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机碱引起的皮肤病
概述
本病是指无机碱造成的皮肤损伤。钠、钾、钙、铵、钡等的氢氧化物均属于强碱;碳酸钠及氟化钠属于碱金属的弱酸盐,也具有碱的腐蚀作用,一般也纳入叙述。无机碱类属于原发性刺激物,一旦接触皮肤可引起刺激反应,在皮肤黏膜上产生不同程度的病变。
本病目前没有具体发病率、发病趋势的描述。
本病的主要病因是无机碱类,其属于原发性刺激物,一旦接触皮肤可引起刺激反应,在皮肤黏膜上产生不同程度的病变。无机碱引起的皮肤损伤严重程度与刺激物的浓度、接触时间及皮肤的状况有关。
不同的无机碱引起的症状大致相同,主要表现为皮肤灼伤、皮炎、手部皮肤出现干燥、皲裂、粗糙,指甲和毛发不同程度的损伤,以及严重的上呼吸道症状和眼部症状。
无机碱一旦接触到皮肤或者眼内,应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彻底的冲洗能一定程度上减轻后续的损伤症状。同时可采取对症疗法治疗灼伤等症状。
吸入无机碱可导致鼻粘膜受损、嗅觉受到伤害以及鼻中隔溃疡、穿孔,眼角膜被无机碱损伤可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
部分职业会与无机碱类有一定接触,需格外谨慎,遵守操作规范,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
症状
皮肤灼伤、皮炎等症状是无机碱皮肤损伤最常见的症状。
无机碱皮肤损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皮肤灼伤:类似于皮肤被火焰烧伤的症状,伤口灼热疼痛、愈合后会留有疤痕,是无机碱皮肤损伤最常见的症状。有的形成比较大的、边缘不规整的溃疡、表皮结痂或坏死,容易发生感染,发黑发红、肿痛流脓等;有的成鸟眼状,一般停止接触后 1~2 个月即可愈合;有的先起水疱、周围红肿,继而发生组织坏死,形成溃疡。
皮炎:低浓度的无机碱溶液或粉状固体,通常引起皮炎,可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症状,伴有发痒或轻微疼痛。
手部皮肤干燥、皲裂:手部长期接触极低浓度无机碱成分的患者会出现皮肤缺水、干燥、开裂的症状,掌心较手背严重,冬天较夏天严重。
指甲、毛发损伤:长期接触低浓度的无机碱会导致指甲发灰、脆弱易断、甲面变薄、没有光泽,甚至与甲床分离。
上呼吸道及眼部症状:如果无机碱为粉末形态或蒸汽形态,可被吸入上呼吸道或直接接触眼角膜产生刺激反应,如鼻腔粘膜糜烂、鼻中隔溃疡、穿孔;眼睛有畏光、流泪、有异物感、视物不清,并伴有充血、红肿等不适感。如果强碱溶液溅到眼睛里,特别是氢氧化钠,可直接导致眼角膜损伤,甚至失明。
无机碱皮肤损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鼻中隔溃疡、穿孔;
眼角膜损伤;
失明;
继发性伤口感染。
病因
无机碱皮肤损伤最常见的病因包括工作接触、误碰无机碱等。
无机碱皮肤损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工作接触是无机碱皮肤损伤最常见的病因。因为强碱广泛应用于制皂、冶金、纺织、印刷等许多领域,而其作为原发性刺激物,一旦接触皮肤即可引起刺激反应,会导致相关工 我们,如化工厂工人等,存在职业损伤。
操作不规范或防护措施不完善:工作中防护措施不全面,或操作失误等突发意外,导致强碱迸溅、灼伤皮肤等,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误碰无机碱:生活中不戴手套长期接触洗衣粉、小苏打、洗涤剂等,都可能会引起无机碱皮肤损伤。
哪些人容易患无机碱皮肤损伤?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在家中打扫卫生及洗衣服不做相关防护措施,如戴手套、口罩等。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化工厂工人。
实验室实验员。
保洁人员、家政服务人员。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误接触无机碱溶液或固体,皮肤被灼伤出现水疱、红肿、疼痛等;
接触无机碱后用大量清水冲洗后仍有不适感;
工作原因长期接触无机碱,发现暴露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
皮肤瘙痒;
手部皮肤干燥皲裂,自行涂擦护手霜等措施无明显改善;
指甲、眉毛、头发等发灰、发暗、易折等。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强碱烧伤皮肤,产生剧烈疼痛;
碱液飞溅入眼;
接触碱性粉末或蒸汽后鼻腔不适、喉咙肿痛、咳嗽、呼吸困难,畏光、流泪、有异物感、视物不清、红肿充血等。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
皮肤科
眼科
耳鼻喉科
医生如何诊断无机碱皮肤损伤?
