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外耳肿瘤是指发生于耳廓和外耳道的肿瘤。
外耳肿瘤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二种,以良性多见。常见的良性肿瘤有乳头状瘤、血管瘤、纤维瘤注、外耳道外生性骨瘤、外耳道耵聍腺瘤和混合瘤等,其中常见的是乳头状瘤。常见的恶性肿瘤有鳞癌、基底细胞癌、恶性黑瘤、外耳道耵聍腺癌和腺样囊性癌。鳞癌最多见,多为原发性。
遗传因素和基因突变是外耳道恶性肿瘤的主要原因。良性肿瘤各年龄段及男女均可发病。
良性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恶性肿瘤可以视病变性质和范围,选择手术切除或者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
症状
不论是良性还是恶性肿瘤,长在耳廓上的肿瘤因为容易被看到而能早期发现,但长在外耳道的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初发症状常常以堵塞外耳道引起的耳闷和听力下降为主。
外耳肿瘤有哪些常见症状?
外耳肿瘤常见症状包括:
外耳道肿物,可缓慢或快速生长。
有耳闷和听力下降的症状出现。
外耳道恶性肿瘤可以出现耳疼以及血性分泌物。
恶性外耳肿瘤患者,可能出现患侧耳周和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症状。
外耳肿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随着肿瘤的增大,可以引起耳廓形态改变。因肿瘤堵塞外耳道、侵及鼓膜和听骨链而引起传导性耳聋,如果是恶性肿瘤还会向内侵及内耳引起感音性耳聋,向前侵及颞颌关节造成张口受限,并有可能向远处转移。
常见的并发症有:
耳廓畸形。
鼓膜穿孔、听骨链、内耳受损致耳聋。
颞颌关节受损致张口受限。
血管瘤出血。
恶性肿瘤远处转移。
病因
外耳道肿瘤的病因众多,并且常常是由多因素影响。遗传因素和基因突变是外耳道恶性肿瘤的主要原因。
良性肿瘤各年龄段及男女均可发病,老年人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
就医
当发现外耳道有肿物时,或感觉耳闷或听力下降时应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就诊。
建议就诊科室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外耳肿瘤?
就诊时医生会检查患者外耳,包括外耳道等。并做纯音测听。当病变侵及周围组织或发生远处转移时,还会需要做 B 超、CT注、核磁等检查,以便评估患者听力情况、周围组织受侵和远处器官转移情况。
具体检查如下:
纯音测听、声导抗试验。
颈部 B 超。
颞骨 CT。
磁共振检查(MRI)。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发现肿物已经有多长时间了?
肿物长大了没有?
肿物疼不疼,有没有出血、流水等情况?
听力如何,是否受影响,其他还有什么不适?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肿物是什么性质,确诊还需要做什么检查,检查是否有创?
有没有可能是恶性肿瘤?要了解有没有转移,还需要做什么检查吗?
怎么治疗,预后如何?
会不会遗留什么畸形,会不会影响耳朵的其他功能?
治疗
良性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恶性肿瘤可以视病变性质和范围,选择手术切除或者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
良性耳廓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切除时应注意保护耳廓形态。
外耳道良性肿瘤也以手术切除为主,切除时注意避免创伤过大导致术后外耳道狭窄甚至闭锁,必要时需进行转移皮瓣或皮片,甚至需要手术后进行外耳道扩张支撑。
当肿瘤过大侵及中耳造成传音结构破坏时,需要同期进行中耳探查,行鼓室成形手术。
血管瘤可以选择硬化剂治疗。
外耳恶性肿瘤需要根据肿物的恶性程度、位置、范围、是否转移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耳廓恶性肿瘤视肿物大小、位置、范围选择局部扩大切除、耳廓楔形切除以及耳廓全切除等方式进行治疗。
外耳鳞癌注以手术切除为主,可结合放疗进行治疗。放疗分术前放疗和术后放疗,晚期不能手术切除的肿瘤,可采用放疗与化疗增敏联合治疗。
外耳道耵聍腺恶性肿瘤易复发,早期做局部扩大切除或根治手术,包括颞骨次全切和颈淋巴结清扫术等方法。
恶性黑色素瘤对放射线不敏感,以手术广泛切除为主,术前不宜活检,以免加速肿瘤的生长与转移。一般而言,恶性黑色素瘤预后较差。
日常注意
避免暴力及其他不正确掏耳。
当出现耳闷、听力下降时需及时就诊。
当发现外耳肿物时不要自行治疗,应及时就诊。
预防
目前尚无确切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