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鼻窦扁平细胞癌的眼部病变,鼻窦鳞状上皮细胞癌的眼部病变
概述
是由于鼻窦部的肿瘤细胞向眼部转移,引起眼部发生恶性改变的一种疾病。
鼻窦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注最常见,可以占到鼻窦肿瘤的 60%~93%。鼻窦肿瘤细胞侵犯眼眶的发生率大约为 60%~80%。
鼻窦鳞状细胞癌向眼部的转移是主要病因,因鼻窦与眶壁、鼻窦与神经管之间的解剖关系密切,肿瘤细胞易侵犯至眶壁和眼部神经引起病变。
根据鼻窦不同位置侵犯眼眶可分为 4 型:上颌窦鳞状细胞癌的眼部病变;筛窦鳞状细胞癌的眼部病变;额窦鳞状细胞癌的眼部病变;蝶窦鳞状细胞癌的眼部病变。
鼻窦鳞状细胞癌侵犯至眼部,主要临床表现为眼球突出、眼球运动障碍、上睑下垂、复视、视力下降或失明、泪溢等。
治疗鼻窦鳞状细胞癌的眼部病变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先放疗后手术。先通过放疗使肿瘤细胞变小,有利于手术的切除。
主要危害是引起眼球突出,复视,视力下降,视神经萎缩导致单眼或者双眼失明。
日常应做好预防,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听从医生的建议。
症状
鼻窦处的肿瘤细胞通过不同方式侵犯至眼眶和眼部神经(如视神经),压迫眼球和眼部神经,导致眼球运动障碍,上睑下垂,泪溢,复视,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等症状。
鼻窦鳞状细胞癌注的眼部病变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鼻窦鳞状细胞癌的眼部病变的常见症状包括:
眼球突出,复视(看一样东西会出现两个),视力下降:上颌窦的肿瘤细胞侵入眼眶下部时,使眼球突出且向上偏移,侵入眼球后面和眶尖组织时,导致眼球向前偏移,复视和视力下降;
眼球运动障碍,上睑下垂,泪溢(流眼泪):筛窦的肿瘤细胞侵袭眼眶或由于眶尖处的肿块压迫视神经,会出现眼球运动障碍,程度不等的视力下降,侵及泪囊或鼻泪管,导致泪溢;
眼睑结膜水肿:鼻窦处肿瘤细胞浸润至眼睑引起此症状;
单眼或双眼失明: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处肿瘤细胞严重压迫视神经时都会引起此症状。
鼻窦鳞状细胞癌的眼部病变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海绵窦综合征。
视神经萎缩。
头痛。
病因
鼻窦鳞状细胞癌注的侵袭和转移是主要的病因。
鼻窦鳞状细胞癌的眼部病变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鳞状细胞癌的转移:人体的眼眶几乎被鼻窦包围,其下方有上颌窦,内侧有筛窦,上方有额窦,后面是蝶窦,因此当鼻窦发生癌变时,肿瘤细胞从不同部位侵犯至眼部时,就会引起眼部病变。
哪些人容易患鼻窦鳞状细胞癌的眼部病变?
具有下列危险因素的人,更容易罹患鼻窦鳞状细胞癌的眼部病变:
患有鼻窦鳞状细胞癌的早期患者,未能得到及时治疗,肿瘤细胞可能会转移至眼部;
长期受到有毒气体及放射线照射的人群;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眼球突出,发生偏移;
复视,视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眼球运动障碍,上睑下垂;
眼睑出现肿胀感,流泪不止;
耳鸣注,听力下降;
鼻塞、头疼。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单眼或双眼失明、突然晕厥时;
头部剧烈疼痛难忍,鼻大出血且血流不止时。
建议就诊科室
眼科
耳鼻喉科
头颈肿瘤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鼻咽癌的眼部病变?
当医生怀疑是鼻窦鳞状细胞癌的眼部病变时,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病史、病变部位的外观、X 射线检查结果、CT 检查结果、核磁共振检测结果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来综合诊断。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医生根据病变部位的外观进行判断,看患者是否有眼球突出且偏移,上睑下垂,眼睑肿胀,流泪不止等症状,同时询问患者的视力是否下降。
组织病理学检查:医生采取患者的眼部病变组织,经过处理后用电子显微镜来观察是否有肿瘤细胞。
X 线检查:对患者进行 X 线检查,若是上颌窦癌的眼部病变则可看见眼眶下壁处的骨头缺少一部分,若是筛窦癌的眼部病变则可看见眼眶内壁处的骨头缺少一部分,鼻腔顶部有肿块阴影。
CT 检查:通过 CT 扫描医生可以清楚地看到眼眶转移的部位、形状、眶周组织转移情况,CT 还可显示骨破坏的情况。此项检查可作为一项常规检查手段,能够随时的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
核磁共振检查:可以发现肿瘤的位置,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家庭直系成员是否患过鼻窦鳞状细胞癌?
