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孢子虫病是什么?鼻孢子虫病怎么办?鼻孢子虫病症状有哪些?

即使仅吞下或吸入一点点坚果,也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您知道要避免吃明显含坚果的食物,比如杏仁黄油、核桃饼干或者含开心果的燕麦片等。但是还有其他可引起过敏的食物,包括调味汁和肉汁,让人难以置信。

别称

鼻孢子菌病

概述

鼻孢子虫病是指希伯鼻孢子菌感染鼻部和鼻黏膜后引起的一种罕见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主要症状是鼻黏膜形成肉样肿物,是一种良性感染,在接触了含有希伯鼻孢子菌的水或者土壤之后发生。

鼻孢子虫病是一种罕见疾病,多发生在热带、亚热带,以印度、斯里兰卡为主,在南美洲的巴西、阿根廷等国家也可发生,在我国南方偶尔可见。患者以男性为主,男女比约为 4:1。儿童多于成人,高发年龄为 20~30 岁。

病因是接触到含有希伯鼻孢子菌的水或土壤,也可因接触患病的牛、马等家畜而被传染。农民、渔民等经常接触水和土壤的人群容易发生。

单侧鼻黏膜形成逐渐增大的新生肿物是本病的主要表现,患者会出现鼻塞、流涕、鼻出血等不适。

本病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服用锑剂(三价或五价均可)即可治疗,也可使用氨苯砜,或者在鼻部肉芽肿处涂抹 2% 牙石催吐剂。也可直接外科切除。

本病损伤鼻黏膜,带来局部不适感,影响呼吸功能,引起全身感染。

希伯鼻孢子菌是一种真菌,目前尚未成功人工体外培养。

症状

鼻黏膜形成逐渐增大的肉样肿块,并引起相关呼吸系统症状,是鼻孢子虫病最常见的症状。

鼻孢子虫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鼻孢子虫病的常见症状包括:

鼻部不适:包括鼻塞、流涕、鼻出血等。

鼻黏膜新生的肿物:自鼻黏膜长出的赘生物,根部有蒂、与鼻黏膜相连,表面皱缩,有白色斑点。

其他部位的赘生物:如耳部、肠和生殖器官的赘生物。

鼻孢子虫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鼻孢子虫病的息肉样赘生物会不断增大,损害周围组织,并有可能迁移到其他器官,引起全身症状。

常见并发症包括:

鼻黏膜的肿物周围组织炎症、坏死

呼吸困难

泪囊鼻孢子虫病

内脏(如肾脏等)感染

血液系统感染

腭裂

病因

鼻孢子虫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接触了含有鼻孢子虫的水或土壤;

接触了患有鼻孢子虫病的牛、羊等家畜。

哪些人容易患鼻孢子虫病?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职业为农民、渔民、潜水员等。

居住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居民。

经常到河边、湖边、池塘里活动的人群。

经常接触牛、羊等动物的人群。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男性。

儿童或青壮年。

抵抗力较差的人群。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鼻部出现赘生物或肿块。

耳部、生殖器官、肛门新生肿物。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鼻黏膜肿物破裂出血。

鼻黏膜肿物过大导致呼吸困难。

建议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感染科

医生如何诊断鼻孢子虫病?

当医生怀疑是鼻孢子虫病时,将通常进行前鼻镜检查。若在鼻腔内发现状如肉瘤,表面皱缩,有白色斑点,有蒂的肿物,可能进一步进行鼻黏膜活检,若在活检涂片中看到很大的孢子囊,并在孢子囊中看到希伯鼻孢子菌孢子,可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前鼻镜:鼻镜下直视可见带蒂的瘤状肿物,表面皱缩,有白色斑点,可怀疑是鼻孢子虫病。

鼻黏膜活检:取赘生物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表皮覆盖的孢子囊,内含许多小孢子,可基本确诊为鼻孢子虫病。

鼻黏膜分泌物涂片:在涂片中观察到小孢子,可基本确诊为鼻孢子虫病。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平常住在哪里?

