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是什么?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怎么办?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症状有哪些?

在人的颅骨内,大脑底部有一个小的隐蔽的骨质结构支持和保护着垂体(调控体内激素的腺体)。这一微小的结构称为蝶鞍。但有少数人的蝶鞍发生了变形,导致脑脊液渗入其中。脑脊液积聚压迫脑垂体使其变得扁平,从而使蝶鞍看起来是空的。这一疾病称为原发性空蝶鞍综合征(empty sella syndrome,ESS)。如果患者曾因为严重的头部损伤而接受过手术或放射治疗,脑垂体也可能变扁平或变小。这称为继发性 ESS。这两类疾病都不会对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产生影响,并且都不常见。ESS 通常是在医生检查患者其他疾病的病因时才会被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 ESS。其在肥胖或高血压的人群中也较常见。

别称

肺炎旁胸腔积液

概述

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是指细菌性肺炎、肺脓肿和支气管扩张感染等肺部炎症引起的胸腔积液。

由肺炎引起的胸腔积液位居胸腔积液病因的第二位,而住院的细菌性肺炎患者约有 40% 伴有胸腔积液,其病死率高于无胸腔积液的肺炎患者。

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常由于细菌性肺炎累及胸膜所致,也可见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或肺癌合并感染等,年老体弱、各种原因导致的免疫力低下者更易感染本病。

根据胸腔积液量和性质,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可简单分为 Ⅰ 类(胸腔积液为少量)、Ⅱ 类(胸腔积液为少至中量)、Ⅲ 类(胸腔积液量大于单侧胸腔 1/2)和 Ⅳ 类(胸腔积液为脓性)四种类型。

根据感染病原体类型不同,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的症状有所区别。需氧菌肺炎患者发病急,进展快,常有发热、寒战、胸痛、咳嗽、咳痰等症状;厌氧菌肺炎患者发病缓慢,患者发热不明显,体重下降较为明显。

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经确诊后,治疗原则为控制感染,引流胸腔积液,应积极予以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若胸腔积液过多,可考虑通过手术方式排出积液,方式包括胸腔插管引流,胸腔开窗引流等。此外,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支持。

若患者原发感染性疾病未得到有效治疗,胸腔积液可反复发生,反过来影响患者本身肺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导致患者死亡率升高。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痊愈,但仍应定期至医院复查,注意避免肺部感染性疾病复发而导致胸腔积液复发。

症状

根据感染病原体类型不同,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的症状有所区别。需氧菌肺炎患者发病急,进展快,常有发热、寒战、胸痛、咳嗽、咳痰等症状;厌氧菌肺炎患者发病缓慢,患者发热不明显,体重下降较为明显。

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需氧菌肺炎:

发热:常有持续性高热,为本病最显著症状;

寒战:常于发热前发作;

胸痛;胸痛程度与积液量无关;

咳嗽、咳痰:多为浓痰。

厌氧菌肺炎:

发热:大部分厌氧菌肺炎患者无发热或仅发低热;

体重下降:为厌氧菌肺炎患者最典型症状。

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贫血:为本病最常见并发症。

病因

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常由于细菌性肺炎累及胸膜所致,也可见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或肺癌合并感染等,年老体弱、各种原因导致的免疫力低下者更易感染本病。

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细菌性肺炎:为本病最常见病因,多以葡萄球菌肺炎为主,此外还有链球菌及厌氧菌肺炎;

肺脓肿;

支气管扩张;

肺癌合并感染;

免疫力低下:如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如艾滋病)或因病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

哪些人容易患类肺炎性胸腔积液?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患有细菌性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肺部感染病变者;

患有肺癌合并肺部感染者;

免疫力低下者,如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如艾滋病)或因病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者。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年老体弱者:免疫力较低,易受细菌侵袭感染肺炎而诱发本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患者感染了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等疾病,出现了发热、寒战、胸痛、咳嗽、咳痰等症状时;

患者感染了厌氧菌肺炎,出现体重下降。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患者出现持续高热不退,出现意识障碍时;

患者短时间内体重严重下降时。

建议就诊科室

胸外科

呼吸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

当医生怀疑是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时,一般依靠患者病史、典型症状、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即可明确诊断该病。常见辅助检查手段包括血常规、胸腔积液化验、胸部 X 线检查、胸部 CT 及胸部 B 超检查。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医生对患者胸部进行视、触、扣、听等检查,可发现患者呼吸受限、出现胸膜摩擦音、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等体征。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发现患者白细胞数目显著升高,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

胸腔积液化验:可明确积液的性质及感染细菌类型,对本病有确诊意义。

影像学检查:

胸部 X 线检查和胸部 CT:可以在显示积液的同时,显示肺内、纵隔和胸膜病变的情况,提示积液的病因;

胸部超声检查:可估计积液量的多少,还可以定位指导胸腔穿刺抽液。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得的肺炎?