主要从事哪一类工作?是否长期接触放射线?
日常是否注意自身卫生?
最近是否觉得自己有鼻塞、头疼、流泪不止、视力下降等情况?
还有什么其他不舒服的症状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目前疾病已经发展到什么阶段了?需不需要尽快治疗?
能不能彻底治愈?主要通过什么方法来进行治疗?
我需要做些什么检查?检查的费用高吗?
这个病会不会影响到我的家人?有遗传的风险吗?
平时日常生活、饮食我应该注意些什么?
这个病治疗后复发的风险高不高?
治疗
先放射后手术是现在治疗鼻窦鳞状细胞癌注眼部病变的最常用的方式,对于侵犯至眼部的肿瘤细胞来说,可以先通过放射治疗来使肿瘤细胞变小,控制病症的进一步恶化,再通过手术来将病变部位切除,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存活率。
药物治疗
对于晚期严重的患者,肿瘤不仅入侵眼眶,也会入侵颅内、耳后及颈部淋巴结,放疗效果差及无法手术时可以通过姑息治疗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痛苦。
吗啡缓释片:为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可用于晚期疼痛剧烈的患者。
手术治疗
先放射后手术治疗:是现在治疗鼻窦鳞状细胞癌眼部病变的最常用的治疗方式。术前进行放射治疗可以使肿瘤细胞变小有利于手术切除;如果经放射治疗后,患者的眼睑结膜水肿消失,眼球可以正常转动且位置正常,则手术切除时就可以保留患者的眼球,有利于预后。
眶内肿物切除术:患者的病变部位小,肿瘤侵及范围窄,手术能完全切除鼻窦和眼眶内的肿瘤组织时可以采用单纯的手术治疗,不需要再进行放射治疗。
内窥镜或颅面切除术:鼻内窥镜下可切除鼻腔鼻窦肿瘤。联合颅面肿瘤切除可提高治疗效果。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肿瘤细胞继续侵犯眼部正常组织,破坏患者的容貌,同时会向颅内,耳后等部位转移,严重时会导致患者单眼或双眼失明,头部剧烈疼痛甚至昏迷,危及患者的生命。
若接受正规治疗,通过放疗和手术能有效阻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提高患者的 5 年存活率至 30%~40%。
日常注意
鼻窦鳞状细胞癌注的眼部病变治疗上主要是放疗和手术治疗,患者应在生活中注意以下方面。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放疗时的注意事项:患者在放疗期间,需确保皮肤处于干燥状态,尽量减少刺激和摩擦。放疗期间有任何不适,如恶心,呕吐需及时告知医生。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注意手术部位的术后情况,如果手术部位的敷料变为血红色,建议尽快更换,如果数分钟变血红,建议呼叫医生,谨遵医嘱及时更换敷料。患者在术后觉得手术部位有任何不适也应及时告知医生。
饮食:日常注意饮食需以消化的食物(如粥)为主,忌辛辣刺激的食物(如大葱、生姜、辣椒),同时在治疗期间不抽烟、不喝酒及咖啡。
口腔护理:通常情况下,放射线会对患者的口咽黏膜组织造成一定损伤,使用制霉菌素漱口。
定期复查:术后 6 个月时需要到医院复查,主要复查 CT、磁共振、血常规等项目,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运动:手术患者,术后需要卧床休息、3 天可下床活动,应缓慢小幅度活动。及早下床活动有助于术后恢复,减少下肢血栓形成的风险。待完全恢复后,日常注意每天可以进行中等强度运动,如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每次运动大于 30 分钟,一周运动 3~5 次。放疗患者在放疗期间,可以进行适当的活动(如散步)来增强自身的日常注意免疫力,但不宜进行快跑、爬山等高强度的运动。
预防
为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病的风险,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从事化工、放射性工作的人群,应穿戴防护工作服,降低癌症患病率。
当发现自己鼻子不舒服、有炎症注、鼻涕中带有血丝时,应及时就医,对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免疫力低下者可使用免疫球蛋白,使用化疗药物的癌症者应定期复查,以防白细胞降低。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家族中曾有鼻窦鳞状细胞癌的患者,应每 1~2 年到医院进行体检排查。
已患鼻窦鳞状细胞癌的患者应积极治疗,病情缓解后每半年或 1 年到医院进行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