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老年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RPGN)
概述
老年人急进性肾炎,是在急性肾炎综合征的基础上,肾功能恶化快速进展,病理分型为新月体肾炎的一组疾病。该病是一种罕见的临床综合征,其特征在于肾脏损伤,可导致不可逆的肾衰竭。老年人急进性肾炎可由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引起,也可能是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的一部分。
急进性肾炎为老年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常见类型之一,流行病学统计约占 16.5%~21%。本病有青壮年及老年两个发病高峰,但老年组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壮年组。我国以 II 型急进性肾炎略微多见,但中老年病人常见于 III 型急进性肾炎,且以男性居多。
老年人急进性肾炎是一组病因种类繁多、发病机制复杂的肾病综合征。急进性肾炎的众多病因中,明确发病原因称为继发性急进性肾炎,病因不明者为原发性急进性肾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上呼吸道感染等为本病的危险因素。
老年人急进性肾炎按免疫病理分型分为以下 3 型,I 型由于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与抗原结合诱发补体活化发病;II 型因肾小球沉积循环免疫复合物或者原位免疫复合物合成发病;III 型多与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相关。
老年人急进性肾炎的主要症状可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活动性肾炎,是一种由血尿、蛋白尿迅速发展为少尿、无尿直至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急性肾炎综合征,患者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少数患者起病隐匿,检验结果仅提示氮质血症。部分患者发病前常表现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对于肾衰竭的重症病人治疗包括对症支持治疗、及时透析治疗同时防治并发症;治疗关键点在于要及时肾活检以明确诊断,尽早开始强化免疫抑制治疗;治疗难点是必要时在病情静止半年后进行肾脏移植。
老年人急进性肾炎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若未经治疗死亡率高达 82%。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时透析是老年人急进性肾炎的治疗关键。
症状
老年人急进性肾炎根据免疫病理分型症状表现有所不同,临床上多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活动性肾炎,是一种由血尿、蛋白尿迅速发展为少尿、无尿直至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急性肾炎综合征,患者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
老年人急进性肾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老年人急进性肾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尿液改变:少尿或无尿是急进性肾炎患者最典型的症状,于早期出现。部分患者出现肉眼血尿,病情终末期可出现蛋白尿。
水肿:起病时约50%患者即出现凹陷性水肿,水肿部位以面部及双下肢为主,水肿一旦出现难以消退。
高血压:因水、钠潴留部分患者可出现高血压,血压持续升高甚至产生心、脑相关并发症。
全身症状:急进性肾炎病人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常有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表现。
老年人急进性肾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高血压
贫血
尿毒症
急性肾功能衰竭
病因
老年人急进性肾炎是一组病因种类繁多、发病机制复杂的肾病综合征。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功能性肾细胞与肾脏血流相应减少,使肾脏代谢能力降低、肾脏功能减弱。急进性肾炎根据免疫病理分型每种类型病因及发病机制各异。
老年人急进性肾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与感染性疾病相关,部分患者可见前驱性上呼吸道感染。
与某些药物摄入相关,如丙硫氧嘧啶、肼曲嗪等。
可继发于多系统疾病,如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I 型与某些有机化学溶剂、碳氢化合物如汽油等接触史相关。
哪些人容易发生老年人急进性肾炎?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老年人急进性肾炎:
性别:虽然男性和女性均可发生本病,但该病更多见于男性患者。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老年人急进性肾炎:
免疫系统功能低下者。
原有肾脏系统疾病者。
罹患多系统疾病者。
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者。
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发热、乏力。
血尿等尿液改变。
面部或双下肢水肿。
持续性高血压。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少尿、无尿。
进行性高血压。
无诱因严重贫血。
意识障碍。
建议就诊科室
肾脏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老年人急进性肾炎?
