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牛痘(Vaccinia)是由牛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传染病,是由牛的天花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本病不仅可以传染给人,还可引起人、猫及牛间的传播。本病的发生往往有明确的动物接触史。
牛痘发病具有潜伏期,一般为 2~14 天,其常见症状主要包括:被感染的部位形成皮损,先出现丘疹,很快丘疹转变成水疱,经过短暂的出血期后转变成脓疱,脓疱中央有脐凹,周围发红、水肿,2 周内脓疱破溃,结硬质黑痂,一般经 3~4 周而愈。本病严重者可出现发热、脑膜脑炎及结膜炎,严重者可致命。
本病目前无特效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及防治继发感染。可以外擦抗生素软膏(如百多邦软膏、夫西地酸软膏等),免疫低下的患者可考虑肌内注射丙种球蛋白。
症状
牛痘主要为感染部位形成“丘疹-水疱-破溃-结痂”皮损的过程。
牛痘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牛痘发病具有潜伏期,一般为 2~14 天,其常见症状主要包括:
被感染的部位形成皮损,先出现丘疹,很快丘疹转变成水疱,经过短暂的出血期后转变成脓疱,脓疱中央有脐凹,周围发红、水肿,2 周内脓疱破溃,结硬质黑痂,一般经 3~4 周而愈。
皮损多发于暴露部位,如手指、面部或前臂等处,且常为多发。
患者常有发热、肌肉疼痛等身体不适症状。
牛痘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局部可出现淋巴结炎及淋巴管炎,可在身体触及硬结且多数伴有疼痛,有时可见皮肤出现“红线”。偶可出现脑膜脑炎或结膜炎等。
泛发性牛痘偶可发生于某些特殊类型的皮炎患者,严重时可致命。
病因
牛痘病毒是一种大分子双链 DNA 病毒。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该病毒的自然宿主是野生小型啮齿类动物(最有可能是仓鼠或林鼠),牛和人都是机会性接触感染。
牛痘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以往人类感染牛痘病毒,多发生于挤奶工或屠宰场工人。现由于家养宠物的增多,发生感染的病例大多具有散发性,感染往往与接触野生或家养的猫有关。携带有牛痘病毒的猫抓破人的皮肤后,可将病毒种植到局部皮肤而致病。
哪些人容易患牛痘?
挤奶工或屠宰场工人。
与猫、牛等动物密切接触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一旦被野生或家养动物抓伤,或与病牛、病猫有密切接触史,且暴露部位皮肤出现了水疱和脓疱者,应及时就医。
挤奶及屠宰场工人,这些具有高危风险因素的职业接触者,若暴露部位出现皮疹也应及时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
感染科
医生如何诊断牛痘?
询问与动物的接触史。
检查皮损部位、形态及性质。
皮肤病理活检。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职业是什么?
是否有被抓伤或者接触过什么动物?
皮疹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有什么变化?
有没有瘙痒、疼痛、发热或头疼等自觉症状?
曾使用过哪些治疗手段,是否有效?
周围是否有类似患者?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有没有危险,会不会致命?
会不会传染?
是否能治愈,会不会复发?
治疗
本病目前无特效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及防治继发感染。可以外擦抗生素软膏(如百多邦软膏、夫西地酸软膏等),免疫低下的患者可考虑肌内注射丙种球蛋白。
日常注意
注意休息,合理饮食,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抓挠皮肤。
预防
本病的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应接种牛痘疫苗,获得免疫力。人接种牛痘苗后,也可以同时具有抗天花病毒的免疫力。在过去,牛痘用作免疫接种,以预防天花病毒的感染。
挤奶工或屠宰场工人等,需要注意保护手部等暴露部位的皮肤,并减少自身皮肤破损机会,若局部皮肤出现破口,须加以保护,尽量不要接触动物。
生活中当手部或暴露部位皮肤存在破口时,尽量避免接触动物或宠物。
感谢湖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 肖潇医生 参与本文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