦肉、牛奶、豆类食物。
若为非手术患者,多吃高蛋白类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肉类等;多吃富含高纤维的食物,如肝脏、胡萝卜、柠檬等,特别是抗癌效果好的食物,如西兰花、豆类、甲鱼、芦笋等。
避免吃发霉变质、腌制、熏制、烤制、油炸类的食物。忌吃辛辣刺激类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
运动:
若为手术患者,术后是需要卧床休息、3 天可下床活动、活动度要小,避免皮肤破裂。
若为非手术患者,是可以运动,运动强度也要小,可适当进行慢跑等运动,适当锻炼身体,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抵抗力,但要避免剧烈运动,日常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
其他:日常注意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患者应戒烟限酒。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饭前常洗手,勤洗澡,勤换衣物;环境应常通风,打扫干净室内卫生;
避免滥用药物;
避免有害物质的侵袭:不要暴露于污染环境,如暴露于射线和化工物质等有害环境,对于含超标防腐剂的食物不要服用;
增强自身抵抗力:补充维生素,增强自身的抵抗肿瘤的免疫力;
年龄:老年人应按时体检,排查各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