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传染性深脓疱疮,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羊痘疮
概述
羊痘是由羊痘病毒感染所致,此病毒主要侵犯羊,羊感染了病毒后,皮肤、口唇、口腔发生化脓性炎症,再传染给人,使人发生羊痘。
羊痘病毒是一种乙醚敏感的 DNA 病毒,在电镜下呈圆柱形,末端凸出,其大小为 200~300 纳米。羊感染了羊痘病毒后,发生化脓性炎症,通过污染再传染给人,使人发生羊痘。
本病潜伏期为 5~6 天,病程约 6 周左右,分别经过 6 个临床期即斑丘疹期、靶疹期、急性渗出期、结节期、乳头状期和消退期,每期持续约 1 周,可伴有局部淋巴结增大,无全身症状或仅有轻度发热。
治疗一般为对症处理,可口服利巴韦林、罗红霉素或西替利嗪等,患处可用 0.11%雷夫努尔溶液。若合并化脓性感染,静滴青霉素。
可有患者在发病后 2 周时,躯干部发生一过性斑丘疹,也可在胳膊、腿的伸侧出现多形红斑样皮疹。免疫力低下或艾滋病患者可能出现巨大的向外生长的皮损,类似化脓性肉芽肿或恶性肿瘤。偶见病毒血症,表现为广泛的丘疹、水疱或大疱性皮损。
痘患者皮损多发生于直接接触的部位,亦可通过自身接种而发生于身体其他部位。有研究显示,取羊痘患者皮损渗出物接种于羊唇部能使羊发病,表明渗出物内病毒仍有致病性,提示人与人之间可能有传染性,应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症状
羊痘患者的皮损数目不多,为单个或数个,好发于身体的暴露部位如手指、手、前臂及面部等,除了局部有轻微肿痛及瘙痒,仅有微热,局部淋巴结肿大。羊痘的潜伏期为 5~6 天,病程一般为 3 周,最长可达 5~6 周。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永久性免疫,再感染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较常见。
羊痘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羊痘的常见症状包括:
丘疹:初期表现为红色或紫红色的小丘疹,质地坚硬。可伴有瘙痒。
脓疱:逐渐增大发展成顶端扁平的出血性脓疱或大疱,中央有脐凹和结痂,大小为 2~3 厘米,最大可达 5 厘米。
焦痂:形成脓疱后的 24~48h 内疱破表面覆盖厚的淡褐色焦痂,痂周有特征性的灰白色或紫色晕,其外再绕以红晕。
乳头瘤样结节:随后痂皮脱落,变成乳头瘤样结节,最后变平、干燥、结痂而自愈。不会有瘢痕形成。
羊痘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羊痘的诊断过程中一般应用临床表现来诊断,但是容易出现误诊,造成患儿出现延迟治疗的情况,则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化脓性感染
病毒血症
病因
羊痘是一种具有极强感染力与传播力的疾病,类似于人类病种中的天花,当羊群中一旦有羊感染了羊痘病,病毒便会在整个羊群中扩散,进而传染给接触羊群的人,从而引发病毒感染。
羊痘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水源因素:当水源存在有污染性物质时可导致羊群感染。
饲料因素:羊群吃了被病毒所污染的饲料导致疾病的发生,进而传染人。
受损的皮肤:更易导致病毒的感染。
哪些人容易引起羊痘?
牧羊人
兽医
屠宰人员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接触羊群或其周边环境后,出现局部肿胀、痛痒,继而形成结节。
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
淋巴结肿大。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与羊群接触后,身体暴露部位出现任何瘙痒、丘疹。
结节。
水疱、脓疱。
建议就诊科室
皮肤科。
医生如何诊断羊痘?