当医生怀疑是无机碱皮肤损伤时,将通过问诊,确认是否接触过无机碱类或被碱液迸溅到皮肤或者眼内。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问诊:确认患者主诉,其目的是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患者的主观感受,其意义是判断患者是否有碱液迸溅到皮肤或眼内而确诊。
血常规:抽血化验送医院检验科检查,其目的是确认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等指标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即 4~10×109 个/升)。若超出正常范围,则提示产生了强碱灼伤伤口,而导致感染坏死引起的炎症反应。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受伤的地方是怎么处理的?现在是否还感觉疼?
有没有强碱液体迸溅到了皮肤上或者眼内?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是从事什么工作的?工作环境会不会接触到碱类?有没有做好防护工作?带不带防护眼镜、手套?穿不穿隔离服或者长袖工作服?
生活中有没有不戴手套用肥皂洗衣服?或者不戴手套打扫卫生?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伤口大概多久能够愈合?会不会留有疤痕?
需要外用什么药?
我的病是接触到了什么引起的?我以后还需要注意些什么?
我的病是否可以痊愈?
治疗
无机碱一旦接触到皮肤或者眼内,应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同时可采取一些对症疗法治疗灼伤等症状。
药物治疗
烧伤药:如中药(在正规中医院遵医嘱服用)、西药(如磺胺嘧啶银乳膏),在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后使用,其目的是用于治疗外伤溃疡,防止破溃而导致继发感染。
抗生素:如红霉素软膏,皮肤灼伤可配合抗生素治疗,其目的是消炎、消肿,防止伤口感染。
抗过敏药:如异丙嗪、西替利嗪等,其目的是缓解过敏性症状,减弱对无机碱皮肤损伤导致的皮炎瘙痒。
止痛药:如安定、哌替啶等,对于严重烧伤患者,给予适当止痛药辅助治疗,其目的是改善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从而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和伤势的痊愈。
其他治疗方法
大量清水冲洗:无机碱一旦接触到皮肤或者眼内,应立即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彻底的冲洗能一定程度上减轻后续的损伤症状。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无机碱吸收组织水分,使组织蛋白质变性,会向纵深发展损伤到皮肤深处,甚至导致严重坏死,会严重损害患者的生活质量,继发的感染等并发症可能会导致死亡。
正规的处理和治疗能一定程度上避免进一步的损伤,同时促进伤口愈合,目前没有证据显示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寿命的影响。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抗感染治疗:无机碱皮肤损伤病程较长,治疗进程缓慢,需要长期配合医生的指导,在家坚持用药,不能擅自停药。每天 1~2 次用碘酒轻轻擦拭伤口消炎,以防伤口感染,影响愈合。
及时就医:如果出现疼痛严重难忍或伤口感染,及时到医院就诊。
尽量少牵动损伤部位:如右手前臂受伤,就减少用右手提取重物。
防水:创面破损未愈合前,不要接触水。如果必须接触的情况下,可以用纱布或创可贴包扎创面,外面缠绕保鲜膜后再接触水。并且在接触水后拆掉包扎物,换一次药。
饮食:忌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忌刺激性饮料,如咖啡、白酒等;忌油炸食品;忌高热量食物,如羊肉;少吃糖,多吃高蛋白食物,促进创面的愈合,如鸡蛋、鱼虾等。
其他:忌烟、酒有助于创面恢复。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在家中打扫卫生或洗衣服要做好相关防护措施,如戴橡胶手套。
避免赤手接触食用碱等。
针对不可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治疾病复发:
工作环境可能接触无机碱的人群,要做好防护措施,穿好防护服,戴好口罩、护目镜、手套,按照工作规范进行操作,保护自己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