前段时间有没有出去旅游过?

有没有接触过池塘、小溪、湖泊里的水?

有没有到野外农田里去过?

有没有接触过牛、羊之类的动物?

身上有没有其他地方也长了这个东西?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是怎么得的这个病?

我要怎么治疗?

可以彻底治好吗?

以后会不会再得?

会留下什么后遗症吗?

会不会传染给别人?

治疗

早期较小病变可以通过手术摘除。多发或较大赘生物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一般的抗真菌药物对其无效,需要使用特殊的针对性药物。

药物治疗

三价/五价锑剂:如酒石酸锑钾,是一种抗原虫药物,可以杀伤希伯鼻孢子菌,但具有一定药物毒性,小剂量(100 毫克以下)可以对原虫及真菌产生杀伤作用而不对人体产生影响,过量则会引起金属中毒。

氨苯砜:是一种口服抗菌药物,可以杀伤希伯鼻孢子菌。

全身应用抗真菌药:如静脉注射美康唑。

手术治疗

局部切除:适用于较小赘生物。

较大肿物广泛切除:适用于多发肿物或较大肿物。与基底部电凝合用疗效较好。

冷冻/电凝/电灼切除:常与切除术合并使用,针对基底部进行,以防止复发。

尿道切开术:适用于尿道鼻孢子菌病。

其他治疗方法

鼻黏膜局部外用 2% 的牙石催吐剂或 2% 的硝酸银。多用于眼部及泪囊鼻孢子菌病。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鼻内肿物可不断增大,影响呼吸,导致缺氧而出现脑、肾等一系列器官功能不良,并且鼻部不适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精神状况,导致失眠、烦躁、抑郁等;且有一定通过血液转移至其他器官,导致肠新生肿物、耳部新生肿物、生殖器官新生肿物、肾脏等器官感染,导致治疗难度增加,难以彻底治愈,影响生活质量。

经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治愈后对生活质量、寿命无明显影响。但由于患者治愈后常再次接触到传染源,因此复发率较高,术后一年是复发高峰。想达到治愈目的,后期的预防复发和随访相当重要。

日常注意

严格遵照医嘱服药,术后注意康复护理,注意鼻腔卫生,预防再感染。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 保持鼻腔清洁,防止病原体扩散;密切观察伤口恢复情况,有不适或恢复障碍应及时就医。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加减用量,如出现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

术后、用药复查:症状减退、基本康复后需复查病原体是否被清除。若确定已经清除则不需再次复查,但如果再次接触含有病原体的水源土壤,或再次出现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饮食:

手术患者:术后饮食需要清淡,避免寒冷辛辣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进食时需要缓慢小心,防止呛咳。

普通患者:需要注意饮食均衡,多吃蔬菜瓜果,适量吃鱼肉蛋奶,忌油腻辛辣,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助于康复和预防再感染。

运动:

手术患者:术后需要卧床休息数日,避免剧烈活动;待伤口恢复后可逐步增加活动量。

非手术患者:在息肉不阻塞呼吸道的情况下可以适量加强运动,如慢跑、游泳等,提高免疫力;若有缺氧、呼吸道梗阻等症状,则需尽量避免剧烈活动,以不出现憋喘为限。

其他:

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到疫区的水体里游泳。

保持鼻腔清洁,不要接触污水,可以每天用沾有清水的湿棉签清理鼻孔,避免再感染。

注意休息,早睡早起,保证每天 8 小时睡眠。

戒烟、限酒。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尽可能避免在希伯鼻孢子菌流行区域下水、下田,远离传染源。

针对可变的因素:

在流行区域注意安全防护,避免接触含有希伯鼻孢子菌的水源和土壤。

旅游者避免进入希伯鼻孢子菌流行地区。

均衡饮食,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

流行地区的农民、渔民等必须接触传染源的人群可以接种疫苗。

实验室人员注意生物安全防护,避免感染。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适宜女人的性保健药膳

2023-9-3 23:23:44

保健

冬季保健 什么时候洗头最好?

2023-8-12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