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是什么?小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怎么办?小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症状有哪些?

老年人肾病综合征是指各种肾脏疾病,主要是肾小球疾病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3.5 克/天)、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 克/天)、高脂血症及水肿,其中前两项为诊断必备条件。据国外文献报道,80 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病因:老年人肾病综合征按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以继发性较为常见,如肾淀粉样变(肾脏受损)、各种肿瘤和糖尿病肾病;肾脏本身的病变导致肾病综合征时,称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以膜性肾病发病率最高。症状:主要表现为尿中泡沫增多,全身性、凹陷性水肿。初期多见于踝部,晨起时出现眼睑、颜面部水肿,随着病程进展可至全身,并出现胸、腹腔、阴囊甚至心包积液,严重时可导致心衰。危害:疾病的主要危害是易并发心衰、感染、血栓栓塞及各种急性肾功能损伤等并发症。治疗:治疗方法以卧床休息为主,给予易消化、低盐低油脂饮食,蛋白摄入以优质蛋白为主,同时进行对症治疗。老年人肾病综合征患者易并发感染,可注射疫苗及高免疫血清球蛋白预防,一旦感染应及时选用敏感、强效及无肾毒性的抗菌药物。降血脂也是治疗的关键点,降低血液粘滞度、尿蛋白,保护肾功能。大量蛋白尿及机体高凝状态,易导致老年肾病综合征出现各种并发症,对各种并发症的防治为本病的治疗难点。日常: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卧床休息,避免活动过度,避免感染,规律服药,定期随诊,同时注意控制盐和蛋白质的摄入。预防: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目前没有明确且有效的预防方法。继发性肾病综合征,应按医嘱积极治疗原发病,并注意观察排尿量、颜色、性状的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别称

儿童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概述

小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是一种可同时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化症等多种疾病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实验室检查以核糖核蛋白显著增加为特点,可随着病情或病程的进展发展成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或系统性硬化症等风湿免疫性疾病。

小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目前暂无确切流行病学资料,仅有部分案例报道分析。在儿童患者当中男女比例为 1:6,起病年龄范围在 2~15 岁之间,平均起病年龄 9.5~12.0 岁, 女孩占 85%,不同种族间没有发现明显差异。

目前病因未明,多器官受到损害是本病主要的危险因素。

本病常见症状为雷诺现象、关节炎、乏力、发热、肌炎、肺弥散功能受损等。

该病早期呈自限性,以激素为主的整体综合治疗。病情轻者可选择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和或非甾体类消炎药;病情较重者可在激素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等药物。

小儿患混合性结缔组织病肾脏受累远高于成年患者;部分患者可因感染或激素不良反应造成病情恶化,甚至死亡。

早期发现、诊断及合理的治疗是良好预后的关键。

症状

小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主要表现以雷诺现象、发热、乏力、关节炎、胸闷气促等为主,部分孩童可仅有发热, 伴全身乏力, 体重减轻。

小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雷诺现象:小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50%~70% 的患儿可出现,表现为四肢指端如手指接触冷水后变色,间歇性发白、变紫、发红,最后恢复皮肤正常颜色。

关节炎/关节痛:36%~57% 的患儿可伴有关节炎表现,如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常伴皮温升高,多数不伴关节畸形。

肺:常见症状是为气短、胸痛、咳嗽。

肾脏:可出现小便颜色变红、泡沫尿。

食管:小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后期,食管动力异常,可出现反酸、烧心等胃肠反流的表现。

神经病变:少数可出现神经症状如头痛、神经性肌痛、肌无力、头晕、走路不稳等表现。

其他:50% 左右患儿可出现乏力、发热或体重减轻、营养不良的症状。

小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肾功能衰竭;

肺间质纤维化;

指、趾端缺血性溃疡或坏死;

肺动脉高压;

多发性神经炎;

淋巴结、肝脾肿大;

胸膜炎。

病因

小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紊乱有关。

小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小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紊乱有关。

哪些人容易患小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小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女性:男女都有可能发生本病,但更容易出现于女童。

遗传因素:有免疫疾病家族史的儿童患病率更高。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小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感染:病毒感染导致自身免疫紊乱可能导致本病的发生。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关节炎/关节痛;

反复出现手指遇冷水变白、变紫、变红;

气短、胸痛;

呼吸急促、胸闷;

指、趾水肿;

全身乏力、发热。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呼吸困难

昏迷

癫痫

建议就诊科室

儿科

风湿免疫科

医生如何诊断小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当医生怀疑是小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时,将通常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来确诊。满足血清核糖核蛋白抗体阳性和雷诺现象两项,以及其余表现中任三项即可诊断为小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查体:查体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视诊、触诊等查体方法检查患儿有无关节疼痛、红肿、颜面部红斑等。

