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感音神经性耳鸣
概述
神经性耳鸣 (sensorineural tinnitus) 又称为感音神经性耳鸣,是最主要的一种耳源性耳鸣类型,此类耳鸣的病变发生在听觉系统。耳鸣是耳鼻喉科常见的临床难题之一,且发病率较高,一般人群中有 15%~20% 存在不同程度的耳鸣症状。发病率还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老年人的耳鸣发生率可达 33%。
神经性耳鸣是患者的一种主观感受,在没有任何外界声源或刺激的条件下,仍可感到声音。神经性耳鸣发病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神经异常兴奋有密切关系。
神经性耳鸣的主要症状是感到杂乱无章、无具体内容的声音,同时可伴有听力受损,若未能有效控制病情,将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随后还会出现眩晕或丧失听力。
患者一旦出现耳鸣的相关症状,应该及早接受诊治。
神经性耳鸣目前难以治愈。治疗可分病因治疗和控制病情。前者是找到明确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达到缓解耳鸣的效果。后者是在病因不明的情况下,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采取恰当的方式控制病情严重程度。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保持乐观心态,按时复诊,并留心自身的症状变化。
症状
神经性耳鸣有哪些症状?
在没有外界声源的条件下,可以感到杂乱无章、无具体内容的声音。
可伴有听力受损。
神经性耳鸣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神经性耳鸣如果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伴有以下风险:
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人际交流,可导致焦虑或抑郁。
眩晕:严重的耳鸣可能引发眩晕。
丧失听力。
病因
神经性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神经性耳鸣是在没有任何外界声源或刺激的条件下,人体可产生在耳内或颅内有声音的感觉,这是一种主观感受或自觉症状。
神经性耳鸣发病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神经异常兴奋具有密切关系。
神经性耳鸣可分为感音性耳鸣、周围神经性耳鸣和中枢神经性耳鸣,但彼此之间难以明确区分,临床常互相重叠。
感音性耳鸣(源于耳蜗):耳蜗是耳鸣中最为常见的病变部位。感音性耳鸣的严重程度及发生率与听力受损有明显关联,感音性听力受损越严重,越有可能产生耳鸣,而耳鸣的程度也随听力受损加重而增加。
周围神经性耳鸣(源于听神经):听神经纤维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造成信号传递异常,导致到达大脑的神经冲动无法被正确识别,从而形成耳鸣。
中枢神经性耳鸣:即使实施了听神经手术后,耳鸣仍可能常常发生。病变部位可能位于中枢神经。
发生神经性耳鸣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噪声性听力损失。
老年性耳聋。
头部或耳部创伤。
药物中毒性听力损失。;
耳蜗病变:血管畸形或病原体感染。
肿瘤。
梅尼埃病。
耳硬化症等疾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患者如果出现耳鸣的相关症状,应该及早接受诊治。
耳鸣通常不会造成严重的致命后果,但它如果未能有效控制病情,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人际交往。
耳鸣的致病过程非常复杂,可涉及多方面的因素,某些基础疾病如果未及时治疗可不断进展,在人体的其他系统形成危重并发症。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医生如何诊断神经性耳鸣?
耳鸣的诊断是治疗的基础,但诊断的过程也充满了挑战。医患双方必须密切配合,才能更好的实现临床诊断的目标:
定性:主观性耳鸣,还是客观性耳鸣。
定位:明确病变部位。
定因:病因诊断。
定量:分级诊断。
医生需要针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开展一系列评估和检测,根据具体情况得出尽可能准确的诊断结果:
首先医生会详细询问、记录患者病史,这都是耳鸣诊断的关键信息。
评估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
全面体检:了解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是否伴随慢性病或重症疾病。
耳部医学检查:听力学检查、耳蜗与前庭的功能评价、耳鸣测试。
实验室检测:验血、验尿,评估是否存在基础疾病及其严重程度。
影像学检查:X 光片、CT、MRI(磁共振成像)。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除了耳鸣之外,还有什么其他耳部症状?
除了耳鸣之外,还伴有什么慢性病或较严重的疾病?
是否感到听力下降或眩晕?与耳鸣相比,症状发生的先后顺序如何排列?
目前的耳鸣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
耳鸣达到怎样的严重程度?对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能否具体描述一下耳鸣的特征?例如音调和响度分别类似于生活中的哪种东西?
以前耳部或脑部是否受过创伤?严重程度如何?
以前是否接受过耳鸣治疗?采用什么方案治疗?效果如何?
在何种情况下,症状似乎有所缓解?
发生什么情况会造成症状加重?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神经性耳鸣?
神经性耳鸣会不会自行好转?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神经性耳鸣能否治好?如何评估疗效?
耳鸣是否可能伴随终生?
最终是否会完全丧失听力?
今后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目前神经性耳鸣较难治愈。临床可分为两种情况:病因治疗和控制病情。前者是找到明确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达到缓解耳鸣的效果。后者是在病因不明的情况下,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采取恰当的方式控制病情严重程度。
如何治疗神经性耳鸣?
病因治疗:找到明确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通常都可以有效实现缓解耳鸣的效果。
在病因不明的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方式控制病情严重程度。
药物治疗:尚未发现可以彻底治愈耳鸣的药物,下列药物对耳鸣可能有短期疗效。
血管扩张剂:氟桂利嗪 、尼莫地平。
抗惊厥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卡马西平、氯硝西泮。
肌肉松弛剂:盐酸乙哌立松 。
抗焦虑、抗抑郁药:多虑平、艾司唑仑 。
耳鸣习服疗法:使患者尽快达到对耳鸣的适应和习惯。
耳鸣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心理调适对于患者的治疗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电刺激疗法:利用电流直接刺激听觉系统达到抑制耳鸣的目的。
掩蔽疗法:掩蔽治疗是利用掩蔽器产生一种与患者耳鸣声音频率相近的掩蔽信号,以掩蔽和抑制耳鸣,当掩蔽声撤除后,耳鸣减轻或消失。长期坚持可使耳鸣发作间歇期逐渐延长,发作持续时间缩短,甚至不再发作。
日常注意
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保持乐观心态,按时复诊,并留心自身的症状变化。
耳鸣的治疗一般需要很长时间,在此期间患者必须积极配合,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耳鸣的保健和康复治疗。
耳鸣还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先兆,患者应该遵医嘱定时复诊,平时也要留心耳鸣和身体状况是否有变化,一旦有任何异常症状都要及时就医。
日常注意生活中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分散注意力。
远离强噪声,避免烟酒和刺激性食物,生活作息要有规律
预防
神经性耳鸣的具体致病机制尚未明确,无法进行有效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