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公鸭嗓
概述
声带息肉(Vocal Cord Polyp)是一种声带良性增生,近年来随着社交、文化活动的日益增多,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多见于 40~50 岁年龄段的中年人群,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声带息肉的病理变化通常是单侧声带出现灰白或淡红色的肿块。患者若前往五官科诊治,过程并不复杂,但关键问题是国内很多患者对声带息肉的疾病认知非常缺乏。首诊往往不是去五官科,而是去内科或呼吸科,因为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发生了感冒、咳嗽和气喘。假如采用针对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方案,必然疗效不佳。事实上,声带息肉一经喉镜确诊,通过手术治疗都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由此可见,改善声带息肉疾病管理现状的重点在于加强科普推广和健康教育。
声带是发声器官的关键部分,声带息肉是声带良性增生,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最主要的病因可能是长期发声不当、发声过度,导致声带反复受损,逐渐形成息肉;其他的诱发因素还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和慢性喉炎,以及有害物质或酒精的长期刺激。
声带息肉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声音嘶哑,严重程度取决于息肉的大小和形状。轻者声音改变,发声易疲劳;重者出现失音,甚至呼吸困难。
声带息肉如果未经治疗,可能由于影响个人的表达而造成患者焦虑、抑郁,或导致声带更频繁的损伤而诱发癌变。
如果发生声音嘶哑,且长时间讲话后症状加重,患者应该前往医院五官科及早接受诊治。
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体征和喉镜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术后还会对切除的息肉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
声带息肉以手术切除为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手术方式。同时,辅以保守治疗,例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超声雾化等。
患者术后的居家护理很重要,不要过早讲话,待伤口愈合后再进行科学的发声训练。
预防声带息肉的重点在于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改善生活方式,降低声带受损风险。
症状
声带息肉有哪些症状?
声带息肉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声音嘶哑,其程度视息肉大小和形状而定:
小型局限性息肉有轻微的声音改变或间歇性声嘶,发声易疲劳;
基底较大的息肉声嘶较严重,音调低沉,无法唱歌,甚至失音;
大型息肉可完全失声,致呼吸困难和喘鸣;
经常咳嗽。
声带息肉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声带息肉如果未经治疗,可能导致多方面的问题:
发声易疲劳或声音怪异,导致患者难以有效表达,容易引发焦虑和抑郁;
声带上有息肉,在发声过程中更容易造成声带损伤,长此以往有一定的癌变风险。
病因
声带息肉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声带是发声器官的关键组成部分,位于喉腔中部,由声带肌、声韧带和粘膜三部分组成,左右对称,呈白色带状,边缘整齐。一般人在发声时,先吸入空气,然后将声带内收、拉紧,并控制呼气。由肺部呼出的气流推动拉紧的声带使之振动,即可发出声音。
声带息肉是声带的良性增生,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最主要的病因可能是长期发声不当、发声过度。在机械作用下导致声带反复受损,经多次修复,就可能逐渐形成息肉。
声带息肉其他可能的诱发因素:
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慢性喉炎——此时声带已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如果仍持续发声,就更容易形成声带息肉。
有害物质或酒精的长期刺激——长期吸烟或酗酒,刺激咽喉和声带,使其常处于充血状态,加之发声不当,更容易造成声带损伤而形成息肉。
发生声带息肉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长时间说话、发声:教师、歌手、主持人。
过度发声的职业:幼教人员、商贩。
不良生活习惯:嗜好烟酒,心情急躁,喜欢大喊大叫。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声带息肉的下列相关症状,应该前往医院耳鼻喉科及早接受诊治。
长期、持续的声音嘶哑。
长时间讲话后症状更加严重,休息后症状稍有改善。
声带息肉及早诊治的意义在于它和早期喉癌的症状非常相似,尽快对其进行手术切除,以免引发后患。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医生如何诊断声带息肉?
首先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史,并在此期间对其声音作出初步评估。
喉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声带息肉的大小、位置和数量。
声带息肉切除术后,还会对切除的息肉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测,因为早期喉癌的临床症状与声带息肉类似,经病理检测后,可以得出明确结果。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声音嘶哑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平时是什么职业?需要经常发声么?
是否有烟酒嗜好?程度如何?
是否有慢性呼吸道感染或慢性喉炎?
目前的症状是持续性还是间歇性?
在何种情况下,症状似乎有所缓解?
发生什么情况会造成症状加重?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声带息肉?
声带息肉的体积有多大?
声带息肉会不会自行消退?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是否可以采用保守方案治疗?
声带息肉能否治好?是否会影响发声?
手术治疗之后,是否还会复发?
今后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如何治疗声带息肉?
声带息肉,医生一般会选择手术切除,手术是唯一摘除声带息肉的方法。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手术方式。
小型息肉,局麻后在喉镜下摘除。
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绝大多数声带息肉患者,医生一般都选择全麻内镜辅助支撑喉镜下内侧微瓣膜切除术,该方案更有利于声带功能恢复,确保术后保持更好的音质。
手术可能会出现出血、咽痛、术后声音质量改善不明显、声带粘连及全身麻醉等风险。
同时,医生还会辅以药物治疗、心理干预。
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抗生素、超声雾化等。
心理干预:对于性格急躁,习惯大喊大叫的患者有必要进行心理干预,缓解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必要时可采用药物治疗。
康复训练: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患者应学习更适合自己的科学发声方法。
声带息肉的复发与发声方式、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如果诱因仍存在,声带息肉极有可能会复发。
日常注意
患者术后的居家护理很重要,不要过早讲话,待伤口愈合后再进行科学的发声训练。
声带息肉切除术后的患者,应禁声2周,不要过早讲话,可通过写字与人进行交流。
待创口愈合后再进行科学的发声训练,纠正以往错误的发声方法,防止息肉复发。
健康饮食:以水果、蔬菜、坚果等清淡饮食为主,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
戒烟戒酒,远离各种刺激性气体和有毒有害粉尘。
预防
预防声带息肉的重点在于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改善生活方式,降低声带受损风险。
要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冷静从容,不要喊叫,尽可能避免声带损伤。
如果职业需要长时间发声,应学会科学的发声方法,且平时注意保养声带,尽量少说话。
戒烟限酒,不酗酒,以免酒后失态,大呼小叫;
健康饮食,积极锻炼,提高免疫力,放松心情,降低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远离粉尘、香烟烟雾、汽车尾气及有害气体,以免咽喉受到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