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白喉为白喉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特征为耳、鼻、咽、喉、气管、食管等部位黏膜充血肿胀,形成灰白色假膜,以及由白喉杆菌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并发心肌炎及周围神经炎。其中咽白喉最常见,咽白喉(Pharyngeal Diphtheria)是指白喉杆菌感染咽部黏膜所引起的疾病,流行时约占患者数的 80%。
世界各地都曾有流行,多见于温带和亚热带,热带较少。常在秋冬和春季发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以 2~5 岁儿童发病率最高。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免疫疫苗接种的普及,该病发病率显著下降,且发病年龄明显后移。
该病的病因主要为:白喉杆菌自上呼吸道黏膜或皮肤入侵,在局部上皮细胞内生长繁殖,产生的外毒素阻碍易感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引起局部的组织坏死和炎症反应。外毒素经淋巴和血循环播散全身,引起全身性菌血症。
咽白喉按中毒症状的轻重可分为三种类型:局限型、散布型、中毒型。
咽白喉典型的症状为扁桃体上附着有点片状灰白色伪膜,强行分离易出血。局限型全身症状轻微,散布型则症状较明显,如发热、头痛、吞咽困难、食欲不振。中毒型起病急,伪膜扩展快,颈部增粗如“牛颈”,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一旦确诊,应立即转入传染病院严格隔离,上报传染病卡。尽早给予白喉抗毒素、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给予气道护理,必要时行气管切开。针对心肌炎、支气管肺炎等并发症应请专科医生协助治疗。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广泛应用,临床上已很难见到典型的白喉病例,但散发的病例时有报道,在遇到类似临床表现时,应与常见的化脓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炎相鉴别,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症状
咽白喉典型的症状为扁桃体上附有点片状灰白色伪膜,强行分离易出血。局限型全身症状轻微,散布型则较明显,如发热、头痛、吞咽困难、食欲不振。中毒型则起病急,伪膜扩展快,颈部增粗如“牛颈”,全身中毒症状明显。
咽白喉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咽白喉的常见症状包括:
扁桃体伪膜:
局限型为一侧或双侧扁桃体上附有点状或小片状伪膜,为灰白色、有光泽、边缘清楚,与基底粘连坚固、不易剥离的片状物,周围有炎症现象,强行分离,则创面出血。数日后症状可自然消失。
散布型的假膜呈片状,常超越扁桃体范围,累及悬雍垂、软腭、咽后壁、鼻咽部或喉部。假膜开始较薄,不易剥去,若用力拭去,可引起小量出血,并在 24 小时内又形成新的假膜。
中毒型则起病较急,假膜迅速扩展,质厚,呈灰黑色,周围组织重度肿胀。
局部症状:
咽白喉可进一步向下扩展到喉部、气管支气管甚至肺部。
表现为犬吠样咳嗽(“空空”声),同时伴有咽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喘憋等。
全身症状:
局限型全身症状轻微,不发热或低热。在白喉流行时,轻症较多,易漏诊、误诊。
散布型则全身症状明显,轻、中度发热,伴不适、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头痛、颈淋巴结肿大等。
中毒型常伴颈部淋巴结肿大,甚至出现淋巴结周围炎,致颈部增粗如 “牛颈”。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出现高热、烦躁、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细速,可并发心肌炎,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咽白喉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中毒型咽白喉极为凶险,病程进展快,常伴有并发症,患者可因并发症最后治疗无效死亡。中毒性心肌炎是咽白喉最常见的并发症,同时可伴有支气管肺炎、周围神经麻痹等。其他并发症如肾炎、脑膜炎等也可发生。
常见并发症包括:
中毒性心肌炎:最常见,常为致死原因。多见于重症白喉,但也可以发生于轻型白喉,可发生于白喉发病后 1 ~7 周,而大多在第 1~2 周。心电图可有 ST-T 段升高,P-R 间期延长以及传导阻滞表现。患者可因心功能不全和严重心律失常而死亡。
支气管肺炎:患者除典型的咳嗽以外,可同时伴有发热、气促,呕吐、烦躁、喘憋等症状。若喉狭窄发生及伪膜脱落造成呼吸道梗阻症状,可有吸气时蝉鸣音、吸气时呼吸困难、“三凹征”等表现。
