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综合征型耳聋是什么?非综合征型耳聋怎么办?非综合征型耳聋症状有哪些?

肺转移瘤指的是任何部位的恶性肿瘤,通过各种转移方式转移至肺部的肿瘤。约 60% 以上的恶性肿瘤初次就诊时就有肿瘤转移,其中 30%~50% 肿瘤转移到肺部。不同部位的肿瘤转移到肺部的发生率不同,其中,甲状腺癌、乳腺癌、肾癌、绒毛膜癌注、骨肉瘤发生率最高,可达 60%~90%;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次之,为 35%~55%;肺脏是骨肉瘤和软骨肉瘤唯一的转移器官。肺转移癌的发生率与原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有关。此外,肺转移癌的发生与一些肿瘤相关基因和信号通路异常有关。肺转移癌大多为遍及两侧肺的多发性病灶,大小不一,密度均匀。对这些晚期癌症病例,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少数病例肺內只有单个孤立的转移病灶则可考虑外科治疗。

别称

非综合征型听力损失和耳聋

概述

非综合征型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Loss)也称非综合征型听力损失和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Loss and Deafness),是由于基因组一种或多种异常导致听觉通路(尤其内耳)发生病变从而引起听觉功能障碍,同时不伴有其他系统异常的耳聋。本病属于遗传性耳聋的常见类型[1]。治疗原则为症治疗为主,治疗预防并重。预后情况需及时干预可让婴幼儿听力、言语充分发育。

非综合征型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Loss)是由于基因组一种或多种异常导致听觉通路(尤其内耳)发生病变从而引起听功能障碍。

按遗传方式,本病可分为三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又称 DFNA(主要为 GJB2,SLC26A4 基因所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又称 DFNB(主要为 GJB3 基因所致)和线粒体遗传性耳聋。

致病机制是由于基因组一种或多种异常导致听觉通路(尤其内耳)发生病变从而引起听功能障碍,同时不伴有其他系统异常的耳聋。

本病主要症状为中至重度听力损伤,有时可伴发耳鸣或眩晕。

本病治疗原则为症治疗为主,治疗预防并重。

本病的发病率,粗略估计为 4/10000~8/10000[2]。目前公认的新生儿永久性听力损失中,60% 以上为遗传因素所致,其中 60%~70% 为非综合征性耳聋。

症状

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出生时即可出现症状,但也有患者起病于婴幼儿期,甚至成年期。

非综合征型耳聋有哪些症状?

先天耳聋;

听力衰退;

渐进性、出生后耳聋;

坠床、头部磕碰、撞击类运动、反复感冒高热后出现明显听力下降。

病因

非综合征性耳聋大多数源于基因突变,但也可由基因突变和环境暴露史协同致病。在已确定的与本病相关的基因中,GJB2、SLC26A4 及线粒体 DNA中A1555G 和 C1494T 突变是导致中国大部分非综合征性耳聋的最常见致病基因[3][4]。

就医

临床观察和身体检查有助于识别上述明显的非综合征性耳聋症状。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医生还可能建议患者进行以下检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耳声发射检查(OAE)和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

客观听力检查: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畸变耳声发射(DPOAE)和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频率特异性ABR(fs–ABR):排除中耳功能状态异常。行为测听包括:

行为观察测听(BOA,适用于初生至 6 月龄婴儿);

视觉强化测听(VRA,适用于 6 月龄至 2.5 岁幼儿);

游戏测听(CPA,适用于 2.5~5 岁儿童)。

影像学检查:颞骨薄层 CT、内听道磁共振成像显示:前庭导水管扩大或 Mondini 畸形。

基因检测:通过聚合酶链反应等检测方法可发现有 GJB2、SLC26A4、线粒体 DNA A1555G 和 C1494T 等基因发生突变。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间歇性耳聋

眩晕

出现其它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就诊科室

耳鼻咽喉科

医生如何诊断非综合征型耳聋?

听力检查:观察患者是否有明显的听力障碍,疑诊。

环境致聋因素测定:儿童期中环境因素所致先天性耳聋多数由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所致,成年期中多数成年获得性耳聋的病因与环境-基因相互作用相关,疑诊。

影像学检查:包括颞骨薄层 CT、内听道磁共振成像,疑诊。

诊断性核基因突变检测:对 GJB2 基因突变和 PDS 基因突变的检测,确诊。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注意到听力是否正常?是否出现间歇性耳聋?

是否出现单侧耳聋或者双侧耳聋?

是否经常出现眩晕?

哪些情况下症状会缓解或加重?

患儿是否得过脑膜炎?

家人有相关病史吗?

患者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非综合征型耳聋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我怎么会得这种病?

需要做更多检查吗?

这病怎么治疗?有啥副作用吗?能治愈吗?

假如我突然双耳失聪,该怎么办?

怎样才能知道什么是非综合征型耳聋的诱因?

这病会遗传给孩子吗?

我的家人需要接受基因检测吗?

这种疾病能治愈吗?

治疗

治疗原则:对症治疗为主,治疗预防并重。

对症治疗

严密监测听力,定期检查听力情况。

根据听力的损失程度选择语训、助听、康复等方式,如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植入术[5]。

治疗预防

避免诱发耳聋加重的危险因素(感冒、发热、轻微颅外伤、气压性创伤或其他使颅内压增高的因素),避免接触噪声,避免高热、病毒感染等。

遗传咨询,通过对患者及家族成员的患病风险、携带者风险、子代再发风险进行评估和解释,对听力的预后转归进行评估,提供避免/延缓听力损失发生的预防建议。

日常注意

预后:明确诊断后,及时干预可让婴幼儿听力、言语充分发育,达到正常交流、生活的目的。

尽量多了解非综合征性耳聋,发生意外时也好积极应对。

佩戴合适的助听器械可改善听力。

与耳聋患者交流时,必须耐心,切忌大吼大叫。

遵照医嘱,谨慎用药。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预防

对已明确基因诊断的家庭,应做遗传咨询,有利于评估治疗手段和预后。为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可进行产前诊断。

强调已出生聋儿的及早发现和干预。主要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联合耳聋基因筛查来实现。

避免导致或进一步加重耳聋的诱发因素,比如,预防感冒、病毒感染、高热、高噪音、轻微颅外伤、气压性创伤,等等。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盐酸胺碘酮片的功效与作用-盐酸胺碘酮片说明书

2023-8-3 2:17:57

药品

卡马西平片的功效与作用-卡马西平片说明书

2023-8-3 7:5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