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食管化学性烧伤是什么?小儿食管化学性烧伤怎么办?小儿食管化学性烧伤症状有哪些?

腺样囊性癌又称“圆柱瘤”,是一种发生于呼吸道涎腺上皮的少见肿瘤,恶性程度比较高,好发于头颈部,占所有头颈部恶性肿瘤的 1%~5%,占涎腺恶性肿瘤的 10%~15%。白种人更易患该病,女性发病率比男性略高,多发于 40~60 岁的中老年人,年发病率约为 3.0%~4.5%,近 30 年发病有下降趋势。腺样囊性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比较高的肿瘤,虽然生长缓慢,但具有嗜神经侵袭性,易发生浸润,发现多为晚期,治疗难度加大,生命周期缩短。形态学上可以分为管型、筛型、实性型。实性型分化最差,侵袭力强且易远处转移,预后注最差。早期症状不典型,但是由于该疾病显著的嗜神经生长特点,常表现为局部疼痛,如眼部疼痛、鼻子肿痛等。外科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该病沿神经传播,早期症状不典型,又多发于头颈部这个结构复杂,且具有多个重要器官以及神经分布丰富的部位的特点,手术难度加大,难以完全切除病变组织,容易复发。由于腺样囊性癌显著的嗜神经生长的特性,神经受累率达 40%~67%,局部呈浸润性生长,除累及神经外,还可累及骨、淋巴管、血管和肌肉,且容易发生远处转移。

别称

小儿食管化学性灼伤,小儿食管化学腐蚀伤

概述

小儿食管化学性烧伤,是指幼儿误服腐蚀类物质(常见如强酸、强碱、碘酒、高锰酸钾等),导致食管损伤,常见于 5 岁以下幼儿。

本病常见于幼儿。目前暂无流行病学数据。

病因主要是误服强酸、强碱或其他腐蚀性药物引起食管化学性烧伤,误喝刚煮沸的开水而烫伤食管。小儿年幼无知,好奇心重,家长未将高危物品收好是主要危险因素。

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期(此期水肿严重,一般在伤后 1~2 小时后黏膜发生水肿,6 小时达高峰,)、亚急性期(亦称炎症消散期,一般在伤后 2~3 周,炎症减轻,食管水肿及充血消退)、瘢痕狭窄期(一般为灼伤后第 3~5 周,瘢痕形成并逐渐狭窄,甚至闭锁)。

早期幼儿常表现出烦躁、哭闹不安、流涎、吞咽困难、拒食,或伴声哑、吸气性呼吸困难、高热,严重者可休克(表现为皮肤湿冷、烦躁不安、意识不清、呼吸表浅、温度下降等)、死亡。晚期常表现为食后即吐或滴水不入,常有流涎、营养不良,口唇、口腔黏膜、舌形成溃疡和白膜,或伴呼吸困难、咳嗽等。

治疗方法主要有清除毒物、预防感染、防止食管管腔狭窄以及手术治疗等。治疗关键是早期清除毒物、积极抢救中毒性休克。治疗难点在于晚期食管狭窄的治疗。

本病常可导致中毒性休克,或者引起喉头水肿而窒息,致患儿死亡;误服毒物侵蚀食管,可发生食管穿孔及纵隔炎等严重并发症;食管瘢痕期可导致不能进食、体重减轻,严重影响患儿生长发育、正常生活。

家长须把腐蚀性物质放在幼儿不能触及的地方,或用专门的柜子以及地点存放,必须与食物或饮料等分开。对年龄稍大的幼儿,需要让其知道有害物质的危害性,不能触碰或吸入。

症状

早期幼儿常表现出烦躁、哭闹不安、流涎、吞咽困难、拒食。晚期常表现为食后即吐或滴水不入,常有流涎(俗称流口水)、营养不良等。

小儿食管化学性烧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小儿食管化学性烧伤的常见症状包括:

误服后立即出现嘴唇、舌、口腔、咽喉和食管的灼痛。由于幼儿不会表达,故可表现为烦躁、哭闹不安、流涎等。

声音嘶哑及吸气性呼吸困难(吸气费力)。

窒息:看不到胸廓起伏,面色发青,口唇青紫,严重时可死亡。

食后即吐,拒食或滴水不入,常在食管损伤 1 个月后出现。

流涎(俗称流口水)、咽下疼痛和困难。

咳嗽:无明显规律性,单声或连声咳嗽。

营养不良。

嘴唇、口腔黏膜或舌可见溃疡和白膜形成等。

小儿食管化学性烧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小儿食管化学性烧伤可导致局部或全身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中毒性休克

