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热带性排汗失常
概述
热带性出汗不良是由于不习惯热带气候引起持久性汗孔闭塞,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该病春季易发,国内较少见,国内仅有几例报道。
主要病因是不习惯热带气候,患者深部汗管受阻,汗腺失去功能,面部颈部出汗是代偿性加速,以保持体内热量的调节平衡,表现出排汗减少或闭汗症状。
根据致病原因可以将其分为两期。第一期患者会逐渐发病,开始几天或几周一般是全身出汗;第二期仅见于面部、颈部、腋下、肛周等部位多汗,尤其是面部呈大汗淋漓状,其他部位闭汗,闭汗区域的皮肤温热,干燥,常伴有皮疹。
一般患者在日光下或高热环境中工作时感觉极度疲劳,异常出汗,逐渐发病后身体出现闭汗区域并且伴有皮疹发生。在此过程中还伴有全身乏力、心慌、头晕、恶心、气急,闷热感等症状,一般不会出现高热及昏迷,以上皆是该疾病最典型、最主要的症状。
主要治疗方法是将患者尽快移至阴凉环境中,避免日晒及在高热环境中工作,外用一些针对性的皮肤治疗药物促进汗液分泌,减轻皮疹痒痛症状。
该疾病并不容易被重视,由于汗液不能够正常蒸发,并且热带的室外温度通常比较高,故可引起机体发热、呼吸、心率加快,有可能造成心力衰竭或呼吸性碱中毒。
患者出现全身乏力、恶心等症状时应尽快让自己降温,出现汗疱疹的部位少接触肥皂、碱、洗衣粉、洗涤灵、汽油、酒精等物,防止感染。
症状
疲劳易出汗是该病最典型、最前期的症状。一般患者在日光下或高热环境中工作时会感觉极度疲劳,异常出汗,开始一般先有几天到几周全身出汗,发展后仅于面部、颈部、腋下、肛周等部位多汗,尤其是面部,呈大汗淋漓状,其他部位闭汗,闭汗区皮肤温热、干燥,常伴有皮疹,在此过程中还伴有全身乏力、心慌、头晕、恶心、气急、闷热感等症状,一般不会出现高热及昏迷。
热带性出汗不良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热带性出汗不良的常见症状包括:
疲劳易出汗:是该病最典型的症状,患者在夏天日光下或热环境工作时感觉极度疲劳,出汗异常。
闭汗及皮疹:逐渐发病,开始一般先有几天或几周全身出汗,以后仅见于面部、颈部、腋下、肛周等部位多汗,尤以颜面为甚,呈大汗淋漓状,其他部位闭汗。闭汗区皮肤温热、干燥,常伴有皮疹症状发生。
皮疹形态:皮疹形态有 3 种类型,分别是粟粒丘疹型、胆碱能荨麻疹型、弥漫水肿型。3 种类型的皮疹可单独出现或同时并存,其中粟粒丘疹型有细小鳞屑。
全身症状:有全身乏力、心慌、头晕、恶心、气急、闷热感,一般不会出现高热及昏迷。毛果芸香碱试验不引起出汗。
发热:如果病患不及时治疗,最严重时会出现心力衰竭或呼吸性碱中毒等症状。
热带性出汗不良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机体发热
心率及呼吸加快
心力衰竭
呼吸性碱中毒
病因
热带性出汗不良最主要的病因包括由于不习惯热带气候引起持久性汗孔闭塞。
热带性出汗不良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不习惯热带气候:是该病最主要的原因,患者突然改变生活工作环境,要在暴露在热带高温环境下工作,人体的汗腺功能失常,造成全身出汗减少或停止。
深部汗管受阻:汗腺失去功能,病程中常伴有皮疹。
哪些人容易患热带性出汗不良病?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热带性出汗不良病:
不适应热带环境:突然改变生活工作环境到热带环境,不适应热带高温高热气候的人。
汗腺功能失常:高温影响人体正常排汗,出现出汗减少及闭汗症状,病程中伴有皮疹。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热带性出汗不良病:
皮肤病:患者本身就患有皮肤疾病,例如严重的鱼鳞病、硬皮病、麻风病、放射性皮炎、皮肤萎缩等未能及时治疗从而引起局部排汗减少或停止的患者。
饮食不节:在高热环境下,过量食用一些辛辣油腻的食物造成皮肤负担,不利于身体排汗。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排汗异常:由于不习惯热带气候先期出汗较多,后期面部及颈部出汗较多而全身出汗减少或停止。
精神不好:在日光下或高热环境中感觉极度疲劳,还伴有全身乏力、心慌、头晕、恶心、气急、闷热感等症状。
皮疹:皮疹形态有 3 型粟粒丘疹型、胆碱能荨麻疹型、弥漫水肿型,3 型可单独出现或同时并存,粟粒丘疹型有细小鳞屑。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全身乏力、心慌、头晕、并且体温超过 41℃ 或者心律超过 180 次/分时。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
医生如何诊断热带性出汗不良病?
