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亲表皮性小汗腺癌,小汗腺汗孔癌
概述
疾病定义:恶性小汗腺汗孔瘤是一种恶性肿瘤,与汗腺导管注(汗腺分泌的汗液排出的通道)有关。多发生在病程较长的小汗腺汗孔瘤(一种起源于表皮内汗腺导管的良性皮肤肿瘤)的基础上,少部分起病即表现为恶性。
患病情况如何?较罕见,男女患病的比例相当,多发生于 60~80 岁的老龄者,平均发病年龄为 70 岁。
为什么得这个病?本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创伤、辐射及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相关,由汗孔瘤或单纯性汗腺棘皮瘤恶变而来,也可能并发于皮脂腺痣。
这个病有哪些症状?本病的初始表现无明显特异性,可表现为四肢皮肤和头皮的结节、斑块,结节和斑块易出现溃疡、出血,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瘙痒、疼痛。结节或斑块容易局部复发,或沿淋巴管转移,引起相关症状。
如何治疗这个病?治疗主要以早期手术为主,尽可能地切除病变皮肤。若缺损面积过大,可酌情行皮瓣种植(用其他部位的皮肤和组织覆盖病变)。放疗的疗效尚不确切。对于已有转移灶的患者,免疫治疗及化疗有一定的疗效。
这个病有哪些危害?肿瘤易出现溃疡、出血,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瘙痒、疼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另外,因为该病为恶性疾病,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精神压力。如发生转移,死亡率高达 70%,严重影响患者的寿命。该病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费用较高,给家庭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
早发现、早诊断、积极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最终结局。
症状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好发于肢体和头皮,其中以小腿和足部最多见,可表现为结节、斑块,伴或不伴疣状增生、溃疡、息肉等,肿瘤易出现溃疡、出血,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瘙痒、疼痛。容易局部复发,或沿淋巴管扩展到周围及内脏转移。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局部结节、包块:伴或不伴疣状增生(表皮增厚,突起,呈山峰状或尖顶状)、溃疡、息肉等。包块生长迅速,可出现局部出血、溃疡等。患者可感觉瘙痒、疼痛等。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全身转移:肿瘤可转移至不同的内脏器官,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如转移至肝脏,可出现肝脏肿大、腹痛;转移至肺,可导致咳嗽、咳痰;转移至淋巴结,可导致淋巴结无痛性肿大。
恶病质:由于肿瘤消耗及对免疫系统的抑制,患者免疫力降低。病情发展到晚期,患者可出现食欲下降、体型极度消瘦、无力、完全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全身衰竭等,呈恶病质状态。
病因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本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原因相关:
创伤
辐射
HPV 感染
哪些人容易患恶性小汗腺汗孔瘤?
本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尚未完全明确。
以下人群可能容易患该病:
局部曾受创伤者
曾接受局部放疗者
HPV 感染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出现四肢皮肤、头皮局部结节或包块时。包块出现局部出血、溃疡时更需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无此情况。
建议就诊科室
肿瘤科
医生如何诊断恶性小汗腺汗孔瘤?
通过视诊(观察)、触诊(触摸),医生可能疑诊恶性小汗腺螺旋腺瘤注,最终通过病理检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视诊:观察结节生长位置、颜色、测量结节大小、有无皮损、周围有无卫星结节(首发病灶周围的多发小结节)及出血、溃疡等。
触诊:检查结节质地、活动度、有无压痛、局部皮温有无升高、浅表淋巴结有无肿大。
影像学检查:该病好发于肢体及头皮,位置多较表浅,CT、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可以评估有无转移,也可在随访中评估疗效。
病理检查:是确诊本病的依据。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何时发现包块?
包块生长速度如何?
包块处有无瘙痒、疼痛?
发病以来有无发热、乏力、食欲下降等不适症状?
有无家族性及遗传性疾病史?
从事何种工作?是否经常接触有毒物质及放射性物质?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长这些包块?
这些包块会发生什么变化?
此疾病有哪些危害?
需要接受哪些检查?
何种治疗方法最有效?
包块是恶性还是良性的?
此疾病跟平时饮食习惯有关系吗?
日常生活有何注意事项?
此疾病有传染性吗?家人有何注意事项?
治疗
恶性小汗腺汗孔瘤属低度恶性肿瘤,及早手术切除,大部分患者能够治愈,少有转移。单纯放疗以及放/化疗结合,疗效尚不明确。
药物治疗
化疗:转移性恶性小汗腺汗孔瘤可行化疗,但由于该肿瘤比较少见,目前尚无标准的化疗方案。目前报道疗效较好的化疗药物有顺铂注、紫杉醇、多烯紫杉醇、5-氟脲嘧啶、卡铂及表柔比星。治疗目的是抑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免疫治疗:可局部注射干扰素α及白介素-2,以激活自身免疫细胞对抗肿瘤细胞。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此病主要以早期手术为主,目的是尽可能地切除病变皮肤。若缺损面积过大,可酌情行皮瓣种植。
其他治疗方法
放疗:目的是杀死肿瘤细胞。但疗效尚不明确。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病情继续发展,可出现淋巴结及远处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严重影响患者寿命。
经过正规治疗后,虽可延长患者生存期,但仍有较高的复发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寿命。虽然恶性小汗腺汗孔瘤是低度恶性肿瘤,但该病确诊时,30% 的患者已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少数发生远处转移。一旦发生远处转移,死亡率可达 70%。因此,对于病程较长的良性小汗腺汗孔瘤,即使是良性病变,也应高度重视。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如果患者接受了手术,术后注意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每日换药,直至缝线拆除、刀口痊愈。
化疗和/或放疗注意事项:放疗期间及治疗后 1 个月内,注意保持放疗部位皮肤干燥;治疗期间,注意不要受凉感冒。患者应每周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用药注意事项:出现恶心注、呕吐需给予止吐等对症处理,出现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降低时,需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必要时需要输血治疗。
定期复查:需每 2~3 个月到医院复查,主要行 CT 或磁共振成像等检查,以评估疾病是否复发。
饮食:
手术患者:术后,待患者清醒、排气(放屁)后可进食稀饭,后逐渐过渡至正常饮食,勿食辛辣刺激食物。
非手术患者:宜进食营养丰富、高蛋白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等;多吃富含维生素食物,如蔬菜、水果;少吃高脂食物,如肥肉等)。
运动:
手术患者:术后需卧床休息,根据手术部位不同,遵从医生意见,逐渐下床活动。适当锻炼身体,注意活动下肢,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非手术患者:可适量活动,勿剧烈运动。
其他: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戒酒,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
多加注意身边的生活环境,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注意不要感冒。
应少到公共场所及某些疾病流行区,尽量避开感染源。
患者家属应关注患者情绪变化,多关心、多陪伴,给予足够的家庭支持。
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家族中有本病患者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