血清抗核糖核蛋白抗体:本病诊断标准的重要支持之一,通过该检查,可以发现血清抗核糖核蛋白抗体阳性,常常为持续性增高,通常滴度较高。

血清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因子也可以表现为阳性。患儿常常伴有高丙种球蛋白血症,是本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对疾病的诊断有帮助价值。

血细胞常规检查:判断有无血液系统受累,常表现为白细胞减低(低于 4×109/微升)、血小板减少(低于 100×109/微升)。

雷诺现象:诊断依据之一,触碰冷水或寒冷刺激时四肢末端间歇性发白、紫绀和潮红改变。

肌酶:通过外周血肌酶的水平有无增高判断是否有肌肉细胞受累。

其他辅助检查:

心脏超声及心电图检查:心脏受累患者,可通过二者发现并评估心功能变化。

食管造影:评估食管是否受累。

胸部高分辨率 CT:可早期发现肺间质化改变。

肌电图检查:有助于判断肌肉有没有发生损害,对于有肌肉累及的患儿可提供诊断依据。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触碰冷水手指会变色吗?

有无关节痛或关节肿胀?

有无面部红斑?

有无相关家族史:如父母或祖父母中有无结缔组织病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能治愈吗?

疾病发展会危及生命或致残吗?

治疗难度大吗?费用高吗?能报销吗?

治疗

小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预后个体差异很大,病情较轻者呈自限性,而严重者如有重要脏器受累者可危及生命。目前暂无特异的治疗方案,临床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对症治疗,方案参照临床表现相近的其他结缔组织疾病,主要以糖皮质激素为基础。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毛细血管扩张,抑制白细胞的浸润以及吞噬作用,达到减少渗出和水肿、减轻炎症症状的目标。临床常用药物包括甲泼尼龙、醋酸泼尼松片等。

非甾体类抗炎药: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药物,作用是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花生四烯酸以及前列腺素的生成,达到抗炎和止痛的作用。

免疫抑制剂:主要作用是减轻炎症,改善症状,并且与激素具有协同作用, 适用于肺、肾、心血管及心脏受累的患者。代表药物包括:氨甲蝶呤、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药物。

抗疟药:作用是对关节痛及狼疮样皮损很有效,代表药物为氯喹。

血管扩张剂、抗凝剂:作用主要是缓解患者雷诺现象,主要药物包括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等药物。

其他治疗方法

血浆置换:对于重症小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者,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效果疗效不佳的情况下,血浆置换有一定疗效。通过血浆置换可将循环中的致病成分如过度激活的自身免疫抗体等排出体外达到缓解病情的目的。

疾病发展和转归

器官受累的小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儿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如肾脏受累可发展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小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患儿预后较好,其病死率低于成年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大部分小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病情进展缓慢,但由于其不确定性,以皮损或狼疮表现为主的小儿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可往硬皮病方向或者系统性红斑狼疮方向发展,出现关节损害表现以及肾脏、心脏等重要脏器的损害,因此建议长期随访。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如服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如氨甲蝶呤、环磷酰胺等)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乏力等不良反应,一般都可忍受,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对症处理,如给予护胃、止吐或调整治疗方案,切忌擅自停药或换药。

饮食:患者日常注意要注意饮食宜清淡,饮食卫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摄入,注意多吃优质蛋白食物,如鱼肉、鸡蛋、瘦肉等。少吃动物内脏、油炸、烧烤以及辛辣、油腻食物。

预防感染:避免受凉、感冒,尤其是天气变换时。

定期随访:病情稳定患者应每 3~6 个月到医院复查 1 次,主要复查血常规、肝肾功、免疫球蛋白、补体、小便常规等。

对于雷诺现象明显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寒冷和激动,注意保暖。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饮食卫生:饮食清淡,多吃新鲜瓜果蔬菜,忌油腻、辛辣饮食如烧烤、油炸食物等。

预防感染:避免受凉,加强保暖,服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期间少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如有必要可戴口罩等保护自己。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有结缔组织病家族史或遗传史的患儿因早期关注有无疾病早期表现,如关节疼痛、肿胀、颜面部皮疹等。以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尽量阻止疾病的发展进程,提高患儿的发育水平及生活质量。

对于与家族病史的患儿,应定期进行心脏超声、肺功能、肺部高分辨 CT 以及食管造影等检查, 可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治疗。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复方丹参片的功效与作用-复方丹参片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头孢氨苄片的功效与作用-头孢氨苄片说明书

2023-8-2 23: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