当医生怀疑是热带性出汗不良病时,将通常进行视诊、触诊,确认是否患有热带性出汗不良病。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视诊:观察皮损的性质、大小和数目、颜色、边缘及界限、形状以及皮损表现、基底及内容物,还要注意皮损的部位、分布、排列等,同时注意观察毛发和指(趾)甲。
触诊:用手触诊皮肤损害的硬度、高度、深度、局部温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局部感觉、皮肤弹性以及出汗、皮脂分泌情况等。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否改变生活工作环境到热带环境中生活工作?
是否有异常疲劳、全身乏力和头晕等症状?
是否在感觉炎热时,全身排汗不正常,如排汗减少或闭汗?
皮疹可有痒痛症状?
有无皮肤过敏症状?
日常饮食是否辛辣油腻?
皮肤是否经常接触刺激性物质,如肥皂、碱、洗衣粉、洗涤灵、汽油、酒精等物?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怎样快速缓解皮肤不适?
有无传染的可能?
病治好后还会复发吗?
需要多长治疗时间呢?
皮疹药物有没有刺激,能涂抹全身吗?
日常生活中我要注意些什么?
怎么预防该疾病?
治疗
热带性出汗不良是可以治愈的,但是不排除有复发的可能性。其中目前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大多数患者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
角质层分离剂:该药剂以帮助溶解角质栓,促进正常汁液分泌。如 0.1%~0.25% 维 A 酸等。
薄荷酒精:散热止痒,减轻皮疹的不适症状。
炉甘石洗剂:用于急性瘙痒性皮肤病,如湿疹和痱子。
其他治疗方法
中医疗法:中医中药对症状有一些缓解作用,必须要在正规中医院和研究院所的医生指导下遵医嘱用药。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初期患者在热带高热环境中工作时感觉极度疲劳,异常出汗的时候如没有及时医治,那就可能发展为后期排汗减少或闭汗并伴有全身乏力、心慌、头晕、恶心、气急、闷热感等症状,最严重可引起机体发热、呼吸、心率加快,有可能造成心力衰竭或呼吸性碱中毒。
经过正规治疗后患者一般恢复良好,不暴露在热带高温气候中,能有效缓解全身不适症状,外用药剂也能有效治疗皮肤皮疹。但是该疾病并不排除复发的可能性,还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避免高温作业,保持皮肤干爽清洁。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一般皮疹患者使用外部涂抹或擦拭药剂时要注意避开破损的皮肤、避开眼睛和其他黏膜避免刺激,用药后如果有灼烧和刺痛感应该立即清洗,严重时可向医生咨询。
饮食:提倡饮食清淡,可以多吃有营养而易消化的流汁或半流汁,以补充人体消耗的水分,如汤汁、饮料、稀粥之类;宜吃具有清热、生津、养阴作用的食品;宜吃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的蔬菜瓜果。依情况减少或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皮肤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减少接触肥皂、碱、洗衣粉、洗涤灵、汽油、酒精等物;保持心情舒畅;不要用手撕脱蜕皮,以防染毒成脓。
保持良好习惯:保持手足干爽清洁、局部用 1% 明矾溶液湿敷,外搽炉甘石洗剂,防止皮疹复发。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不适应热带环境:不要长时间暴露在热带高热环境中,如有身体不适症状如异常疲劳、大量出汗、头晕乏力等症状要尽快到阴凉处休息。
深部汗管受阻:因皮肤不能正常排汗导致皮肤皮疹,一般有 3 种常见皮疹,3 型可单独出现或同时并存,发生皮疹时不要摩擦患处或用手抓,应尽快用药并保持皮肤清洁,以防病情发展。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皮肤病:对已有皮肤疾病,皮肤排汗功能异常的患者要格外注意,避免高温工作。
饮食:忌食一些辛辣油腻的食物,在热带环境中要多食清淡、生津的食物,多食新鲜蔬果,补充水分。
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如果必须接触化学物品或其他刺激性的物品,需佩戴手套,并且在接触之后尽快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