食管穿孔

纵隔炎

胃穿孔

腹膜炎

喉头水肿

吸入性肺炎

肺脓肿

支气管扩张症

病因

误服食管腐蚀性物质所致。

小儿食管化学性烧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误服强酸、强碱或其他腐蚀性药物(如碘酒、高锰酸钾)引起食管化学性烧伤。

误喝刚煮沸的开水而烫伤食管。

哪些人容易患小儿食管化学性烧伤?

特定地方生活:如山西省某些地区,喜用氢氧化钠(俗称火碱)调制粉浆,易使幼儿误服。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若家长未将高危物品放于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或高危物品用食品包装盒盛放,易误服。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误服后立即出现嘴唇、舌、口腔、咽喉和食管的灼痛。

食后即吐。

拒食、拒喝水。

出现经常性流涎(俗称流口水)、咽下疼痛和困难、营养不良、呼吸困难、咳嗽等。

嘴唇、口腔黏膜或舌可见溃疡和白膜形成。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发现小儿误服强酸、强碱或其他腐蚀性药物(如碘酒、高锰酸钾)引起食管化学性烧伤。

幼儿在误服后立即出现的烦躁、哭闹不安、流涎、吞咽困难、拒食。

声音嘶哑、吸气性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建议就诊科室

小儿急诊科

小儿耳鼻喉科

小儿消化科

小儿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小儿食管化学性烧伤?

医生根据误服腐蚀性物质史、相关症状及体征,常可明确诊断,对于瘢痕狭窄期,常行食管镜检查即可确诊;但是需要注意是否合并有食管的其他病变。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为常规检查项目,可评估患儿生长发育、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脉搏及血压),还可发现嘴唇、口腔、舌及咽部的损伤情况。

血常规检查:通过此项检查可判断是否出现食管穿孔出血,或合并呼吸道感染。

血气分析:判断患者是否出现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呼吸性或代谢性酸中毒等情况。

胸部 MRI(核磁共振)检查:作用是发现是否存在纵膈炎、食管穿孔等,或排除其他纵膈疾病。

胸部 X 线检查:目的是发现继发感染征象,或者评估是否食管穿孔进入肺内。

消化道钡餐造影:一般在食管损伤后的 3 周后进行;此项检查可观察食管灼伤部位及其严重程度、食管狭窄部位和程度,亦可发现食管穿孔的部位(当怀疑有食管穿孔或瘘管形成时,造影剂需选用泛影葡胺或碘佛醇),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食管镜检查:目的是判断病变部位、累及范围、严重程度等,防止因狭窄而形成梗阻,还可用于排除早期食管癌等。原则是除休克或穿孔者外,应尽早施行。但是早期使用有引起食管穿孔的危险;晚期检查,食管镜难以通过狭窄段入口,故对食管多段或全食管狭窄者,常也不宜采用。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误服的是什么东西?何时误服的?误服剂量多少?

症状出现多久了?有无进行性加重?

曾患哪些疾病?

曾到别的医院就诊了吗?治疗了吗?疗效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需要做哪些检查?

病情严重吗?

如何治疗?能治愈吗?

有无并发症?

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治疗

主要有清除毒物、预防感染、纠正水及电解质紊乱、防止食管管腔狭窄以及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

中和强酸治疗:常用如弱碱或氢氧化镁、肥皂水、氢氧化铝凝胶。作用是中和、稀释强酸,减轻对食管、胃黏膜的破坏和损伤,减少如食管穿孔等并发症。适用于误服强酸患儿。

中和强碱治疗:常用药物稀醋、果汁。作用是稀释、中和强碱,减轻对口腔及食管黏膜的损伤和破坏。适用于误服强碱(如火碱等)患儿。

抗生素治疗:目的是抗感染治疗,医生根据有无感染、感染程度和细菌种类酌情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