当医生怀疑老年人急进性肾炎时,将通常进行视诊、触诊等基本查体同时配合尿液、血液生化学检查及腹部超声或 CT 等影像学检查进行初步诊断,同时可进一步通过免疫病理、肾脏活检结果结合症状表现、体征以确定诊断。
相关检查:
视诊:医生可通过观察患者面容、皮肤颜色及眼睑、双下肢有无水肿等体征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肾脏的触诊:医生通过触诊患者腹部辅以叩诊判断肾脏是否肿大、有无压痛、叩击痛等症状,同时摁压双腿判断有无凹陷性水肿。
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包括尿液外观、理化检查、尿沉渣检查以及生化检查。尿常规检查是早期发现和诊断肾脏疾病的重要线索。尿白细胞增多表明该患者存在感染现象。
血液生化学检查:血液生化学检测是临床中最为常用的检测手段,但其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不是很直接,通常血常规检测结果结合其他检测对急进性肾炎患者予以辅助诊断。
免疫学检查:免疫学检测是对急进性肾炎患者进行分期分型的重要检测手段,分期分型对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
肾活检:肾脏疾病所需的病理学检查多来自经皮肾脏穿刺活检术,是一种有创检查,但是对肾脏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具有极高的价值。肾脏穿刺活检是老年人急进性肾炎诊断的金标准。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症状的?
近期尿量有没有变化?有没有肉眼血尿?
近期体重有没有变化?
既往有无肾脏疾病?
有没有恶心、呕吐或者头晕、头痛等症状?
最近有没有感冒样症状?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治疗花费高吗?哪些治疗费用在医保范畴内?
疾病最严重的情况是什么?
我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什么治疗方法最有效?
这种疾病会对我的生活有何影响?
治疗
对老年人急进性肾炎患者的治疗要早、准、稳。老年人急进性肾炎需要明确其病因及免疫病理分型,根据患者症状尽早开始强化免疫治疗,对于病情严重患者应及早进行肾脏替代治疗或肾脏移植。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当免疫强化疗法需要糖皮质激素口服或静脉滴注配合治疗,可以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
手术治疗
肾移植:对急性肾衰竭的重症病人可采用肾移植治疗,肾移植应在病情静止半年后进行,对于最终达到终末期肾病的患者,移植实际上可能是透析的合理替代方案,可以从根本上恢复肾脏的代谢功能。
其他治疗
血浆置换疗法:适用于急进性肾炎 I 型或 III 型患者,血浆置换直到血清自身抗体(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等)转阴为止,目的是将血浆置换以后可以减少抗体的存在,减少免疫反应的发生。
透析:凡是达到透析指征的患者,应及时透析。对于强化治疗无效的患者或肾功能无法逆转的患者,需长期维持透析,可以代替并维持肾脏的滤过功能。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及时治疗,多数老年人急进性肾炎患者预后良好,肾脏损伤严重者预后较差。本病的预后受病因、疾病的类型及严重程度影响,自发缓解的可能性很小。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可在数天至数周内发生,平均存活期为 5 个月,其中 82% 的患者在 1 年内死亡,大于 90% 的患者在 2 年内死亡,老年病人预后相对较差。
日常注意
老年人急进性肾炎病情变化尤为凶险,因此患者日常注意护理、饮食、用药极其重要。患者日常注意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预防感染以防止疾病恶化及复发。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老年人急进性肾炎患者在日常注意生活中用药需注意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复查:患者应每 6 个月到医院复查一次,主要复查尿常规、腹部 CT 等。
饮食:患者日常注意要注意积极补充营养,多吃富含优质蛋白食物,如蛋、奶类食物,饮食不要辛辣、过冷、过烫等,少食刺激食物。
运动:急进性肾炎患者非急性期应加强锻炼,可选择游泳、慢跑等运动,每次运动需大与 30 分钟,一周 3~5 次,但注意避免过度运动。
其他:急进性肾炎患者应戒烟、限酒,日常注意生活要注意不要劳累过度,保持足够睡眠,防止受凉,疾病急性期应积极休息、减少运动。
预防
老年人急进性肾炎是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并发症多等特点的一类疾病。正确预防急进性肾炎是该病研究的重中之重。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因素:
对老年人应注意药物剂量及种类的选择,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加强老年人机体免疫力,预防感染。
注意老年人肾功能变化,一旦怀疑急进性肾炎及早治疗。
针对不可变因素:
老年男性人群为急进性肾炎的高发人群,应注意注意肾功能变化,定期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