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脊柱关节病,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概述
脊柱关节炎,是一类以累及脊柱和外周关节,或者关节及韧带和肌腱为主要表现的风湿病的总称[1]。多见于年轻男性,我国患病率为 0.25% 左右。
脊柱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脊柱关节炎与遗传和感染因素密切相关,HLA-B27 与脊柱关节炎的关系最为密切。
脊柱关节炎常见症状有腰背痛、伴晨僵,非对称性小关节疼痛和肿胀,关节活动范围受限,清晨或久坐久站后腰背部疼痛加重并伴僵硬感等。
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诊,以免延误治疗导致残疾。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诊断该病。
脊柱关节炎的治疗原则是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要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遵循医嘱,不可擅自停药,按时复查,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规律的作息,经常锻炼身体。
目前,从根本上来预防此病比较困难,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运动方式较为重要。
症状
脊柱关节炎的共同特点为侵犯脊柱、外周关节和关节周围结构,常伴有特征性关节外表现。[1]
脊柱关节炎有哪些症状?
脊柱关节炎的常见症状因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
强直性脊柱炎:
早期首发症状为清晨或久坐不动、长时间站立后,腰背部疼痛加重并伴有僵硬感,运动后,疼痛及僵硬可稍作缓解。
最常见的表现为炎性腰背痛,其他部位疼痛在足跟、足掌部多见,膝关节、胸肋连接、脊椎骨突、股骨大转子和坐骨结节等部位也会发生疼痛。
反应性关节炎:常常有胃肠道、泌尿道前驱感染病史,典型的表现是非对称性小关节的疼痛和肿胀,下肢关节如膝、踝和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等更多见,伴有发热和其他全身症状。
银屑病关节炎:是一种与银屑病相关的炎性关节病,大多是有银屑病皮疹伴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疼痛、肿胀,严重者可出现功能障碍,累及手足小关节时常可见指趾腊肠样肿胀。大部分患者关节症状出现在银屑病发病后,有些患者在银屑病之前或与银屑病同时出现。关节症状的严重程度常与银屑病皮肤损害的活动性一致。
炎症肠病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外周关节炎和中轴关节病变,关节病变通常为单关节或少关节,不对称,可发生于任何关节,下肢关节多发,大部分患者有膝关节肿胀和疼痛,一半患者有踝关节肿痛。除关节、脊柱受累表现外,患者还有消化系统受累及皮肤黏膜病变及炎症性眼炎的表现。消化系统表现可有腹痛、腹泻和腹部包块等。皮肤黏膜表现有深在性口腔溃疡、结节性红斑,严重者可出现皮肤溃疡。眼部表现为色素膜炎,多为单侧发病,但容易复发。
幼年脊柱关节炎:儿童期起病,表现为下肢关节肿痛,髋关节常常受累,有的可伴有发热、足跟痛等,可伴或不伴有下腰背痛。
脊柱关节炎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脊柱关节炎的并发症包括:
虹膜炎:疼痛、畏光、流泪及视力下降等症状是主要特征,也可表现为瞳孔缩小,玻璃体混浊,结膜水肿等,这是脊柱关节炎最常合并的眼部损害。
心脏受累:常见表现包括心脏瓣膜功能不全(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不同程度的心脏传导系统功能异常(传导速度减慢)和左心室功能不全。
呼吸功能异常:由于胸椎僵硬以及肋椎和胸肋关节的炎症,胸廓扩张受到限制。肺胸膜受累最常见的是双上肺的纤维化病变,可表现为活动性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可伴有干咳的症状。
骨质疏松:反复的炎症导致骨密度降低,可引起骨质疏松,严重时可导致骨折。
病因
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专家普遍认为,脊柱关节炎与遗传和感染因素密切相关。在个体及遗传因素中,与脊柱关节炎相关性最强的是人类白细胞抗原 B27 (HLA -B27)。
脊柱关节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该病病因未明,可能与遗传、环境、感染等因素有关。该病有不同程度的家族聚集倾向,因此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并且与HLA-B27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但携带 HLA-B27 基因者并不一定会患该病[1]。感染,如胃肠道、泌尿道感染常可诱发本病。
脊柱关节炎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性别:该病男性多于女性。
年龄:年轻人更多见。
家族史:父母或兄弟姐妹有脊柱关节炎者更易患脊柱关节炎。
吸烟、肥胖、骨密度降低等因素会增加发病风险。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清晨或久坐不动、长时间站立后腰背部疼痛加重并伴有僵硬感;
下肢大关节非对称性反复发作关节疼痛,如髋、膝或踝关节痛;
非对称性小关节,如手远端指间关节疼痛肿胀;
发热;