补液支持治疗:当进食疼痛、无法进食时,需要补液治疗。常用葡萄糖盐、葡萄糖注射液、电解质注射液(氯化钾、葡萄糖酸钙等)、氨基酸及脂肪乳等。作用是补充营养,改善循环状况,纠正患儿电解质紊乱,补充丢失钾、钙,增强患儿抗病能力等。

糖皮质激素:常用如强的松、泼尼松、地塞米松等。作用是迅速缓解全身炎性症状,延缓病情进展等。

手术治疗

食管扩张术:目的是扩张食管,防止管腔狭窄。原则是尽早扩张,待小儿进食状况改善,改为 2 周或 1 个月扩张 1 次。

肠管移植重建食管术:目的是使用肠管重建消化道的连续性,消除狭窄,恢复食管的功能。常采用横结肠替代食管。

胃造瘘术:严重狭窄无法进食,可使用胃造瘘术,食物直接进入胃部进一步消化吸收,避免营养不良。

其他治疗方法

催吐和洗胃:刚发现小儿误服危险物品后,需及时报告医生物品成分及剂量,如无禁忌,给以催吐和洗胃尽量减少有害物质残留。

鼻饲:食管狭窄无法吞咽进食,但可插胃管,一方面扩张支撑食道,一方面通过胃管注入营养液。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导致食管狭窄、食管穿孔、纵膈炎,或者全身中毒等,造成患儿进食困难后不能进食,患儿体重减轻、生长发育受影响,严重可导致患儿因中毒休克或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儿无明显狭窄或合并发症,可降低手术的概率,但食管腐蚀性损伤后食管狭窄的患儿,发生食管鳞状上皮癌的风险可明显增加。对于因食管严重狭窄,行肠管移植重建食管术的患儿,经过长时间监测病情,发现 71.4% 的患儿与正常儿童生活发育无异,进食后也无返流。

日常注意

宜早发现,及时就诊治疗,减少并发症。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首先要鼓励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医生做好长期治疗的准备,缓解心理压力,避免紧张情绪,如讲故事、念童谣、唱儿歌、看电视等方法。

早期需要禁止饮食,防止第 2 次伤害食管,待病情稳定后遵医嘱,可先进流食,然后渐进为正常饮食,但是食物需柔软、易消化,宜高蛋白、高热量。

对于肠管移植重建食管术后患儿,一般采用平卧位,需要明确观察引流管颜色、量,以及患儿症状变化。如有异常发现,如引流液变成鲜红色、量增多,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发热等,及时告知医生。待引流管无引流液后可遵医嘱拔除引流管。伤口需要每日消毒换药,按医生要求或 7~10 天后拆线。

术后可先通过造瘘管注入的混合奶、米汤,温度在 35℃左右,避免过冷、过热。食物注完后再注入少许温开水冲洗管腔,防止滞留在管内食物残渣变质。待完全恢复后可正常饮食。

术后出院后按医生要求保持伤口干净清洁,定期消毒及更换敷料。一般在 1~3 个月后或按医生要求入院复查,其后半年,再其后 1 年入院复查,主要复查消化道钡餐造影、食管镜等项目。

需要自行购买药物者,患儿家长勿购买医嘱以外的药物,勿信“偏方”。要观察用药后的情况,如只出现轻微恶心、呕吐、胃区不适等症状时,家长应该给予安慰、讲解(这是药物的副作用),并及时报告医生。若症状加重,需要及时就医。

保持患儿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不要熬夜。在身体条件允许条件下,可适度锻炼,宜以散步及慢跑为主(根据身体耐受情况制定活动时间,如每日 30 分钟)。

饮食宜清淡、富蛋白、易消化的食物,如新鲜鱼类(剔除鱼刺后)、肉蛋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忌浓茶、咖啡、碳酸饮料等。

预防

病因是误服腐蚀性物质,故需要看护好危险物质。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改变刷房粉浆配方,防止小儿接触。

把开水需放在小儿不能接触,或者将其温度降至正常(36 摄氏度以下)后才给小儿喝。

危险物品应用明确标识清楚的容器并放于儿童不能触及的位置。

严格管理如强酸、强碱等腐蚀性危险物质,防止小儿接触。

加强小儿教育,可通过图片、动画片等方式让其知道其危害性。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替硝唑片的功效与作用-替硝唑片说明书

2023-8-2 23:41:04

保健

秋季为何皮肤干燥 如何保养肌肤

2023-9-18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