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AITD相关肾病
概述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包括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出现蛋白尿、肾炎综合征或肾病综合征时称之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肾病,简称 AITD 相关肾病。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蛋白尿的发生率为 11%~40%。AITD 相关肾病患者临床上以中老年人最多,女性多于男性。
病因可能与甲状腺抗原、抗甲状腺药物、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等因素有关。
主要症状是程度不等的蛋白尿,部分患者会出现肾病综合征或肾炎综合征,少数患者伴有轻度至中度高血压,基本不会出现肾功能损害。
该病以联合用药治疗为主,针对甲状腺疾病和肾病进行对症治疗,常用糖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甲状腺激素替代药物。此外国外还有进行甲状腺切除缓解病情的案例。
该疾病起病缓,症状不明显也不典型,易耽误治疗,病情恶化可能引发肾功能衰竭。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肾病无有效的预防方法,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症状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肾病患者多数表现为程度不等的蛋白尿,部分患者会出现肾病综合征或肾炎综合征,少数患者伴有轻度至中度高血压,基本不会出现肾功能损害。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肾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
蛋白尿: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肾病的典型症状,程度不一,多数患者表现为轻度蛋白尿。
水肿:常见下肢、眼睑水肿,极少数患者出现全身水肿,并伴随胸腔和腹腔积液。
血尿:少数患者会出现血尿,而且多为镜下血尿,偶有肉眼可见的血尿。
高血压:一般为轻度至中度血压升高。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出现乏力、精神萎靡、恶心、呕吐症状。
病因
由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的每种疾病发病机制不同,因此相关肾病的病理也表现不一,已有的研究显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肾病可能与免疫因素、抗甲状腺药物、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等因素有关。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肾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免疫因素:AITD 患者体内可存在多种针对甲状腺组织的抗体,这些抗体经血液循环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区域引发免疫复合物性肾炎,形成蛋白尿。
抗甲状腺药物:长期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片等均有可能引发肾炎。
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甲状腺激素水平紊乱会使肾血流量、肾小球过滤率功能异常;甲状腺激素产生减少还会带来脂代谢紊乱与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引发高脂血症和动脉粥状硬化,对肾脏造成损害。
哪些人容易患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肾病?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包括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片等。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中老年人群:全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中老年群体最多。
女性:该疾病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出现下肢、眼睑反复水肿时应及时就医诊治。
出现乏力、精神倦怠、恶心呕吐等症状。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当出现全身肿胀、昏迷、肉眼可见的血尿等情况时要立即送医。
建议就诊科室
肾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病?
当医生怀疑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肾病时,将通常先进行问诊,再做甲状腺功能、抗甲状腺抗体测定、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在甲状腺功能检查、尿常规等有结果后,可能进一步通过肾脏病理检查等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问诊:询问患者的病史以排除因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肾病的可能。
甲状腺功能检查:通过对促甲状腺素、总三碘甲腺原氨酸、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数值的检测,进行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以指导用药。
抗甲状腺抗体测定:呈阳性时,可与甲状腺功能检查相结合对甲状腺具体疾病进行确诊。
尿常规:通过 24 小时定量检测尿液中的蛋白和红细胞含量,如果高于正常值说明有尿蛋白或血尿症状,并且根据数值可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血常规:检测血清白蛋白含量,当出现蛋白尿时,血清白蛋白含量将低于正常值。
组织病理检查:对 AITD 相关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肾脏活组织检查,以确定病理类型,最常见为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等,还可检查甲状腺抗原沉积情况。以此决定治疗方式。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都有哪些症状?这些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
患者多大年纪了?
是否患有其他疾病,如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等?
正在服用哪些药物?
既往病史,及药物过敏情况。
是否接受过治疗,用过哪些药?效果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是否严重?有没有生命危险?
需要做哪些检查?做检查时要注意什么?
有哪些治疗方法?接受治疗期间要注意什么?
治疗周期长吗?效果如何?
治疗费用高吗?在不在医保范畴内?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治疗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肾病目前以联合用药治疗为主,针对甲状腺疾病和肾病进行对症治疗,也有药物治疗无效进行甲状腺切除缓解病情的案例。
药物治疗
硫氧嘧啶类和咪唑类药物:针对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可采用硫氧嘧啶类和咪唑类药物,常用药包括甲硫氧嘧啶和丙硫氧嘧啶,甲巯咪唑、卡比马唑。这些药物能够轻度抑制自身免疫反应,降低血循环中甲状腺自身抗体,从而使蛋白尿减少。常见不良反应有眩晕、头痛、皮疹、肠道不适等,可引发肝脏损伤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
甲状腺激素替代药物:针对甲减或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采取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常用药物甲状腺片或左甲状腺素钠片。用量适当无任何副作用,如果长期过量服用可出现甲亢症状如心动过速、头痛、神经质等。减量或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与免疫抑制剂:在治疗 AITD 的基础上采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与免疫抑制剂进行肾病的对症治疗。临床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常使用泼尼松,具有抗炎、抗毒等作用,副作用较少。免疫制剂常用环磷酰胺,副作用常见的有脱发、恶心、呕吐等。
双嘧达莫:扩张冠脉及抗血栓形成,副作用可有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腹泻等。
雷公藤多甙:具有抗炎、镇痛、免疫抑制等作用,常见副作用有皮肤瘙痒、红疹。如过量服用可导致急性肾衰竭。可单独用于治疗 AITD 症状不明显、轻度尿蛋白患者。
手术治疗
甲状腺切除:国外报道过对甲状腺抗原过多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进行甲状腺切除,减少抗原来源,缓解肾病症状。
疾病发展和转归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可从多方面对肾脏造成损害,初期症状多不明显也不典型,若不及时接受正规治疗,随着病情加重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复发或合并其他症状。重点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当出现病情恶化或恶心、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就医。
复查:服药期间要遵医嘱定期复查,可能要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甲状腺功能等项目,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用药。
饮食:根据具体病情合理选择饮食。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要注意限制脂肪的摄入,少吃动物肝脏、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患者都会出现蛋白尿的症状,肾病综合征者应加强摄入优质的动物蛋白如肉、蛋、奶等,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减少植物蛋白的摄入如豆类及豆制品。而血浆尿素氮增高的患者以低蛋白饮食为宜。
预防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相关肾病无有效的预防方法,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的因素:
患有甲状腺疾病、长期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的人群要格外留意病情变化,每年进行 1~2 次体检,注意观察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结果。
针对不可变因素:
中老年人群要定期体检,当检查出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或肾脏疾病时要及时积极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引发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