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切牙管囊肿,正中前上颌囊肿,正中腭囊肿
概述
鼻腭管囊肿是由上颌中线区的鼻腭管(切牙管)的残余上皮导致的囊肿的发生,在腭中线前方的腭乳头边界清晰的局部不隆起以及杯状细胞和上皮下透明化是常见的。
该病发病多在 30~40 岁,男女比例为 3:1。
主要病因是鼻腭管(切牙管)残余上皮发展而来,危险因素尚不明确。
在切牙(门牙)的后方或切牙孔出现囊肿为本病的主要症状,常出现边界清晰的局部不隆起。
主要的治疗方法是鼻腭管囊肿切除术,缓解囊肿带来的不适;治疗的关键点在于彻底切除病灶,不能遗留囊肿,以免复发;治疗难点在于视囊肿的部位、大小选择切除方法和范围。
鼻腭管囊肿生长的部位和大小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如进食、切牙移位,如果没有及时处理,日后恶变会危及生命。
鼻腭管囊肿 X 线特点为:病变常常位于上颌中线和左右中切牙牙根之间或后方,多呈圆形或心形低密度改变。
症状
患者腭中线前方的腭乳头出现边界清晰的局部不隆起为最主要也是最早的症状,后期如果合并感染还可出现肿胀、囊肿破裂引流液体和疼痛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囊肿不断增大,肿胀明显,会挤压周围组织,进而造成中切牙移位。
鼻腭管囊肿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鼻腭管囊肿的常见症状包括:
肿胀:这是该疾病早期主要的症状之一,典型的表现为患腭中线前方的腭乳头有边界清晰的局部不隆起,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症状会越来越明显。
囊肿破裂:这是该疾病主要的症状之一,患者因进食粗糙食物划破囊肿出现液体流出。
疼痛:该疾病患者如伴有感染可能会出现囊肿位置疼痛的症状。
鼻腭管囊肿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上颌中切牙(门牙)移位。
病因
鼻腭管囊肿又称鼻咽管囊肿,又称切开管囊肿,是由发育中的胎儿鼻咽管胚性残留部分,即鼻腔与上颌骨之间的沟通而形成的。
鼻腭管囊肿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常见原因是患者胎儿发育中的鼻腭管胚性残留部分上皮继续生长发育。刺激上皮生长的具体原因不详。
哪些人容易患鼻腭管囊肿?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得鼻腭管囊肿:
既往罹患鼻腭管囊肿:曾患该病者存在复发可能。
鼻咽管胚性残留部分上皮:胎儿发育期间遗留。
男性:男性发病率要高于女性。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腭乳头肿胀:患者由于鼻腭管上皮形成囊肿,囊肿过大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上颌中切牙(门牙)移位:由于囊肿不断生长,挤压中切牙,导致上颌中切牙移位,影响美观。
疼痛:如果囊肿部位伴有感染并出现疼痛,应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单纯鼻腭管囊肿暂无急需拨打 120 的情况。
建议就诊科室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口腔科
医生如何诊断鼻腭管囊肿?
医生通过喉镜观察到腭中线前方的腭乳头有边界清晰的局部不隆起,且囊肿出现在切牙(门牙)的后方或发生于切牙孔。进一步做 X 线检查,发现病变位于上颌中线和左右中切牙(门牙)牙根之间或后方,多呈圆形或心形低密度改变。最后结合组织活检,符合囊肿组织病理学表现就可以确诊鼻腭管囊肿。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如下:
喉镜:内镜下观察腭中线及腭乳头出现的边界清晰的局部不隆起,评估囊肿大小,评估手术范围,制定手术计划。
X 线检查:如果位于上颌中线和左右中切牙牙根之间或后方,呈现圆形或心形低密度改变,基本可以诊断。
组织活检:囊肿的纤维囊壁衬以复层鳞状上皮或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或两者兼有。囊壁中见到黏液腺,结合肿胀发生的部位就可以确诊鼻腭管囊肿。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既往有鼻腭管囊肿病史或家族史?
自己是否存在口腔上腭肿胀?
自己是否存在自己上切牙移位?
是否感觉到肿胀部位伴有疼痛?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这个病严不严重?
这个疾病是否会恶变?
自己为什么会得这种病的原因?
这病是否有遗传倾向吗?
病治好后还会会不会复发?
需要做手术吗?
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呢?
会不会产生并发症?
日常生活中我要注意些什么避免复发?
这个病会不会遗传给我孩子?
这个疾病会给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治疗
鼻腭管囊肿是可以治愈的,但是不排除复发的可能性。其中目前最主要的治疗就是手术治疗,根据患者 CT 或 X 线检查结果,确定囊肿的部位、大小,做根治性切除。防止复发,术中留病检,确诊是否为鼻腭管囊肿。
药物治疗
如果鼻腭管囊肿伴有感染,应及时使用抗感染的药物,控制感染,如头孢地尼、左氧氟沙星片。
手术治疗
鼻腭管囊肿切除术:通过手术方式,将囊肿病灶切除干净,避免囊肿增生,解除囊肿对周边组织的挤压,以免日后复发或者是恶变。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治疗,鼻腭管囊肿会逐渐增大,可能影响病人进食,挤压上颌中切牙,导致上颌中切牙移位,如果合并感染会出现疼痛、引流等症状。长期不明原因的刺激还会导致囊肿恶变,影响患者生命健康。
若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及时就医,及早行手术治疗,囊肿切除干净,症状会迅速缓解,不会出现其他并发症。同时,该疾病切除不干净容易复发,多次复发还可能有恶变的可能。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手术时注意事项:该病治疗要彻底,手术要彻底清除干净,最好在医院住院观察 2~3 日,待病情稳定后再出院。
手术后治疗后注意事项:术后遵医嘱按时换药,注意口腔卫生,避免手术伤口感染,尽量避免刺激囊肿部位,如果复发应及时就医。
饮食:患者术后 1 周恢复期饮食最好清淡,吃软的易消化的食物,术后 2 天以流食为主,平时要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饮食均衡,多食蔬菜、水果,并多饮水。
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生活作息规律,每周可以计划 2 次锻炼。
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对该疾病不要恐惧,囊肿是良性的,不要过分放大对疾病的恐惧。
预防
发现口腔腭乳头位置肿胀的中年男性需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既往有鼻腭管囊肿病史的人群,需要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