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变应性小管间质性肾炎,急性过敏性小管间质性肾炎,药物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
概述
过敏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是指一种免疫介导的肾脏损害,本病起病急骤,多由抗生素、利尿药、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药物引起的,又称药物性急性间质性肾炎。
本病占病因不明急性肾衰竭的 8%~13%。在住院的急性肾衰竭病人中,由药物引起的占 18.3%;而在肾活检的肾衰竭中,由药物引起的占 24.7%。
本病是由药物引起的一种肾脏损害,如抗生素、利尿药、非甾体类抗炎药等。服用过上述药物、过敏体质是本病的危险因素。
本病无分型分期。
本病症状表现为发热、皮疹、血尿和关节痛,有的患者可出现明显的腰痛。
本病在治疗上包括去除病因治疗、营养支持治疗和药物治疗等;及时停用相关肾毒性药物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措施。治疗的难点在于患者一旦进入肾衰竭终末期,肾损害则很难逆转。
本病主要危害在于本病可以导致肾衰竭,情况严重者可发生死亡。
本病预后良好,大多数过敏性急性间质性肾炎如果能及时诊断,则病变是可逆的;但是病人如果延误诊断或者再次服用相关药物,很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变态反应,最终出现严重的急性肾衰竭。
症状
本病症状表现为发热、皮疹、血尿、关节痛和腰痛等。
过敏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过敏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
皮疹:即皮肤出现红色的小点,不到 50% 的患者会出现皮疹。
血尿:血尿的主要表现是尿液颜色的改变,镜下血尿(尿液外观变化不明显,但是尿液显微镜下镜检可发现红细胞)颜色正常;肉眼血尿根据出血量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颜色。尿呈淡红色(洗肉水样),提示每升尿液含血量超过 1 毫升。
关节疼痛:患者可出现大关节(如髋关节、膝关节等)疼痛以及活动受限,即关节活动弱于健康时的运动范围、幅度、频率等。
腰痛:少数患者可伴有明显的腰痛。
少尿、无尿:发生急性肾衰竭的患者,可出现少尿(小于 400 毫升/天),部分甚至无尿(小于 100 毫升/天)。
过敏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呼吸加快加深,可以出现轻微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运动量大不如前等表现。
急性肾功能衰竭:主要表现为少尿、无尿。患者多伴有胸闷、憋喘、气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等症状。
病因
过敏性急性间质性肾炎是由药物引起的一种肾脏损害,常见药物有抗生素、利尿药、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过敏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药物因素:
抗生素:β-内酰胺抗生素有二甲氧基苯青霉素、青霉素、氯唑西林、羧苄西林等;头孢菌素有先锋霉素 Ⅰ、头孢拉定、先锋霉素 Ⅳ 等;其他抗生素有利福平、米诺四环素、多西环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等。
磺胺类药物:增效磺胺甲基异恶唑、磺胺甲基异恶唑等。
非类固醇抗炎药:对异丁苯丙酸、萘普生、吲哚美辛等。
抗惊厥药: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
抗凝药:华法林等。
利尿药:氨苯蝶啶、氢氯噻嗪等。
免疫抑制药:环孢霉素等。
其他:别嘌醇、卡托普利、苯异丙胺、γ-氨基水杨酸等。
哪些人容易患过敏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
药物:服用过抗生素、利尿药、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药物的人群是本病的危险人群,因为有的人对上述药物高度敏感,这类人群形成过敏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的风险大大增加。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发热;
皮疹;
血尿(尿液呈洗肉水样);
关节疼痛以及活动受限;
腰痛;
少尿、无尿。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神志不清
呼吸困难
建议就诊科室
肾内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过敏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
当医生怀疑是过敏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时,将通过血常规、尿常规等明确诊断。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血常规:血常规可以初步了解患者血细胞数量是否正常,大体判断患者是否有细菌感染。
尿常规:可以检测患者尿液成分是否正常,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有肾脏损害,从而进一步协助诊断。
血生化:该项检查可以检测血液中各种代谢产物的含量是否正常(如肌酐、尿素氮等),可以初步确定患者病情,并且可以起到监测治疗效果的作用,为医生提供诊断与治疗的依据。
肾活检:可以明确患者肾脏病理类型,判断疾病进展,从而协助医生制定出更合理的诊疗方案。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哪些既往病史?
有什么症状?
出现症状有多久了?
曾到别的医院就诊过吗?治疗了吗?接受的什么治疗?服用的什么药物?疗效如何?
自己买药治疗了吗?买的什么药物?疗效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严重吗?
需要治疗吗?
如何治疗?
治疗多久可以恢复?
会复发吗?
有什么注意事项?
需要住院吗?治疗花费高吗?哪些治疗费用在医保范畴内?
治疗
本病治疗以去除病因为主,其他治疗还包括营养支持治疗和药物治疗等。
药物治疗
泼尼松:可以减轻肾脏损害。
环磷酰胺:可以减轻肾脏损害。
10% 葡萄糖酸钙:钙剂可以对抗钾对心脏的毒性作用。
5% 碳酸氢钠:碱性药物能使血液中的钾向细胞内转移,从而降低血钾。
手术治疗
肾移植:当肾功能不全发展至终末期时,可采用肾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此法可以使患者免除透析,大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其他治疗方法
营养支持治疗:
水溶性维生素: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可以提供机体所需,对于急性肾衰竭的患者而言,适当补充水溶性维生素是必要的。
蛋白质或氨基酸:蛋白质或氨基酸的饮食或输液可以为营养不良、正在透析治疗或需要长时期提供营养支持的患者提供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
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是肾脏的替代疗法之一,对于晚期的肾衰竭患者,可以使用透析疗法来净化血液,透析可以清除患者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疾病发展和转归
大多数过敏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的患者若能及时诊断并迅速停药,病变是可逆的,预后一般良好。部分病人会出现肾功能不全,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衰竭。
本病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患者病情会进一步恶化,出现严重的急性肾衰竭,最终进入终末期肾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经过正规治疗后,尤其是在迅速停药的前提下,肾损害是可逆的。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泼尼松用药期间如出现荨麻疹,胸闷,气短,喘鸣等现象,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诊,并采用相应治疗措施。如医生建议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勿自行购买和使用医嘱以外的其他药物。
复查:患者应按照医嘱定期复查,复诊时要按照医生要求做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等。
饮食:
若为手术患者:肾移植患者由于术前采取低蛋白饮食、长期的血液透析,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所以合理的饮食安排对肾移植患者尤为重要。肾移植术后患者要补充适量优质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糖、低盐,适当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常见的优质蛋白有蛋、奶、肉、鱼等)。
若为普通患者:发生肾衰竭的患者应给予高糖、低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以提供足够的能量。采用易消化、含粗纤维少的食物,少吃油炸物。限制蛋白质、主副食定量,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宜在 15~20 克之间。宜选用富有必需氨基酸的优质动物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瘦肉等。忌用刺激性调味品(如辣椒、胡椒等)。
运动:
若为手术患者:对于肾移植的患者而言,早期需卧床,此时要注意适当翻身以防止褥疮,但要避免身体的扭曲。术后 5~7 天可下床活动,此时行动应缓慢,尽量避免突然下蹲动作,因为以上情况都可能挤压或牵拉肾脏引起意外。
若为普通患者:患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对于恢复期的患者而言,可以在护士的协助下下床活动。
预防
本病最主要的预防措施是易敏感人群避免服用相关药物,一旦服用应立即就医,及早治疗。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药物敏感人群应尽量避免服用相关药物,如:抗生素、利尿药、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因为这类人群形成过敏性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的风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