周围神经麻痹:可发生于 10% ~20% 的患者。以软腭瘫痪最多,语声含糊不清或呈开放性鼻音,咽反射消失,饮水及进流质时呛咳,其次为眼肌、面肌瘫痪,四肢肌、肋间肌、颈肌也可累及,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其他:中毒性肾病、脑病等,常与猩红热、麻疹并存,继发其他细菌感染。
病因
白喉杆菌自上呼吸道黏膜或皮肤入侵,在局部上皮细胞内生长繁殖,产生的外毒素阻碍易感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引起局部的组织坏死和炎症反应。外毒素经淋巴和血循环播散全身,引起全身性毒血症。
咽白喉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直接感染
传染源:人是仅有的自然宿主,患者在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
传染期一般为 1~2 周,偶见恢复期后带菌 6 个月以上者。健康带菌者一般占人口的 1%,流行时达 10% ~20%。带菌者为最重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空气传播,包括飞沫、尘埃的传播。其次为通过使用染菌的衣物、用具、食具、玩具及书本等发生的间接传染。
白喉杆菌自上呼吸道黏膜或皮肤入侵,在局部上皮细胞内生长繁殖,引起纤维素性炎症。白喉杆菌产生的外毒素除导致局部组织发生坏死外,还导致白胞浸润和纤维素渗出。
纤维素、白细胞和坏死的黏膜皮常混在一起,形成灰白色的膜状物,称为假膜。白喉杆菌在假膜下繁殖滋长,产生更多外毒素,使病损扩大,假膜向四周蔓延。
血行感染
全身病变白喉外毒素在局部吸收后随血流到达全身各脏器,与组织细胞结合,引起中毒性或退行性病变。表现为中毒性心肌炎、肾炎、周围神经炎或脑神经损害。
哪些人容易患咽白喉?
未被白喉杆菌感染过或未进行过白喉免疫接种的人群均为易感者。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有白喉密切接触者,长期处于人群密集处、卫生条件差的地方生活的人群。
有散在病例报道孕妇在孕期感染的病例。
慢性酒精中毒者、先天性或后天性免疫缺陷的患者。
就医
近些年,随着“百白破”免疫疫苗的接种,以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临床上已很难见到典型的白喉病例。但是由于其易与化脓性扁桃体炎、扁桃体周围炎混淆,建议凡是出现咽痛、吞咽痛伴发热的患者,均应尽早于专业医院就诊。特别是未曾进行免疫注射、有白喉患者密切接触史、伴有典型的全身症状以及颈部肿胀似“牛颈”时,更应引起高度的注意。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咽痛吞咽痛伴发热,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出现颈淋巴结肿大时。
未曾进行免疫注射、有白喉患者密切接触史出现上述症状时。
咽部伪膜呈片状,超越扁桃体范围,累及悬雍垂、软腭、咽后壁、鼻咽部或喉部时。
伴有全身症状如不适、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头痛、颈淋巴结肿大等。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伴“三凹征”的患者。
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出现高热、烦躁、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细速的患者。
建议就诊科室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传染病科
医生如何诊断咽白喉?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当地白喉流行情况,有无白喉接触史,是否接种白喉类毒素),局部假膜形成及相应症状,全身中毒表现,进行诊断。如咳嗽有犬吠声、声嘶、喉梗阻等症状,结合病原学诊断依靠分泌物涂片镜检,免疫荧光检查及培养结果等可以诊断。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电子喉镜:通过电子喉镜可以直接观察喉部,明确喉部病变部位、大小、范围、病变类型等,诊断有无白喉等病变进一步累及。
血清白喉抗体检查:送检疾控中心,为确诊依据。
血常规、肝肾功能:明确全身炎症程度,明确有无肝肾功能损伤。
心电图、心肌酶谱、cTnI(心肌肌钙蛋白)、BNP(B 型脑钠肽)等:明确有无心肌炎等心脏疾病的发生。
胸部 X 线片、胸部 CT:明确肺部受累情况,明确肺部病变相关分型分期。
咽拭子涂片、培养:白喉棒状杆菌在亚碲酸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时,能使亚碲酸钾还原为元素碲,菌落呈黑色,阳性率可达 92%。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现在主要的不适有哪些?从觉得不舒服到现在有什么变化没有?咽痛、发热等症状的时间、程度、进展情况,有无加重和缓解的因素?
