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盘状湿疹
概述
钱币状湿疹是一种炎症性皮肤病,是湿疹的一个亚型,表现为直径 1~3 厘米的边界清楚的圆形皮肤损害。
本病的病因不明,精神紧张、易过敏等是主要危险因素。
主要表现是圆形的红色皮疹聚集形成的斑块,伴剧烈瘙痒。
抗过敏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案,避免接触过敏原是治疗关键,缓解瘙痒是治疗难点。规律的抗过敏治疗和避免接触过敏原是治疗本病的重要原则。
剧烈的瘙痒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症状
患者出现红色皮疹聚集而成的瘙痒性圆形斑块是本病最主要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该圆形皮肤损害可逐渐增多,周围可出现小水疱或丘疹,瘙痒加剧。该病可反复发作,受损部位皮肤可逐渐增厚。
钱币状湿疹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红色皮疹聚集而成的圆形斑块:多见于手背、脚背、小腿前侧、乳房、臀部等处。
剧烈瘙痒。
皮肤损害周围瘙痒性小水疱,环绕呈卫星分布。
皮肤损害处干燥、脱皮。
钱币状湿疹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皮肤感染
手足癣
神经性皮炎
病因
钱币状湿疹的发病原因很复杂,目前尚不明确,是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常常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钱币状湿疹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遗传因素:具有过敏性体质的人更容易出现钱币状湿疹。
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胃肠道功能障碍等。
精神因素:心情紧张,焦虑,情绪变化,失眠等。
过度疲劳:疲劳可诱发钱币状湿疹。
感染:当人体有感染病灶时,如感冒、扁桃体炎,可诱发本病。
内分泌功能失调:更年期妇女因激素水平波动,易诱发本病。
接触致敏原:致敏原如动物皮毛、尘螨、植物花粉等,可使机体产生过敏反应,出现钱币状湿疹。
接触碱性清洁剂:如经常使用肥皂、洗衣粉的人群,会使皮肤干燥、皮肤屏障受损,更容易受刺激。
饮酒:饮酒会导致血管扩张,更易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外界环境刺激:紫外线、空气污染、寒冷、干燥等,均可诱发。
哪些人容易患钱币状湿疹?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钱币状湿疹:
具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患者、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等。
精神因素:容易紧张、焦虑、失眠和情绪变化的人群。
疲劳:自觉疲惫、劳累的人群。
感染:近期有新出现的感染病灶,如感冒、扁桃体炎等。
激素:围绝经期妇女激素水平波动。
接触过敏原:经常接触动物皮毛、尘螨、花粉等过敏原的人群。
接触碱性清洁剂:如经常使用肥皂、洗衣粉的人群。
饮酒:酗酒人群和酒精过敏人群。
外界环境刺激:常处于强紫外线、空气污染、过于寒冷、过于干燥等环境中的人群。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钱币状湿疹:
过敏性体质:拥有过敏性体质的人更易出现本病。
女性:虽然男性、女性均可发病,但女性更容易出现。
围绝经期:处于围绝经期的妇女更易出现。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突然出现的瘙痒性皮肤损害;
皮肤损害周围出现密集的瘙痒性水疱;
皮损数量增多,范围变大。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难以忍受的剧烈瘙痒;
皮肤损害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表现;
皮肤损害出现大水疱并破溃、出血。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
医生如何诊断钱币状湿疹?
当医生怀疑是钱币状湿疹时,将通过视诊、触诊、问诊、皮肤镜检查、过敏原检测等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视诊:用肉眼或者放大镜用来观察皮肤损害的部位、范围、大小、分布及特点。
触诊:用手指面或者掌面用来感受皮肤损害的层次、质地、硬度等。
问诊:通过询问患者病史及家族史来确定是否具有过敏体质的可能。
皮肤镜检查:用皮肤镜可以观察到放大的高清的皮肤损害局部图象,以便更好地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过敏原检测:通过查血、点刺试验或者斑贴试验,来查找出患者的过敏原。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你出现这个症状多久了?
出现这个症状之前有没有什么诱因?
家里还有没有其他人跟你有类似情况?