根据患者发病前曾有可疑患病羊接触史。从接触可疑传染源到出现皮损表现潜伏期约一周左右。根据发疹部位、发疹顺序以及皮损特点,可诊断为本病。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皮肤科检查:可见一处或多处蚕豆大小紫红色结节,其上有水疱、脓疱,触之坚实。结合接触史,出现此症状要高度怀疑羊痘。
淋巴结检查:部分可出现淋巴结中度肿大,并伴有轻压痛。此症状说明有感染。
皮损组织病理:通过组织病理检查的目的来进一步确诊。
血常规:部分患者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升高,淋巴细胞相对增高。说明患者存在病毒感染。
抗体检查:在山羊和患者的恢复期血清中能发现中和抗体。意义为表明病毒侵入机体时产生了相应的抗体。目的是确定患者感染过病毒。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否接触过羊群?
羊群中是否有出现患病情况?
家里人是否有类似疾病?
什么时候出现的?身体其他部位还有类似皮损吗?
皮损处有无瘙痒、红肿、疼痛?
皮损处有无渗出?
有无发热情况?
是否为艾滋病患者?是否有免疫力低下的情况?
曾用过什么药物(包括口服和外用)?药物的剂量?疗效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需要做哪些检查?
病情严重么?会留下疤痕吗?
身体别的地方后续也会出现类似皮损吗?
会传染给家人吗?
有什么治疗的办法?
多长时间能好?
皮损处是否能接触水?如洗澡等?
治疗
患者全身有密集的水疱、脓疱或者创面糜烂、渗出、结痂。本病治疗采用对症处理和防止继发感染,局部切除可缩短病程。
药物治疗
雷夫奴尔软膏:污秽结痂处用 0.1% 的雷夫奴尔软膏涂抹,其目的是使结痂软化脱落;而水疱破溃后形成的糜烂面用 0.1% 的雷夫奴尔溶液湿敷并包扎。
利巴韦林、青霉素:可口服利巴韦林等进行抗病毒治疗;合并化脓性感染,需要静滴青霉素。其目的是抗病毒治疗。
肌肉注射干扰素:其目的是提高免疫力。
手术治疗
巨大而向外生长的皮损可从真皮下部予以切除,从而可使病程缩短。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同时可能危及生命。
经过正规治疗后,本病预后良好,并可获得终生免疫,不复发,不影响生活质量。对寿命无影响。
日常注意
因羊痘具有传染性,它的传播途径为接触传播,所以要向家属做好宣教工作,嘱咐家属将衣物、餐具与患者分开专用,同时注意床边隔离,将患者脱下的衣物及餐具用开水煮沸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注意观察肝功变化,定期复查肝功能。
定期复查:治疗后1个月到3个月需要到医院复查一次,主要复查皮损处以及抗体的检测。
饮食注意事项:发热、口腔粘膜糜烂影响患者进食,可食美味可口、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鸡蛋汤、鸡蛋羹等。对进食困难者,应适当补充液体。
运动注意事项:避免剧烈运动,如快跑、踢球等,以防止出汗不利于皮损恢复。
其他注意事项:
协助患者剪短指甲,叮嘱患者切勿搔抓脓疱处。
室内保持清洁,患者房间每天用紫外线照射两次,每次一个小时。室温保持在二十度左右为宜,进行护理和换药时注意保暖。
尽量每日更换无菌单两次,衣服、床单、被褥选择质地柔软的,以免损伤皮肤。
羊痘病重者还可能出现口腔粘膜糜烂,舌面溃疡。可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球进行口腔护理两次,并用百分之二硼酸溶液含漱。
患者每次进食后,均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促使创面愈合。口唇皲裂处可选择涂抹消毒液体石蜡油。
预防
目前,关于羊痘的预防主要为做好防控工作,工作重点应该放在预防疫情方面。
具体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对羊群进行定期诊断,观察羊只的四肢内侧、尾部、毛发稀疏处、阴唇、包皮等地方是否出现水疱、脓疮、丘疹等。如果羊只出现以上症状,需要怀疑患有羊痘病。
将患有羊痘病的羊只以及其他牲畜进行划地隔离。
封锁疫情区,将患病羊群赶到同一地点,坚决杜绝未患病羊只与人进入,对疫情区进行彻底消毒,并清理羊圈。
避免接触患羊痘的绵羊和山羊。
在实验室制备疫苗的工作人员要保护好自己。
给两周到三周的羔羊接种羊痘活病毒疫苗可获终身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