有无相关诊治过程?治疗疗效如何?
有无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头痛等全身症状?脖子有没有感觉比之前粗?
流行病学资料(当地白喉流行,有白喉接触史,未接种白喉类毒素)、有没有先天性或后天性免疫缺陷等?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疾病可能累及的部位有哪些?
我的病情严重吗?
下一步有什么治疗计划?
生活工作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治疗
咽白喉患者应尽早行白喉抗毒素、敏感抗生素治疗,注意气道护理以及避免误吸的发生。同时应该注意的是,白喉是传染性疾病,需要尽早到传染病医院进行相关治疗,并做好相关隔离工作。
药物治疗
白喉抗毒素:白喉抗毒素只能中和血清中游离的外毒素,对已与细胞结合的外毒素无效,更不能改变外毒素已经造成的损害,其用量不受年龄和体重的限制,而应按假膜范围大小、中毒症状轻重及治疗早晚而定,故一经确诊即应早期足量使用抗毒素治疗。轻症用 1 万~2 万 U。中等症用 2 万~4 万 U 。重症用 4 万~6 万 U。用抗毒素前必须做皮肤过敏试验,试验阳性者按脱敏法注射,且不用静脉注射。
抗生素:为消灭白喉杆菌,控制继发感染,应及早足量使用抗生素。青霉素类药物为首选药物,青霉素过敏者用红霉素。
并发症的治疗:心肌炎患者应卧床休息,烦躁者给以镇静剂。可用泼尼松口服,症状好转后逐渐减量。严重患者可用三磷酸腺苷(ATP)和辅酶 A 50 U 治疗。
手术治疗
气管切开术:当喉部病变本身肿胀、白膜脱落或伴有其他致菌的继发感染时,可造成喉梗阻、呼吸困难,此时应行气管切开术以解除呼吸道梗阻。若并在切开处钳取假膜,或滴入胰蛋白酶或糜蛋白酶以溶解假膜。
疾病发展和转归
咽白喉根据累及不同的部位和类型,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病变大小及病情程度轻重取决于患者的免疫力、细菌毒性、外毒素噩及治疗的早晚。咽部病变进一步进展累及喉部、同时引发合并症,如心肌炎、支气管肺炎等可危及生命。一般患者在抗生素、抗毒素应用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中毒型咽白喉若未得到充分治疗,多因并发症难以控制而死亡。
日常注意
白喉患者具有传染性,所以应给予严格隔离。白喉伪膜脱落常导致气道堵塞,应注意加强气道护理。合并周围神经麻痹的患者常有吞咽困难,应注重患者的饮食护理,同时还需要给予患者适量的心理护理。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严格隔离:患者应该住单间,避免接触其他人,注意房间消毒。卧床休息 2~4 周,重症休息 4 ~ 6 周。注意口腔清洁。
气道护理:加强吸痰吸氧,有呼吸困难和喉阻塞症状者,应及早施行气管切开术。喉部病变合并肺部病变时,气道分泌增多,患者常常伴有咳嗽、咽痛,给予其适当的气道护理时是必要的。
饮食护理:软腭瘫痪和吞咽困难者,应用鼻饲法,避免并发吸入性肺炎。给予足够的肠内营养,必要时静脉补充高营养如氨基酸、脂肪乳、白蛋白、能量合剂等,以满足机体代谢需要,保证充足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疾病恢复。
心理护理:白喉属归口管理的传染病,由于对新环境及自身角色的转变,对疾病、治疗、预后的不了解,患者往往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家属应多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消除不良心理情绪,以积极主动的心态配合治疗护理。
预防
近些年,随着“百白破”免疫疫苗的接种,以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临床上已很难见到典型的白喉病例。所以按国家计划进行免疫注射,平时避免接触传染源,避免疫源地接触,注意个人卫生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改善个人生活习惯,避免过度饮酒,保持良好的免疫力,也是传染病预防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