受累部位皮肤表面出现丰富的银白色鳞屑和圆形或不规则形斑块;
眼睛干涩充血、流泪、畏光;
口腔溃疡、口腔干燥;
腹泻、腹痛、恶心呕吐;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突发呼吸困难,嗜睡、昏迷等症状
就诊科室
风湿免疫科
骨科
医生如何诊断脊柱关节炎?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诊断该病。
主要症状:颈肩部疼痛、下腰部疼痛,合并关节疼痛肿胀、皮肤病损和消化道症状,如腹痛、腹泻等。
体征:腰椎、腰骶部局部有压痛、脊柱前屈、后伸、侧弯和转动时活动范围受限,胸廓活动度减低等
X 线检查:X 线是常规检查,能够同时观察到骨的结构变化和多关节或部位整体形态变化,根据关节间隙、骨质硬化和关节变形程度等可以给疾病分级。
CT 检查:分辨力优于 X 线片,可很好地显示骶髂关节间隙、关节软骨下骨板的微小病变,更方便测量骶髂关节间隙。
MRI 检查:不仅可以显示骨的结构形态变化,而且可以反映软组织和软骨的病变,能比 CT 更早期发现骶髂关节炎[4]。
实验室检查:多无特异性指标,脊柱关节炎的患者表现为血清类风湿因子阴性,疾病活动期血沉加快、C 反应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升高,大部分患者 HLA-B27 阳性[1]。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哪些异常的症状,都有哪些关节疼痛?
最先出现的症状是什么,有多长时间了?
是否有口干、眼干、皮肤斑块、视力下降等症状?
最近睡眠、食欲、体重有没有明显改变?
是否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服用过哪些药物,效果怎么样?
有药物过敏吗?
家族中有风湿性疾病病史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我的病情严重吗,以后可以治好吗?
都有什么治疗方法,哪种方法最好?
治疗中会出现何种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在饮食、运动方面有什么注意事项?
如果治疗没有好转,我该怎么办?
治疗
脊柱关节炎一般不影响寿命,但可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致残。治疗目的在于控制症状和炎症,延缓疾病的进展速度,最大程度地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有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2]。
非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主要包括低剂量激光治疗、热疗与冷疗、按摩及针灸等。由于其副作用较小,适用于早期局限部位疼痛和老年高龄患者或并发症较多的患者,也可以与药物治疗联合使用[5]。
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能有效缓解疼痛,是治疗脊柱关节炎的基础用药。患者有持续活动性症状时,推荐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塞来昔布等维持治疗[1]。
控制疾病抗风湿药:柳氮磺吡啶可减轻患者的关节疼痛和发僵,对改善患者外周关节的滑膜炎特别适用。甲氨蝶呤可改善外周关节炎、腰背痛和虹膜炎等的症状,以及降低血沉和 C- 反应蛋白水平。
生物制剂:肿瘤坏死因子 -α 主要用于治疗活动性脊柱关节炎或对抗炎药治疗无效的脊柱关节炎。
糖皮质激素:当眼部有急性葡萄膜炎以及局部关节炎时,可考虑局部直接注射糖皮质激素。
抗生素:有感染时,如出现发热、咳嗽、咳黄痰等症状可使用抗生素。
手术治疗
脊柱关节炎的手术治疗通常是经过适当保守治疗无效后的选择,手术应慎重[2]。
髋关节病变有导致难治性疼痛或关节残疾,以及有影像学证据的结构破坏时,可以考虑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严重残疾畸形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脊柱矫形术。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急性脊柱骨折时应该进行脊柱手术[1]。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生活中,患者应遵守医嘱,不可擅自停药,按时复查,否则会影响病情的缓解。
遵守医嘱,按时服药。注意休息,定期复查。
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者,注意保暖,预防感冒,以免引起疾病复发。
症状缓解之后,还需要按时服药。
出现发热、咳嗽等流行性感冒症状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改变不良的工作和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保持站姿或坐姿不动,并纠正错误的站姿和坐姿,睡硬板床,低枕。
注意减轻体重,以降低骨骼压力。
避免过度负重和剧烈运动。
可以根据个人身体情况,进行腰背肌锻炼,增强腰背肌力量,从而改善关节的稳定性,减轻症状。常用方法有游泳,下蹲抬臂和四点支撑等。
预防
目前,从根本上来预防此病比较困难,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运动方式较为重要。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体重。
注意保护自己,避免剧烈运动造成的关节损伤。
身体如有不适及时就医,预防感染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