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扩张是什么?小儿支气管扩张怎么办?小儿支气管扩张症状有哪些?

人脑是浸在“水”中的,这种“水”就是脑脊液。脑脊液包围并支持着整个脑及脊髓。脑脊液是可以流动的,但如果因脑出血、外伤或感染等原因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或吸收障碍,脑脊液在脑室蓄积过多,就会导致脑积水。脑积水可发生在任何年龄。脑积水常常伴有颅内压增高。患有脑积水的婴儿,由于颅缝尚未闭合,头颅常迅速增大,导致患儿形成头颅大、颜面小、前额突出、下颌尖细的容貌。而成人和青少年脑积水患者,常见头痛、颈部疼痛、恶心呕吐、虚弱无力、嗜睡或昏睡、走路困难或小便失禁等症状。脑积水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药物治疗一般作为暂时性对症治疗,或手术治疗的辅助治疗。手术治疗有分流手术、神经内镜手术等方式。分流手术是通过分流管,将脑室内多余的脑脊液引到身体其他部位吸收掉,手术需要 1~2 个小时。神经内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不需要引流管,手术大约需要 1 个小时,常用于梗阻性脑积水患者的治疗。分流手术的引流管是埋在皮下的,不影响一般的日常活动,但应注意引流管经过的地方不要发生外伤,以免引流管外露或断裂,导致再次手术或感染。手术伤口拆线后 1 周可以洗澡,而且要用温肥皂水或沐浴露清洗,但不要用力揉搓。另外,即使无任何不适,术后 1 个月也应去医院复查。脑积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太多的限制。如果病情没有得到改善,或者又出现症状,则应及时就诊复查。脑积水虽然不能直接有效预防,但孕期规律产检、积极防治传染病、注意头部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脑积水的发生风险。

别称

小儿支气管扩张症

概述

小儿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支气管感染、阻塞和牵拉,以及先天性发育缺陷等因素,引起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慢性化脓性炎症,使支气管壁肌肉和弹性组织遭到破坏,从而导致支气管变形、扩张。

在发达国家,小儿支气管扩张普遍较低,如英国、美国及澳大利亚的发病率 0.2/10 万~2.3/10 万;而印度则为 21.2/10 万~264.6/10 万。

主要病因是感染、先天发育缺陷(如先天性囊性纤维化、纤毛功能异常、免疫球蛋白缺陷等)。气管异物、百日咳及结核感染、弥漫性支气管肺炎均是危险因素。

按病变范围,本病可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支气管扩张;按 CT 表现,可分为柱状、囊状、囊柱状支气管扩张。

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慢性咳嗽、咳痰等,以白色黏液性痰液为主;部分患儿还可有咯血、喘息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治疗方法是确定并治疗病因、抗感染、祛痰、提高免疫等;治疗关键点和难点都在于针对病因的治疗。

本病常导致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影响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由于本病常并发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肺脓肿、肺坏疽、脓气胸等,严重损伤肺组织,导致肺功能衰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

已经处于晚期支气管扩张的患儿,可采用肺移植术,5 年生存率高达 65%~75%。肺功能常在 6 个月内得到明显改善,并可维持至少 5 年时间以上。

症状

主要表现为发热、慢性咳嗽、咳痰等;部分患儿还可伴咯血、喘息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小儿支气管扩张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小儿支气管扩张的常见症状包括:

咳嗽、咳痰:为本病患儿最常见的症状。主要为持续反复咳嗽,清晨起床后为重。咳痰主要以白色黏液性痰液为主,亦可有脓性痰液,痰量或多或少,无明显臭味。

发热:也是本病常见的症状之一,体温常>38. 5℃。

咯血:在小儿支气管扩张中不常见,但可危及患儿生命。

其他症状:如呼吸困难、体重减轻、运动耐力下降、昏睡、杵状指(手指或足趾呈杵状膨大)等。

小儿支气管扩张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肺炎;

肺脓肿;

肺坏疽;

脓胸、脓气胸;

肺动脉高压;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病因

小儿支气管扩张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反复感染:是本病最常见的原因。反复感染破坏支气管壁、弹性组织,导致支气管周围肺组织纤维化。常见病原体有细菌、支原体、结核等。

