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脉络膜炎是指脉络膜的炎症性病变。疾病种类繁多,病因复杂,临床上诊断困难。
脉络膜炎是葡萄膜炎的一种,与脉络膜视网膜炎、视网膜炎、视网膜色素上皮炎、视网膜脉络膜炎、视神经网膜炎、视网膜血管炎、视网膜血管周围炎等,共同组成后葡萄膜炎。
脉络膜炎是一种致盲性眼病,可引起眼内组织的破坏、解剖结构的紊乱、组织的水肿及神经组织的伤害,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害。
主要分为感染性脉络膜炎和非感染性脉络膜炎。感染性脉络膜炎主要包括细菌、真菌、螺旋体、病毒、寄生虫等所引起的感染;非感染性脉络膜炎主要包括特发性、自身免疫性、风湿性疾病、创伤性、伪装综合征等。
脉络膜炎有相当一部分是反复发作的慢性、迁延性的,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原因引起的葡萄膜炎,要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脉络膜炎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及视物模糊,若不经过合理的治疗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视力损失,甚至可能导致失明。
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眼过度,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保持充足的睡眠等有助于脉络膜炎的预防。
症状
患者多表现为视力下降或视物模糊,眼前黑影飘动或暗点,可伴有眼红、眼痛及畏光等。
脉络膜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脉络膜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不同程度的视力下降及视物模糊;
眼前有黑影飘动或暗点;
眼红、眼痛、畏光等刺激性症状;
脉络膜炎患者常表现为玻璃体(是人体眼球组织,具有屈光、固定视网膜的作用)混浊,玻璃体积血;
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患者可有相关症状。
脉络膜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脉络膜炎如果没有经过合理的治疗,病情会不断进展加重,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甚至失明。
常见并发症包括:
合并视网膜炎,视网膜血管炎;
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视网膜脱离;
炎症扩散加重,会累及眼球前部,从而发展为全葡萄膜炎。
病因
脉络膜炎病因复杂,主要分为感染性脉络膜炎和非感染性脉络膜炎。
感染性脉络膜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病毒感染:如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HIV 感染等;
细菌和螺旋体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梅毒螺旋体等;
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曲霉菌等;
寄生虫感染:如弓蛔虫、弓形虫等。
哪些人容易患非感染性脉络膜炎病?
合并全身性疾病:如 Behcet 病(是一种全身性免疫系统疾病)、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结节病、结节性多动脉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自身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如骨髓移植术后、HIV 感染等;
恶性肿瘤患者:如淋巴瘤、白血病、转移癌等。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突发视力下降或视物模糊;
眼前出现黑影飘动或暗点;
在无眼部外伤病史的情况下,出现眼红、眼痛、畏光、流泪等症状。
建议就诊科室
眼科
风湿免疫科
医生如何诊断脉络膜炎?
医生会综合患者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发病特征、症状体征和是否合并全身疾病等各个方面,进行临床诊断,并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确定患者发病的病因。
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
裂隙灯检查/眼底检查:可见到脉络膜的炎症性改变,如渗出等;
眼科 B 超:部分患者可观察到脉络膜增厚的异常回声;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FFA 对判断视网膜、视网膜血管及脉络膜色素上皮病变有很大帮助,ICG 有助于判定脉络膜血管受累程度;
实验室检查:如血清学检查及眼内液检测,以辅助判断疾病的病因。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发病时症状?症状持续的时间及程度变化?
发病前是否有诱因?是否有前驱症状?
是否有外院就诊及治疗?是否行手术治疗?治疗后病情变化如何?
既往全身疾病病史?感染性疾病患病史?家族病史等?
目前全身及局部用药情况?
个人日常工作生活状态?饮食、作息是否规律?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可能的病因是什么?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主要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治疗后恢复情况如何?
日常生活中我需要注意什么?
治疗
在明确病因后,治疗才能有的放矢。若确定有感染因素,应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由免疫因素引起的炎症,主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等,以免出现严重的副作用。
药物治疗
针对感染性病因的药物治疗:如针对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治疗,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抗结核治疗,针对梅毒螺旋体的驱梅治疗等。
糖皮质激素: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可以减轻局部的炎症和水肿,缩短急性期病程,避免造成严重的视功能损害。同时需要注意长期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用药期间应长期密切观察患者的全身情况,限制钠盐的摄入,监测眼压、血压、血糖等,定期检查肝功能等。
免疫抑制剂: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是由自身免疫介导的炎症反应性疾病,免疫抑制剂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可以选择性的调节和抑制一定的免疫活性细胞,或阻断免疫系统的某一环节。
手术治疗
并发性白内障:在炎症控制稳定的情况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继发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房角手术、睫状体手术等;
视网膜脱离及玻璃体炎症:玻璃体切除术、视网膜复位术;
玻璃体腔注药术。
其他治疗方法
生物制剂治疗:在治疗某些疾病方面,生物制剂有着超越传统药物治疗的明显优势。第一是安全性高,比传统药物的毒副作用小;第二是有效性高,使用生物制剂的患者在炎症控制方面有稳定有效的疗效,早期使用对于患者视力的最终预后有显著优势。
疾病发展和转归
不同病因引起的脉络膜炎,其疾病进展特征和预后不同。
感染性葡萄膜炎中,在明确病因的情况下给予有针对性的病原学治疗,大部分患者有较好的视力预后。
在非感染性葡萄膜炎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反复发作的慢性、迁延性的类型,尤其是跟强直性脊柱炎等自身免疫因素相关的类型。
有些类型经过及时治疗不会再复发,例如一过性的急性前葡萄膜炎,但必须在正确的诊断以及眼内液检测等辅助手段帮助之下,确诊以后才可以。
对于自身免疫性因素引起的慢性、迁延性、顽固性葡萄膜炎,一旦发展为慢性炎症,就可能需要长期用药,否则会引起完全失明,甚至眼球萎缩。
如果能给予正确治疗,病情可以得到很好地控制,患者仍然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和工作。
日常注意
脉络膜炎尚无有效的预防方法。日常注意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及饮食作息规律,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葡萄膜炎的患病风险。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情绪管理,调整心态,心情放松:保持情绪稳定,健康的心态有利于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饮食规律,多吃清淡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减少工作上的劳累和负担,降低诱发葡萄膜炎的风险;
适当运动:建议可进行一些负荷不重的轻运动,坚持运动,增强抵抗力。
预防
非感染性脉络膜炎患者需要长期坚持用药以稳定病情;
注意个人卫生,包括用眼卫生及个人饮食和生活卫生;
定期到眼科门诊复查随访,观察疾病活动迹象,及时调整治疗;
避免用眼过度:避免长时间用眼,注意劳逸结合;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的心态、稳定的情绪,调整工作压力及负担,保持充足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