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非过敏性鼻炎是一系列类似鼻过敏和花粉热的症状。它会产生以下症状:
后鼻滴涕
流鼻涕
打喷嚏
鼻塞
通常在成年期出现,且症状可以全年持续存在。
不同于过敏性鼻炎,非过敏性鼻炎不涉及免疫系统。大约 5800 万美国人患有过敏性鼻炎,1900 万美国人患有非过敏性鼻炎。
非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鼻炎一样痛苦,也可能伴有相同的并发症,例如:
鼻窦炎,即鼻窦周围组织的炎症或肿胀
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将中耳与咽后壁相连通
慢性耳部感染,称为中耳炎
嗅觉丧失
哮喘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因为两者如此相似,所以经常需要进行过敏试验和血液检查来区分它们。
症状
非过敏性鼻炎会产生以下症状:
后鼻滴涕
流鼻涕
打喷嚏
鼻塞
通常在成年期出现,且症状可以全年持续存在。
非过敏性鼻炎常伴有以下的并发症,例如:
鼻窦炎,即鼻窦周围组织的炎症或肿胀
咽鼓管功能障碍。咽鼓管将中耳与咽后壁相连通
慢性耳部感染,称为中耳炎
嗅觉丧失
哮喘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病因
通常,引起非过敏性鼻炎的原因是未知的。该病症通常只有在排除了过敏性鼻炎或感染等其他疾病后才会确诊。
环境刺激是非过敏性鼻炎的常见诱因。某些存在于家里,而另一些则在工作场所更常见。
可引发症状的刺激物包括:
汽车尾气
氯
香烟烟雾
洗涤液
胶水
发胶
乳胶
衣用洗涤剂
金属盐类
香水
烟雾
木屑
当这些刺激物引起非过敏性鼻炎时,它们也经常会引起哮喘。
某些药物可能会引发非过敏性鼻炎。例如:
非甾体抗炎药,例如阿司匹林和布洛芬
口服避孕药
降压药,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
抗抑郁药
镇静剂
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
食物和饮料有时也可能是诱因。例如:
热食,如汤
辛辣食物
酒精,特别是啤酒和葡萄酒
其他诱因包括:
违禁药物:可卡因和其他吸入性街头毒品,通常会引起慢性非过敏性鼻炎。
天气变化:天气或温度的突然变化可能会引发非过敏性鼻炎。例如,滑雪者经常流鼻涕。另外,某些人会受寒冷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人们甚至在离开凉爽的空调房后开始打喷嚏。
激素变化:非过敏性鼻炎通常发生在激素失衡的时期。例如,它可能发生在青春期、月经期或者怀孕期。通常从怀孕的第 2 个月开始,一直持续到分娩。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激素性病症也会引发症状。
就医
根据病史和鼻部症状,以及衡量症状持续时间,即可初步诊断。当然,医生还会结合一些常用检验检查,以进一步确诊和指导治疗。
前鼻镜检查和鼻内镜检查:通过鼻腔镜可直视鼻黏膜的情况,判断有无充血、水肿、鼻甲肿大、分泌物等。可了解鼻腔结构的炎症状态。
皮肤点刺实验:可用于检测过敏原,用于指导治疗。
血常规:查血常规,检测白细胞有没有增高或减低,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如有感染,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
运用前鼻镜检查、鼻内镜检查、鼻腔通气功能检查,还有助于排除一些其他疾病,如鼻窦炎、鼻息肉等主要鼻腔炎症疾病。
对于合并有细菌感染的患者,也可以做分泌物的涂片培养。
治疗
非过敏性鼻炎无法治愈,但可以控制症状。
治疗非过敏性鼻炎的药物包括:
鼻用抗组胺药:氮卓斯汀和奥洛他定等处方药可以在几分钟内缓解后鼻滴涕、鼻塞和打喷嚏的症状。定期使用疗效最佳。
鼻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氟替卡松或曲安奈德等日常使用的药物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这些鼻喷雾剂可以在药店买到。可能需要几天或几周时间才能观察到全部疗效。有时,联合使用鼻用抗组胺药和鼻用糖皮质激素最有效。
鼻用异丙托溴铵:被认为是治疗某些食物和饮料引起的水样鼻涕的最佳药物。
减充血剂:口服减充血药——如伪——可能有助于缓解鼻塞。但是,除非鼻用抗组胺药和鼻用糖皮质激素对症状没有帮助,否则一般不推荐使用这些药物。含有羟甲唑啉和苯肾上腺素的减充血鼻喷雾剂,单次使用不应超过 2 或 3 天,否则引起用药过度(反跳)性鼻塞。
在某些情况下,切除鼻息肉或者矫正鼻中隔偏曲的手术,可能会改善药物治疗的效果。然而,只有当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时,才会考虑单纯使用外科手术治疗。
日常注意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以控制:
远离鼻炎的诱因
使用鼻冲洗等家庭疗法
使用非处方药和处方药
过敏针不适用于治疗非过敏性鼻炎。
如果你患有非过敏性鼻炎,那么不吸烟,也不要允许其他人在你家里吸烟。
减少暴露于诱因的其他策略包括:
如果烧木柴的炉子和壁炉引起症状,避免使用它们。
如果清洁剂、家用喷雾剂、香水和香味产品引起症状,避免使用它们。
请家人、朋友和同事不要使用会引起你症状的香味产品。
远离任何容易让你打喷嚏或流鼻涕的化学物质或材料。
向医生咨询你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如果非过敏性鼻炎是由你需要使用的药物引发的,那么医生可能会建议一种替代药物。
很多非过敏性鼻炎患者获益于鼻冲洗。这是指每天一次或多次使用盐水/生理盐水冲洗鼻孔。用于此目的的非处方产品包括球形注射器、洗鼻壶和瓶装喷雾器。每次冲洗时,使用至少 200 毫升市售或自制溶液冲洗每侧鼻孔。
美国疾控中心称,重要的是要注意,如果你正在灌洗、冲洗或水洗鼻窦,使用蒸馏水、无菌水或者煮沸的水来制备冲洗液。每次使用后,清洗冲洗装置并敞开容器使其风干也很重要。每天洗鼻一次或两次时,鼻冲洗可能特别有助于治疗后鼻滴涕。也有助于使用药用鼻喷雾剂前疏通鼻窦。
预防
积极防治易引发非过敏性鼻炎的各种疾病,注意鼻腔卫生,提高自身免疫力等,有助于降低患鼻炎的风险。
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疾病及其他全身慢性疾病。
避免反复感冒,若感冒后应及时治疗。
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适当补充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 C,提高免疫力。
避免导致抵抗力下降的各种因素,比如受凉、睡眠不足、熬夜、过度疲劳、饮酒、吸烟等。
平时注意鼻腔卫生,不要挖鼻。
不可长期大量滥用滴鼻液,应按专科医师的指导正确使用滴鼻液,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
游泳时,要注意掌握正确姿势,保持头在水面之上,避免水进到鼻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