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儿童鼻炎
概述
小儿鼻炎(Paediatric Rhinitis)是指儿童的鼻腔黏膜发生炎症反应,是一种儿科常见疾病。6~7 岁儿童鼻炎平均患病率为 8.5%,13~14 岁儿童平均患病率为 14.6%。有些家长容易忽视这类疾病,仅把它当做是普通的感冒,低估疾病对患儿的损害。
小儿鼻炎可分为过敏性鼻炎、感染性鼻炎、非过敏非感染性鼻炎;主要症状包括流涕、鼻塞、打喷嚏、鼻痒。由于鼻腔与眼、鼻窦、咽喉、耳部和下呼吸道相连,患儿经常出现结膜炎、哮喘、支气管炎、睡眠障碍等并发症。
医生通过仔细观察患儿症状和体征,询问具体的病情进展过程,并结合血常规、过敏原检测,以及鼻内镜或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作出临床诊断。
小儿鼻炎要具体的病因和严重程度,开展针对性治疗。过敏性鼻炎需对症用药,缓解患儿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感染性鼻炎患儿中,除少数明确并发细菌感染者可选用抗生素治疗,绝大多数病毒感染者仅需对症治疗即可。
预防小儿鼻炎的关键在于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致病原。
症状
小儿鼻炎有哪些症状?
流涕:清水样或无色鼻涕,由于经常擦拭,甚至可能导致鼻孔周边的皮肤破溃。
鼻痒:时不时的揉搓鼻子,打喷嚏,会说话的患儿往往抱怨鼻部、口咽部瘙痒。
鼻塞:呼吸不畅,需要张口呼吸,容易导致口唇干裂,睡觉时可有明显的打鼾声。
感染性鼻炎伴有:全身性的感染症状,例如发烧、头痛、乏力。
过敏性鼻炎伴有:
黑眼圈:下眼睑由于慢性充血而变黑,黑色的深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鼻部皮肤有横行皱纹:由于鼻腔不舒服,患儿经常向上揉搓鼻尖,导致皮肤出现褶皱。
小儿鼻炎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小儿鼻炎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可继发以下并发症:
结膜炎;
慢性咳嗽、哮喘;
支气管炎;
听力下降;
慢性鼻窦炎;
腺样体肥大;
呼吸暂停、睡眠障碍;
湿疹/特应性皮炎。
病因
小儿鼻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儿鼻炎可分为过敏性鼻炎、感染性鼻炎、非过敏非感染性鼻炎,其中过敏性鼻炎最为常见,并且过敏体质的儿童也更容易发生鼻黏膜感染。
过敏性鼻炎的发病原因是患儿接触了某种致敏原。
感染性鼻炎最常见的是病毒感染所致。
非过敏非感染性鼻炎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接触刺激性气体、胃食管反流、体内激素水平异常、服用某些药物、神经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特发性鼻炎。
小儿鼻炎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影响小儿鼻炎发病的危险因素多种多样,主要取决于患儿的鼻炎类型:
过敏性鼻炎:
室内卫生条件欠佳:尘螨较多;
季节性相关:花粉散播;
饲养宠物:猫、狗的皮屑;
家族史:家庭成员有湿疹、哮喘等各种过敏性疾病。
感染性鼻炎:
季节性相关: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
免疫力低下:体弱多病,抵抗力不足;
伴有过敏性鼻炎:导致鼻黏膜更容易受到感染。
非过敏非感染性鼻炎:
长期被香烟烟雾包围;
伴有胃食管反流病;
伴有甲状腺功能减退;
服用某些特药物:例如β受体抑制剂、非甾体抗炎药等。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儿童反复出现鼻炎的相关症状,如流涕、鼻痒、鼻塞,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
就诊科室
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
医生如何诊断小儿鼻炎?
医生首先会仔细观察患儿症状和体征,并询问具体的病情进展过程、既往病史和家族史。
血常规和 C 反应蛋白:患儿是否发生炎症反应,是否有感染迹象。
过敏原检测:以评估是否发生过敏。
鼻内镜检查:确定有无鼻息肉。
X 光片或 CT:可发现鼻腔周边组织,以及呼吸系统的病变情况。
医生可能询问患儿家长哪些问题?
症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症状是持续进展还是维持稳定?
目前的症状有多严重?能否具体描述?
在何种情况下,症状似乎有所缓解?
发生什么情况会造成症状加重?
是否还有其他过敏性疾病,例如哮喘、湿疹?
家庭成员是否有过敏性疾病史?
家庭成员是否有吸烟嗜好?程度如何?
是否进行过居家治疗?用了什么药物?是否有效?
患儿家长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目前的症状?
需要做哪些检测可以确诊?
推荐采用什么方案进行治疗?
治疗多久之后症状可以痊愈?
是否可以采取某些措施暂时缓解症状?
是否需要使用抗生素?是否需要输液?
治疗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过敏性鼻炎需对症用药,缓解患儿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感染性鼻炎患儿中,除少数明确并发细菌感染可以选用抗生素治疗,绝大多数病毒感染者对症治疗就可以。
如何治疗小儿鼻炎?
过敏性鼻炎:
鼻用或口服抗组胺药:如果患儿症状较轻,医生一般会选择此类药物。口服抗组胺药耐受性会更好;鼻用抗组胺药起效较快,但可能有一定的刺激性。
糖皮质激素鼻喷剂:适用于中、重度患儿。如环索奈德、莫米松、氟替卡松鼻喷剂。但不可长期用药,以免引起某些严重的不良反应。
口服糖皮质激素:适用于症状特别严重的患儿。
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
鼻用减充血剂:对于严重鼻塞患儿,医生可能会选择短期用药,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药物性鼻炎。
感染性鼻炎:
非处方退烧药:若有全身性的发烧、不适,医生一般会选择服用此类药物,缓解症状。
镇咳祛痰药:若患者伴有咳嗽或咳痰,医生一般会选择此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
患儿绝大多数是病毒感染,一般无需抗生素治疗,因为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对于少数明确并发细菌感染者,医生会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首先要去除病因,并用生理盐水灌洗和(或)激素鼻喷剂治疗。
持续性鼻塞,医生一般会选择鼻用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
清水样鼻涕,医生可能会选择异丙托溴铵对症治疗。
日常注意
患儿家长应遵医嘱用药,对症治疗,让患儿多喝水多休息,切忌滥用抗生素。
不要随意增减药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毒副作用或药效不足。
患儿绝大多数属于过敏性鼻炎或病毒感染性鼻炎,所以不要滥用抗生素。
患儿应补充必要的营养,多喝水、多休息。
每天可以用生理盐水喷剂灌洗鼻腔,价格低廉且有效。
治疗期间,应远离香烟烟雾,远离空气清新剂或杀虫剂,避免刺激。
预防
预防小儿鼻炎的关键在于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致病原。
应确保儿童摄入的营养充分、均衡,加强体格锻炼,增强免疫力。
流感季节或花粉季节,外出时做好防护措施,带好口罩。
按照儿童免疫接种计划,定时接种疫苗,有条件还可以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
家里要保持清洁,尽可能减少尘螨的数量。
空气污染时应开启室内空气净化器,空气干燥时最好使用空气加湿器。
家庭成员应戒烟,以免对儿童的鼻腔黏膜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