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食管鳞状上皮乳头状瘤,食管鳞状细胞乳头状瘤
概述
食管乳头状瘤是一种发生在食管黏膜鳞状上皮的良性肿瘤,又称食管鳞状上皮乳头状瘤。
本病的发病率低。一般通过胃镜检出,检出率在 0.037%~0.856%,我国胃镜检出率为 0.144%。发病年龄多在 13~79 岁,女性多于男性。目前文献报道只是胃镜检出率,没有流行病学数据。
病因不明确。可能与食管黏膜受到慢性注刺激、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
按生长方式分为 3 型,即外生型、内生型和峰型。因为是良性肿瘤,不进行分期。
发病过程隐匿,一般缺乏特异性症状。如果肿瘤较大(直径超过 1.5 厘米)或为多发肿瘤,可出现吞咽困难。
本病无有效的药物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主要的手术方式内镜下切除术。治疗的关键在于准确识别病变。治疗的难点在于病变程度和范围不同,需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内镜下切除方式。
本病属于良性肿瘤,对健康危害较小。当瘤体较大时,可导致吞咽困难。
症状
食管乳头状瘤发病过程隐匿,一般缺乏特异性症状。
食管乳头状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食管乳头状瘤的常见症状包括:
胸骨后疼痛及烧灼感:食管乳头状瘤患者可有胸骨后疼痛,但不一定是肿瘤本身引起的症状,可能是食管炎症的表现。
胸骨后不适:可出现胸骨后不适或异物感。
上腹部不适或腹痛:患者可以出现上腹部不适或隐痛、钝痛等感觉,可有反酸、烧心、嗳气、呕吐注、腹胀等表现,或有消化不良。
吞咽困难:如果肿瘤大(一般超过 1.5 厘米),或肿瘤多发,患者可出现吞咽困难症状,多不严重。严重吞咽困难罕见。
病因
食管乳头状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胃食管反流注:胃食管反流导致胃酸、胆汁、胰液等消化液刺激食管黏膜,发生慢性炎症,可能导致食管乳头状瘤。
烟酒刺激:吸烟和饮酒可直接损伤食管黏膜并且加重胃食管反流,可能导致食管乳头状瘤。
还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致瘤物质(比如 N-乙基-N’-硝基-N-亚硝基胍)的作用;
遗传易感性。
哪些人容易患食管乳头状瘤?
本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尚且并没有完全明确,以下人群容易发病:
胃食管反流患者
长期吸烟者
长期饮酒者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者
接触致瘤物质者
遗传易感人群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时常出现胸骨后疼痛及烧灼感、胸骨后隐痛不适、上腹部不适或腹痛、嗳气、呕吐注、腹胀等表现,应及时就医。如果时常感觉吞咽困难,更应尽早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胸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食管乳头状瘤?
根据病史和症状,医生可能会考虑食管乳头状瘤的诊断。如果医生怀疑为食管乳头状瘤,通常通过胃镜检查明确诊断。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胃镜检查:为消化系统疾病常用的检查,也是食管乳头状瘤的首选检查方法。通过此项检查,医生可直接观察肿瘤的大小、部位、数目、形态、性质等,并且可以直接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如果适合内镜下切除,可以直接进行切除。超声内镜能更准确的判断肿瘤的起源层次和侵犯深度,对鉴别诊断有帮助。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既往曾患何种疾病?
既往吸烟吗?经常被动吸烟吗?吸烟多久了?每天吸多少支?
饮酒吗?每天饮酒量及饮酒年限如何?
主要有什么症状?出现症状有多久了?
曾就诊过吗?曾接受哪些治疗?治疗效果如何?
曾接受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恶性肿瘤吗?
病情严重吗?
需要治疗吗?
如何治疗?
治疗效果如何?
会复发吗?
会影响寿命吗?
治疗
本病没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内镜注下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内镜下切除是食管乳头状瘤首选的治疗方法。如果肿瘤较大,需要外科手术切除。
活检钳钳除:直径小于 5 毫米的肿瘤可以在胃镜检查时直接用活检钳钳除,操作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一般医院均能够进行。
高频电切:对于直径介于 5 毫米~1 厘米的肿瘤,可以采用高频电流,利用其热效应,使肿瘤组织迅速达到高温而使肿瘤组织变性坏死,并且可以同时起到止血效果。对于直径超过 1 厘米的肿瘤,可在内镜下分次切除。
氩气离子凝固术:是一种非接触性电凝固技术,可以直接切除肿瘤。
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内镜下应用微波治疗仪所产生的热能使蛋白质变性,肿瘤坏死。
手术:个别巨大的食管乳头状瘤需进行食管切除术治疗。
其他治疗方法
激光烧灼、光动力学疗法、射频消融、内镜下黏膜切除等治疗方法,均能起到与手术治疗类似的效果。
疾病发展和转归
本病属于良性肿瘤,大部分呈单发肿瘤,发展缓慢,体积较小,切除后不易复发,预后良好。个别患者不经治疗也可能自然消退。但大部分呈缓慢进展。也有个别报道认为肿瘤巨大者或食管乳头状瘤病患者可以发生恶变,但非常罕见。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绝大部分患者肿瘤会缓慢进展,导致吞咽困难,影响生活质量。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都能治愈,治疗后很少复发,对寿命无明显影响。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需注意戒烟戒酒,避免长期食管慢性注刺激。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如果是内镜下手术切除,术后需注意有无呕血、胸痛、发热等症状,如出现上述症状,需及时到医院复诊。如果因巨大肿瘤行食管切除术,一般术后 1~3 天内需卧床休息,术后注意勤活动四肢,注意保护胸腔引流管,避免脱出。注意切口敷料是否渗透。术后加强咳嗽咳痰。
术后、用药复查:内镜下切除术后一般术后 1 个月、3 个月、半年、1 年复查胃镜明确治疗效果、有无复发。
饮食:
若为内镜下切除手术患者,根据术中情况一般术后 6~24 小时内禁止饮食,可以进食后首先为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通食物,避免进食粗硬食物。
若为非手术患者,饮食无明显限制。
其他:
戒烟戒酒。
积极治疗胃食管反流。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积极治疗胃食管反流注。
戒烟戒酒。
平日加强体质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避免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避免接触致瘤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