怎么治疗的?

出院后如何护理的?吃了哪些药?

是否有发热、寒战、胸痛、咳嗽、咳痰等情况?

是否有体重下降?

是否有其他疾病?

是否服用了免疫抑制类药物?

最近是否有感冒、受凉等?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得的是什么病?

我得的这个病会有生命危险吗?

有哪些治疗方法?

能彻底治好吗?会复发吗?

有什么后遗症吗?

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治疗

类肺炎性胸腔积液经确诊后,治疗原则为控制感染,引流胸腔积液。应积极予以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若胸腔积液过多,可考虑通过手术方式排出积液,方式包括胸腔插管引流,胸腔开窗引流等。此外,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支持。

药物治疗

所有类肺炎性胸腔积液患者均应进行抗生素治疗,应根据患者胸腔积液细菌培养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在细菌培养结果出来之前,可根据患者肺炎是在社区还是医院感染进行相应抗生素选择。常用的抗生素药物包括以下几类: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常用药物为青霉素、阿莫西林等,常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荨麻疹、皮疹等。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常用药物为红霉素、克拉霉素等,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

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等,常与甲硝唑一起用于治疗在医院感染的肺炎,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发热、瘙痒等。

治疗厌氧菌感染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甲硝唑等,主要用于治疗因厌氧菌感染引起的肺炎,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反应。

手术治疗

若患者胸腔积液量较大或呈脓性,应积极予以抽吸,加快积液的吸收。

胸腔插管引流:适用于大部分胸腔积液,也可用于诊断胸腔积液性质和感染细菌种类,引流管一般置于患者肋间,待每日排出液体少于 50 毫升且颜色清亮时可拔出引流管。

胸腔开窗引流:主要用于慢性胸腔积液或经插管引流后复发的积液,一般在脓腔下部切除 1~3 条肋骨条段,插入引流管进行引流,待脓腔缩小至 10 厘米以下时可拔出引流管。

其他治疗方法

营养支持治疗:可适当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如肉类、海鲜等),或改善机体免疫力的药物(如白蛋白等),必要时可予以输血,以改善患者全身状况,提高患者免疫力。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患者原发感染性疾病未得到有效治疗,胸腔积液可反复发生,反过来影响患者本身肺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导致患者死亡率升高。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痊愈,但仍应定期至医院复查,注意避免肺部感染性疾病复发而导致胸腔积液复发。

日常注意

引流术后注意事项:术后活动时应注意幅度,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管拔除后 5~7 天拆线。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患者出院后,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抗感染药物,若出现皮疹、胃肠道反应等药物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停药。

复查:患者出院后应每 3 个月至医院复查,主要复查血常规、胸部平片等检查。

饮食:引流术后饮食无特殊禁忌。患者出院后,要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等),同时应注意补充高蛋白、高能量食物(如肉类、海鲜等)。

运动:术后活动时应注意幅度,不要剧烈运动,防止影响引流管。出院后,应坚持每周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及免疫力,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其他:患者应戒烟、戒酒,避免伤风受凉。

预防

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针对可变的因素,预防措施如下:

患有细菌性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肺癌合并肺部感染者等肺部感染病变者: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去除肺部感染灶;

免疫力低下者:平时注意身体,预防感冒、肺炎等疾病。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年老体弱者:平时注意身体,预防感冒、肺炎等疾病,加强锻炼,多吃高蛋白食物,必要时可使用免疫增强剂,如白蛋白等。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三甲散的功效与作用-三甲散说明书

2023-8-3 4:34:42

药品

环孢素软胶囊的功效与作用-环孢素软胶囊说明书

2023-8-3 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