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创伤性膈疝是胸部和腹部外伤导致膈肌破裂,腹腔内脏器经膈肌裂口凸入胸腔形成的一种疝。
创伤性膈疝的症状严重程度不一,轻者可有轻微憋气症状,严重者因疝入器官发生绞窄甚至坏死,可导致胸腔严重感染,病情恶化,发生肠梗阻、肠绞窄等。
临床通常结合外伤病史和胸部 X 线片、胸部 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B 超、消化道造影、胸腔镜检查等进行诊断。
一旦诊断明确,无论膈肌的破裂口是大是小,都应进行手术修补。
没有胸、腹内脏器损伤等合并症的患者,膈肌破裂修补后,患者的预后较好。
症状
创伤性膈疝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因膈肌裂口的大小、疝入胸腔脏器的种类或多少、疝入胃肠道是否梗阻、胸内压力上升的情况,以及是否合并胸腔脏器损伤而轻重不一。
创伤性膈疝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胸部表现:以剧烈疼痛、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胸部疼痛多剧烈、难以忍受,并且向肩部或上腹部放射。患者常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低氧血症等,患侧呼吸音降低或消失,胸部可闻及肠鸣音。
腹部表现:多有上腹部疼痛、压痛、腹肌紧张等。因大量腹腔脏器凸入胸腔,腹腔空虚,腹部视诊可见腹部平坦或舟状腹。
肠梗阻症状:当膈肌裂口较小、胃肠道疝入不多时,一些患者可表现为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许多患者经积极抢救治疗后,病情相对平稳,但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进食、下床活动、排便等使腹压增加,致使大量腹腔脏器疝入胸腔,出现急性、完全性肠梗阻症状,表现为腹痛、呕吐、停止排气和排便等。胃、小肠、结肠嵌顿发生血运障碍时,可有粪隐血或明显黑便,肠管绞窄、坏死后可导致胸腔严重感染,病情恶化。
创伤性膈疝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除常伴有肋骨骨折、腹腔脏器损伤外,不少患者可同时伴发其他地方骨折,心、肾和颅脑损伤等。
病因
引起本病的原因很多,主要为胸部和腹部外伤,通常分为直接损伤和间接损伤两大类。
创伤性膈疝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直接穿透性损伤:主要由锐器、枪弹等直接穿透膈肌导致。直接穿透性损伤包括锐器刺伤,例如尖刀等锐器直接穿透膈肌;枪弹伤,如弹丸、弹片等穿透膈肌;医源性膈肌损伤,多由操作不当引起;其他伤,如牛角穿入胸壁或器械等穿透膈肌。
间接损伤:常见于胸部和腹部的严重闭合性损伤,例如建筑物倒塌,导致胸、腹部受压;从高处跌下或交通事故时飞机、汽车骤然减速,胸腹受冲击、冲撞;瞬间用力过猛,如用力挑重担,装卸重物、过度举重等,这些都可导致膈肌“自发性”破裂。
就医
一旦外伤后出现腹痛、呕吐、腹部肌紧张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外伤后腹痛;
外伤后呕吐;
外伤后腹肌紧张。
就诊科室
胸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
最重要的是外伤史。其次体检可以发现患侧胸部活动受限,叩诊鼓音,心音及气管向健侧移位,呼吸音弱或消失,可闻及肠鸣音。
胸部 X 线片表现为:
一侧膈肌明显升高;
膈肌水平之上出现异常阴影,如胃肠道阴影、胃泡、肠道气液平面或致密阴影;
心脏、纵隔影像向健侧移位;
肺萎陷、盘状肺不张;
患侧胸内出现液平面;
部分患者可有肋骨骨折征象。
治疗
膈肌破裂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时手术治疗。医务人员会从整体出发,依据全身病情和轻重缓急,制订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
间歇或慢性期,如果病情稳定且症状不重,可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后进行择期手术。
梗阻或绞窄者,应进行急诊手术,充分游离疝内容物与胸腔器官的粘连,切除无活力的组织器官,恢复胃肠道的连续性,还纳(恢复原位)有活力的腹腔脏器。
其他治疗
术后应继续积极抗休克治疗,吸氧,预防和控制感染、防治肺部并发症,胃肠减压至胃肠功能恢复,保持各部位引流通畅。
疾病进展和转归
膈肌破裂修补后的效果较好,复发率很低,但仍有较高的手术死亡率。一般膈肌破裂修补术病死率为 2% 左右,但有胸、腹内脏器损伤等合并伤的患者病死率明显升高,为 20%~80%。
日常注意
麻醉清醒后暂禁食,待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逐渐恢复饮食,禁食期内严格执行医嘱,应用静脉营养,防止渗漏。饮食从流质开始,可以吃些高热量、高蛋白、清淡易消化的软食,少量多餐,避免辛辣、刺激、干燥、粗糙食物。餐后予以半卧位。
手术后以半卧位休息为主,术后鼓励患者早下床活动,避免剧烈活动,密切观察手术部位有无渗血渗液的情况,警惕伤口感染。
妥善固定胃管或引流管,避免引流管脱出、移位。
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避免污染切口,以致伤口感染。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出现咳嗽、便秘、排尿困难等增加腹压的情况时及时处理。
出院后定期复查,有呕吐、腹胀者及时就诊。
预防
该疾病无法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