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短食管
概述
指食管的长度短于正常长度,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食管过短。
先天性食管过短可能因为左或右侧胸-腹膜缺口闭合较迟,食管下端未能固定;也可能因胃下降停顿及食管发育不全所致。后天性食管过短由于横膈裂孔增大,引起胃上部穿越增大的裂孔进入胸腔,可继发于炎症性食管纤维化、先天性胃疝的反流、食管溃疡等。
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
典型症状为吞咽困难、吞咽疼痛及呕吐。本病也可能无任何症状,直到成年因初发症状而行 X 线检查时才被发现。部分患者也可能伴有反酸、嗳气(俗称“打饱嗝”)、呕血、便血、咳嗽、咳痰等症状。
可选择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无效时行手术治疗,食管扩张术能取得一定的疗效,治疗的关键在于平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主要危害是可能引起食管充血糜烂,严重者食管破裂,患者多因吞咽障碍出现发育不良、消瘦、贫血等表现。
食管扩张术能取得一定的疗效,婴儿或儿童平时需注意饮食,如无出现感染、食管破裂等并发症,预后良好,但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手段。
症状
典型症状为吞咽困难、吞咽疼痛及呕吐。本病也可能无任何症状,部分患者也可能伴有反酸、嗳气、呕血、便血、咳嗽咳痰等症状。
食管过短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吞咽困难:表现为进食后难以吞咽食物。
吞咽疼痛:表现为吞咽时咽喉部或胸部疼痛。
呕吐:进食后呕吐,改变体位为右侧卧位或直立位时可缓解。
反酸:胃内的胃酸通过短的食管反流到口腔,患者可尝到酸味。
嗳气:俗称“打饱嗝”,患者会出现不断的有气体从胃沿着食管吐出,经过咽喉时发出声响。
呕血。
便血:表现为排黑大便。
咳嗽咳痰:婴儿因呕吐引起误吸,导致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咳痰。
食管过短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食管充血糜烂
食管破裂
发育不良
消瘦
贫血
病因
食管过短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左或右侧胸-腹膜缺口闭合较迟,食管下端未能固定。
胃下降停顿及食管发育不全。
横膈裂孔增大,胃上部穿过增大的裂孔进入胸腔。
继发于炎症性食管纤维化、先天性胃疝的反流、食管溃疡等。
哪些人容易患食管过短?
有食管原发疾病:如炎症性食管纤维化、先天性胃疝的反流、食管溃疡等。
横膈裂孔增大。
先天发育差异:左或右侧胸-腹膜缺口闭合较迟,胃下降停顿及食管发育不全。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吞咽困难
吞咽疼痛
呕吐
反酸
嗳气
便血
咳嗽咳痰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呕血
持续呕吐
呼吸困难
建议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胸外科)
消化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食管过短?
当医生怀疑食管过短时,常常通过详细询问病史,X 线、钡餐检查、内镜及活组织检查等手段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X 线检查:胸部 X 线检查是检查食管过短的重要手段,可明确食管长度的改变程度以及胃的形状改变程度,同时也可以通过胸片观察肺部征象明确是否有呼吸道感染,对该病做出初步诊断。
上消化道造影:俗称“钡餐”,患者在检查时需要喝下造影剂,然后在 X 线的照射下观察食管的形状和轮廓,明确食管病变情况。
食管镜:目的是通过食管镜观察食管黏膜病变,也可判断食管的长度、是否有食管狭窄以及狭窄的位置和程度,并且在食管镜下取食管和胃黏膜组织行病理检查。
活组织检查:在食管镜下夹取食管和胃黏膜活组织,通过显微镜观察黏膜组织细胞的病变情况,可通过食管镜以及活组织检查确诊食管过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否有吞咽困难或疼痛的情况出现?
平时吃软的食物和硬的食物有什么感觉差异?
是否软的食物更容易吞咽?
呕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如果改变体位,呕吐有缓解吗?
呕吐的时候有没有呛咳的情况?
有没有出现呕血、大便颜色发黑的情况?
去过其他医院治疗吗?做过什么检查?
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症状?
需要做什么检查?
哪种治疗方法有效?
会复发吗?
平时生活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治疗
可选择保守治疗,食管扩张术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保守治疗无效时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解痉药物:具有解痉止痛作用,可有效解除食管痉挛,缓解吞咽疼痛。常用药物如东莨菪碱。
抑酸药:抑制胃酸产生,减轻胃酸对胃食管黏膜的损伤作用,从而缓解反酸、嗳气等症状。常用药物包括雷尼替丁、奥美拉唑等。
手术治疗
食管扩张术:通过在食管狭窄处安放支架或球囊,撑开食管,以此来缓解吞咽困难、食管狭窄,该方式能取得一定的疗效。
食管切除胃食管吻合包埋缝缩术:该手术方式的目的是可以有效防止胃食管反流,以此来降低胃酸对食管黏膜的损伤,减轻反酸、嗳气等症状,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肠段间位移植术:可有效预防反流性食管炎,有利于食物吸收,可有效缓解症状。
Collis 胃成形术:该手术方式主要适用于后天性食管过短以及反流性食管炎,可以有效控制胃食管反流,有助于缓解症状,控制病情。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能引起食管充血糜烂,严重者食管破裂,患者多因吞咽障碍出现发育不良、消瘦、贫血等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经过正规治疗,如食管扩张术能取得一定的疗效,婴儿或儿童平时需注意饮食,如无出现感染、食管破裂等并发症,预后良好,患者生活质量不受明显影响。
日常注意
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可出现口渴、头晕、心慌等不良反应,一般都可忍受,若症状严重应及时告知医生。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术后注意保持敷料干燥,敷料有少量液体渗出是正常情况,若敷料被渗出的液体浸透或渗血不止,应及时告知医生,检查伤口情况,更换敷料。保持胃管引流通畅,目的是引流出胃内的液体和气体,因为胃内不断有胃酸或食管黏液的产生以及吞咽的气体,因此引流量没有明确的定量,如果引流量大于每小时 100 毫升,应及时告知医生,重点需要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术后第一天引流液体多呈暗红色,随后逐渐变为黄色或草绿色,若出现鲜红色,应及时告知医生。保持伤口引流管通畅,每天引流量约 300 毫升为正常情况,若过多,应及时告知医生。
饮食:术后禁饮食 1 周,患者主要通过肠外营养提供营养和维持生命,1 周后需流质饮食,如米汤。2~3 天后逐渐转为半流质饮食,如肉糜粥,若患者无不适,大约 2 月后可正常饮食。保守治疗患者都应注意避免食用过辣、过酸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柠檬,禁食冷饮等食物。
运动:术后第一天患者应卧床休息,尽量避免下床走动;术后 3 天患者可适量在床边活动;术后 1 周可恢复正常活动。
复查:患者应每 6 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主要复查食管镜。
其他:保守治疗患者可采取直立位或半坐位,婴儿喂奶后选择右侧卧位,尽量避免平躺或头低足高位。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患有食管部位疾病(如炎症性食管纤维化、先天性胃疝的反流、食管溃疡等)的患者定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