会不会瘙痒?
会不会疼痛?
会不会自行消退?多久能消退?
有没有做过治疗?
做过哪些治疗?疗效如何?
喜不喜欢去抓挠该部位?
喜不喜欢用热水去烫洗该部位?
是否经常接触碱性清洁剂?
是否喜欢喝酒?
工作或生活环境中是否容易接触到过敏原?
生活环境中是否有空气污染或干燥、寒冷的情况?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这个病严重吗?
这个病该如何治疗?
该病是否容易复发?
该病有哪些因素引起?
是否会传染?
是否会传给下一代?
治疗会用哪些药?
平时应该注意什么?
治疗
钱币状湿疹治疗由于病因复杂,首先应寻找该病发生的原因,如对患者的生活习惯、生活环境、饮食、精神、情绪、爱好、家族史等个人情况做深入地了解,排除可能的病因。同时避免外界刺激,如热水烫洗、过度抓挠、过度清洁、接触过敏原等等。治疗以对症为主。
药物治疗
氯雷他定:抗过敏作用,可以缓解过敏引起的瘙痒。
酮替芬:有有较好的抗过敏作用,且有一定的助眠作用。
葡萄糖酸钙:有较缓慢的抗过敏作用。
糖皮质激素:有较强的抗过敏作用,当普通的抗组胺药治疗无效时,可以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如糠酸莫米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
免疫调节剂:如他克莫司,局部应用可以有良好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并能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尿素:可以改善慢性钱币状湿疹局部皮肤增厚的表现。
煤焦油、黑豆馏油:具有角质剥脱作用,可以改善慢性钱币状湿疹皮肤增厚、脱屑的表现。
其他治疗方法
加强皮肤保湿、修复皮肤屏障:外用含有修复皮肤屏障成分(如神经酰胺、角鲨烷等成分)的保湿霜可以增加皮肤水分,修复皮肤屏障,增强皮肤对外界的抵抗力。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早晚一次涂抹于患处。
淀粉浴:淀粉浴可以增加皮肤保湿能力,缓解皮肤瘙痒。有条件者,可以隔日一次。
温泉浴:温泉水含有多种矿物质,可以杀菌、保湿和缓解瘙痒。有条件者可以隔日一次。
火针疗法:火针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种,借助火针可以打开经络之门,让风、寒、湿、热等邪气外出,从而减少瘙痒。需要到正规的中医院或研究院所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皮肤损害数量会增多,范围变广,局部会出现增厚、瘙痒剧烈,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美观。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皮损会消退,瘙痒可缓解,但本病易反复发作。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因抗过敏药容易出现嗜睡,患者服药期间不得驾驶飞机、船只、车辆、机械操作仪器和精密仪器等。外用药时可能会出现皮肤脱屑,需要加强皮肤保湿如使用保湿霜或身体乳,每日一次。
定期复查:每个月需来医院复查一次,主要查血常规和肝肾功,监测用药的不良反应。
饮食:普通患者应多吃富含维生素 C 的新鲜蔬菜水果,避免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避免饮酒;如对海鲜、牛羊肉、鸡蛋等食物过敏,应避免吃容易过敏的食物。
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和大量出汗。如需运动,以游泳为宜。
其他:使用碱性清洁剂时应带上手套隔离,避免直接接触。保持睡眠充足,精神舒畅,避免过度紧张、疲劳和焦虑。避免接触动物皮毛、花粉、尘螨等过敏原。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人,应及时去消化内科检查和治疗。
容易紧张、焦虑、失眠和情绪变化的人群,应保持心情舒畅,必要时去心理卫生中心检查和治疗。
避免身体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有新发的感染病灶,需及时抗感染治疗。
围绝经妇女可采用激素替代疗法,避免激素水平波动。
避免接触过敏原。
接触碱性清洁剂时戴手套隔离。
避免饮酒,
选择温度适宜、湿度适中和空气清新的生活环境。
注意防晒。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规律的抗过敏治疗以及脱敏疗法。
高危人群,如围绝经期女性,如出现症状应及时就诊,规律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