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老年人睡眠无呼吸综合征
概述
是指老年人睡眠期间,长期出现中低通气和呼吸暂停反复发作等症状的睡眠障碍疾病。
大于 60 岁人群的患病率高达 20%~40%,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上升。女性绝经后,发病率明显上升。
病因为睡眠时上呼吸道狭窄、呼吸调节异常,还与鼻部病变、扁桃体肥大、巨舌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有关。
根据病因可分为阻塞型、中枢型和混合型三种,老年人以混合型最为常见。
表现为夜间睡眠打鼾、频繁发生呼吸暂停;白天嗜睡、早晨头晕头痛。
首选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还可选择口器治疗及手术治疗,目前药物治疗已少用。治疗的关键点在于应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难点在于通气治疗、口器治疗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手术治疗的疗效无法确定。此外,该病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
主要危害为夜间失眠、反复憋醒,清醒时疲惫、记忆力减退,还可造成多脏器慢性损伤。
是慢性病的主要诱因之一,与脑卒中、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症状
临床表现多样,有些患者白天无不适感,最典型的症状是睡眠打鼾、频繁发生呼吸暂停以及白天嗜睡。
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常见症状包括:
睡眠打鼾:鼾声不规律,时断时续,声音忽高忽低。
频繁呼吸暂停:睡眠时因窒息感而被反复憋醒。
白天嗜睡:白天不分时段及地点,控制不住地入睡。
夜间失眠:入睡困难,睡眠质量低,易醒。
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高血压;
右心扩张征;
心律失常;
冠心病;
肺心病;
心绞痛;
红细胞增多症;
性功能减退、阳痿。
病因
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睡眠时上呼吸道狭窄:
睡眠时肌肉松弛,呼吸道肌群不协调,容易导致气道狭窄甚至堵塞。
鼻部病变:如鼻息肉可直接使气道变狭窄。
巨舌、舌根后坠:仰卧位睡眠时,舌体肥大容易后垂,进而堵塞气道。
扁桃体肥大:扁桃体位于咽部,肿大的扁桃体可堵塞气道。
呼吸调节紊乱异常:
神经系统病变:中风、外伤以及脑炎等疾病可使神经系统异常,导致呼吸调节紊乱。
家族性自主神经异常:呼吸运动受自主神经调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素的合成与分泌减少可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脑血管意外:可导致脑组织血供不足,严重破坏神经系统。
哪些人容易患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男性:男性和女性都可发生此病,但是男性患病率更高。
更年期:女性绝经后,发病率明显上升。
家族性自主神经异常患者:自主神经调节呼吸运动。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肥胖:肥胖人群上呼吸道通常发生狭窄。
心力衰竭患者:半数的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鼻部病变患者:包括鼻中隔偏曲、鼻息肉、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扁桃体肥大增生、巨舌、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睡眠打鼾。
频繁发生呼吸暂停,被窒息感憋醒。
白天嗜睡、疲劳。
夜间失眠、易醒。
夜间大量出汗。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性功能减退、阳痿。
高血压:常表现为头晕、头痛、疲劳、心悸。
心律失常:轻者感到心悸、头晕;重者可晕厥、猝死。
心绞痛:表现为前胸阵发性疼痛,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
建议就诊科室
老年科
耳鼻咽喉科
医生如何诊断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当医生怀疑是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时,通常将进行血常规、血气分析等检查,有结果之后,可能进一步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查、睡眠呼吸监测、头颅 X 射线检查以及鼻咽镜检查等措施来确诊疾病。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血常规:该病患者可能患有红细胞增多症,因此血常规检测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检查一般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量、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4 个试验。医生常在患者手指处取适量的血液,再通过某些方法完成上述检测。
血气分析:该病患者通常患有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血气分析是对血液中所含气体进行的特殊检查,可以提供酸碱度(pH)、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分压等常用的变值。
动态心电图检查:此项检查可以提供患者睡眠状态下的心率波动图像,波动幅度大通常提示患有此病。
睡眠呼吸检测:多导睡眠监测系统是睡眠呼吸监测的必需的监测手段,可详细记录夜间血压、心率变化及检测呼吸暂停次数、时长,对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重要意义。
头颅 X 射线检查:可以检查出颌面部的异常情况,对医生选择治疗方式有帮助。
鼻咽镜检查:可以检查出上气道解剖的异常情况。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晚上睡觉打鼾吗?打鼾的症状有多久了?
晚上会不会很难睡着?
睡着时会不会被憋醒?一晚上被憋醒几次?
白天会不会觉得很累?会不会突然就很想睡觉?
白天会头晕头痛吗?
身体有没有哪里会疼?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晚上睡不着可以吃安眠药吗?
治疗费用大概要多少?
医保可以报销吗?可以报销多少?
我需要住院吗?要住多久?
生活上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什么睡姿会减轻难受?
我需要做手术吗?
治疗
药物治疗的副作用大、疗效差,现已少用。手术治疗的目的是解除呼吸道梗阻,但术后疗效无法确定,矫治器、通气疗法等治疗可免除手术痛楚,但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药物治疗
不推荐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对大多数阻塞型患者不作为首选,对于中枢型患者无效。
气管切开造口术:目的是绕开容易发生狭窄的咽气道,建立人工气道。
腭垂腭咽成形术:切除肥厚、松弛下垂的软组织和膨出的扁桃体等,来改善通气。
鼻中隔偏曲矫正:针对鼻腔阻塞部位,去除狭窄,扩大气道。
其他治疗方法
口器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喉咽部狭窄。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以有效扩张呼吸道,防止吸气时呼吸道塌陷。目前已成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但是此治疗方法花销大,普通家庭负担不起购买设备。
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是常见病因,经替代治疗后,症状可减轻。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发展为高血压、心绞痛、性功能减退、阳痿、心律失常及红细胞增多症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经过正规有效的治疗之后,大部分患者症状减轻,病死率降低。但是手术治疗的疗效无法确定,其他治疗方法不能完全解决问题,需要持续长期治疗。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清淡饮食:避免吃大量过甜、过咸及油腻的食物,可以降低因咽喉部脂肪堆积而引起呼吸道狭窄的风险。
适当运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降低因过敏导致呼吸道狭窄的可能性。
及时复诊:进行了手术的患者应遵照医嘱参加复检,一般术后 3 个月、6 个月要复查睡眠呼吸检测。
睡眠姿势:夜间采用侧卧位入睡,避免因平躺睡觉时舌根后垂而堵住气道。
禁忌:不滥用镇静催眠药物以及肌肉松弛药物,比如:苯二氮卓类药物、氯唑沙宗。
其他:戒烟、戒酒、减肥。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年龄大于 60 岁,尤其是有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家族病史的人群,应该每年定期去医院检查。
有上气道疾患的人群,如扁桃体肥大、舌体肥大、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应该尽早医治。
多加运动,夜间采用侧卧位入睡。
尽量不吸烟、少喝酒、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不要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物,如安眠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