支气管先天发育缺陷:如先天囊性纤维化、纤毛异常、气管支气管肌肉及弹力纤维发育缺陷等。由于支气管塌陷,发生阻塞性炎症,进一步破坏支气管壁;其次是黏液纤毛清除功能障碍,导致某些带菌细小颗粒物能顺利排出,也是导致炎症的因素之一。

原发性免疫缺陷:指一种或多种免疫球蛋白的先天性缺如。如免疫球蛋白 IgG、IgA 缺乏,常伴有反复呼吸道感染,都可造成支气管扩张。

气道异物:异物在气管或支气管内长期留存,常阻塞相应气道,引起反复慢性阻塞和感染,导致支气管扩张。

哪些人容易患小儿支气管扩张?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未按时接种疫苗。

肺部感染曲霉菌病、结核杆菌。

肺部病毒感染,常见病毒如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

肺部原发肿瘤。

支气管阻塞,如支气管异物、淋巴结肿大压迫等。

有害物质吸入性损伤,如毒烟雾、颗粒、胃酸等。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某些先天性缺陷,如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抗胰蛋白酶缺乏等。

先天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

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和溃疡性结肠炎等。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反复咳嗽,咳痰,发热。

痰中带血。

呼吸困难,体重减轻,运动耐力下降等。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高热(体温常>39℃),面色苍白,呼吸费力,精神萎靡、嗜睡或烦躁,甚至昏迷等。

因咯血导致窒息,表现为口唇颜面青紫、呼吸极度困难、昏迷、呼吸或心跳停止或减慢等。

建议就诊科室

小儿呼吸科

小儿胸科

医生如何诊断小儿支气管扩张?

医生根据患儿反复咳嗽、咳痰、发热、咯血等典型症状,肺部听诊发现有固定性、持久不变的湿啰音,常可高度怀疑本病;进一步行胸部高分辨率 CT,出现典型特征等,即可确诊本病。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胸部查体:是常规查体项目之一,目的是明确胸廓形态,肺部听诊可以明确肺部是否存在固定性、持久不变的湿啰音,为诊断提供依据。

血常规:作用是明确是否存在感染征象。

肺功能检查:作用是早期发现肺及呼吸道病变、判断气道阻塞的部位、评估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也可以作为疗效评估的方法之一。

胸部 X 线片:作用是发现肺部是否存在感染、是否有支气管扩张的典型影像表现。

胸部高分辨 CR(HRCT)检查:作用是明确支气管扩张诊断、进行分型,发现肺部感染、支气管腔内黏液栓等。

支气管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通过此项检查可明确支气管扩张、出血和阻塞部位,还可进行局部灌洗,取得灌洗液作染色或细菌培养,协助诊断及治疗等;还能通过支气管黏膜活检,有助于诊断纤毛功能障碍。

病原学检查:通过对患儿的痰、鼻咽抽吸物、肺泡灌洗液等进行培养,明确感染的主要致病菌,还能进行药敏实验,选取敏感的抗生素。

血清补体测定:通过此项检查,可明确患儿血清各补体成分及总补体含量,利于发现补体成分减少或缺失,有助于诊断先天补体缺陷等疾病。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发现有多久?有无反复?

出生及喂养情况?曾患哪些疾病?

曾到别的医院就诊了吗?治疗了吗?疗效如何?

自己买药治疗了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有什么原因导致?

病情严重吗?

需要治疗吗?

如何治疗?

治疗效果如何?有无并发症?

会复发吗?会影响生长发育吗?

治疗

主要治疗方案为确定并治疗病因、抗感染、祛痰、提高免疫等对症支持治疗,其次还需加强营养、健康管理、锻炼等。

药物治疗

抗菌药物:常见药物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阿奇霉素等;作用是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和介质释放,防止感染扩散,减轻症状。初期时,医生常根据经验和感染严重程度选择抗生素,后期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选取敏感的抗生素。

免疫球蛋白:是一种血液制品;作用是提高人体机体的抵抗力,减轻炎症反应,增强抗生素的抗感染能力,防止支气管扩张形成等。

支气管扩张剂:常用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作用是迅速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改善气道的通畅性、改善呼吸功能。多通过雾化吸入。

糖皮质激素:常见药物如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氢化可的松等。作用是减轻炎症反应、减少气道分泌物、减轻气道黏膜水肿、缓解支气管痉挛、平喘等。

祛痰药:常见如盐酸溴己新、乙酰半胱氨酸等;作用是使痰液液化、黏滞性降低,使其易于咳出。

手术治疗

肺叶(肺段)切除术:目的是切除病变肺叶或肺段,根除病因。适用于部分内科治疗无效或加重、反复咯血不易控制、重症病变较为局限等。

肺移植:目的是重新恢复肺功能。适用于肺部病变严重而广泛、临床症状重的患儿,这可能是最后的治疗手段。

其他治疗方法

气道分泌物清除技术:作用是减轻咳嗽、促进排痰、减少痰量,解除阻塞因素,缓解呼吸道症状。常用于急性加重期治疗,常见方法如体外振动排痰、支气管镜灌洗术等。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作用是止血,防止咯血导致窒息。常在大量咯血时采用。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本病常伴发肺脓肿、肺气肿、大量咯血,甚至转为败血症,肺脓肿、肺气肿可导致肺功能损害,引起患儿慢性缺氧征象,出现发育不良、体重减轻,影响患儿的生活。大量咯血可引起窒息,导致患儿死亡。败血症可导致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最终可致患儿死亡。

经过正规治疗后,可明显缓解反复咳嗽、咳痰等症状,维持肺功能,减少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大多数局限性病变患儿,远期预后都较好。而双侧支气管扩张病变合并哮喘、肺动脉高压、肺心病的患儿,预后差。已经处于晚期支气管扩张患儿,可采用肺移植术,肺功能常在 6 个月内得到明显改善,5 年生存率高达 65%~75%。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要严格按医嘱治疗,增强身体素质。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对于行手术治疗的患儿,须遵医嘱给伤口消毒、更换敷料,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的变化,若出现引流量突然增多、颜色改变,须及时报告医生。医生根据病情来判断拔除引流管和拆线的时间。

日常注意护理的注意事项:

患儿痰量多时,宜先采取体位引流(如病变支气管在下叶的,采取头低脚高姿势),每日 2~3 次,每次约 15 分钟,并及时就医。

咯血时,应轻轻将血咳出,切忌屏住咳嗽,以免窒息,且需及时就医。

饮食:

手术患者:术后家属应遵医嘱给患儿禁饮,当医生允许进食后先给予流食,然后半流食,其后给予高蛋白饮食(如肉、蛋、奶、新鲜鱼等),吃新鲜易消化的水果(如梨、橙子等)。

非手术患者:要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如新鲜鱼类、肉蛋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口服维生素 C 等。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需要自行购买药物者,患儿家长勿购买医嘱以外的药物,勿信“神药偏方”。抗生素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得滥用或长期使用。

复查:出院后按医生要求或 1~3 个月复查,复查胸部 CT、血常规及肝功能等。

运动:年长儿童,注意多休息。需要作息规律,早睡早起,不熬夜;适当锻炼以增强身体素质,如坚持每日散步或慢跑 30 分钟,根据自身耐受程度逐渐增加运动量。

其他:

避免患儿接触烟雾及有毒、刺激性气体。

患儿要勤洗澡、勤换衣服,注意保持身体卫生。

婴幼儿须母乳喂养,适时添减辅食,随季节变化增添衣物,防止肺部感染(如肺炎)等,防止患儿免疫力低下。

预防

增强身体素质,防止抵抗力低下,避免诱发因素。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的因素:

婴幼儿(特别是 2 岁以内),避免与有感染的患者(特别是结核感染者)接触。

小儿须按计划接种疫苗,如麻疹、百日咳、流感、肺炎疫苗等。

早诊断、早治疗肺部感染性疾病,如肺炎、结核病、肺曲菌病等。

肺部感染的患儿,应按医嘱随访直至完全康复为止。

避免吸入有毒烟尘、气体、烟雾等。

防止异物吸入气道,如禁止将物体放入口腔内玩耍,吃东西时禁止嬉戏等。如不慎导致异物进入气道,应尽早取出。

不要将矿物油或其他油滴剂放入鼻腔内。

饮食宜丰富且有营养,如多吃肉、蛋、奶、新鲜鱼、梨、橙子等。

每日坚持锻炼身体,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快走、慢跑,每日不少于半小时。

根据季节增减衣物,预防肺炎等肺部感染性疾病。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

对先天性免疫球蛋白缺乏的患儿,尽早到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积极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等。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盐酸吡硫醇片的功效与作用-盐酸吡硫醇片说明书

2023-8-3 2:17:57

保健

十一节后上班族该吃的几种水果

2023-9-16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