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Vernet syndrome,Vernet 综合征
概述
颈静脉孔综合征(jugular foramen syndrome),又称为“vernet 综合征”。是指一侧颈静脉孔周围组织或结构病变引起的同侧 Ⅸ、Ⅹ、Ⅺ 脑神经麻痹,从而产生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症状。
颈静脉孔综合征通常由附近的肿瘤(神经鞘瘤)、组织的感染(带状疱疹病毒)、炎症、外伤骨折等压迫同侧 Ⅸ、Ⅹ、Ⅺ 脑神经,导致受压脑神经麻痹。
主要症状表现为患者声音嘶哑、进食困难导致营养不良、饮水呛咳、患侧咽反射减弱及软腭上抬不能、悬雍垂偏向健侧、舌后 1/3 味觉障碍、患侧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萎缩、向健侧转颈及患侧耸肩不能。
常根据病因治疗。由肿瘤引起的颈静脉综合征可手术切除肿瘤、解除压迫;治疗的难点在于颈静脉孔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颈静脉综合征以抗病毒、激素、营养神经及对症治疗为主。
因吞咽困难可致营养不良,严重者可导致吸入性肺炎。
该疾病预后良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锻炼,有助于预防发病。
症状
患者常表现为吞咽困难、消瘦、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患侧咽反射消失、患侧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萎缩。
颈静脉孔综合征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由于 Ⅸ、Ⅹ、Ⅺ 脑神经均通过颈静脉孔,临床上常同时受累,故颈静脉孔综合征患者常表现为患侧三支脑神经麻痹的症状。
第 IX 舌咽神经受累时:
舌后 1/3 味觉障碍;
咽部感觉减退或丧失;
咽反射消失。
第 X 迷走神经受累时:
声音嘶哑、构音障碍;
软腭不能提升;
吞咽困难;
饮水呛咳;
咳嗽无力。
第 XI 副神经受累时:
患侧胸锁乳突肌(向病变对侧转颈不能);
患侧斜方肌萎缩(患侧肩下垂并耸肩无力);
颈静脉孔综合征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颈静脉孔综合征因延误诊断未能及时治疗可导致:
长期吞咽困难导致营养不良、消瘦;
咳嗽无力呛咳等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颅底骨折可致脑脊液漏。
病因
颈静脉孔综合征主要因出入颈静脉孔的第 IX、X、XI 对脑神经受周围组织的压迫导致。引起压迫的原因有肿瘤、炎症、结节病、格林-巴利综合征和外伤等。
颈静脉孔综合征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颈静脉孔区常见肿瘤包括颈静脉球瘤( 78.7% )、神经鞘瘤( 16.1% )、脑膜瘤( 5.3% ) 、转移瘤等直接压迫[1]。
感染,如脑膜炎、外耳道炎等炎症浸润,使神经直接受累。
上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原因,但发病机制不明[2]。
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病毒,发病机制不明,可能的机制包括尾组脑神经与上颈部神经在解剖学上相连,由于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具有嗜神经性,故可借此蔓延至脑神经,使得神经细胞水肿,进而使颈静脉孔相对狭窄,导致神经受压,出现症状[3]。
外伤骨折:导致颈静脉孔区骨折。
哪些人容易患颈静脉孔综合征?
任何年龄阶段均可患此病。
若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需警惕肿瘤是否已转移;
外伤颅底骨折患者需注意是否引起颈静脉孔综合征;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的人群。
就医
当患者出现颈静脉孔综合征的症状时,应及时治疗,避免进行性营养不良及肺部感染的发生。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吞咽困难;
饮水呛咳;
声音嘶哑;
耸肩及转颈不能。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外伤颅骨骨折;
呼吸困难。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神经外科
肿瘤科
耳鼻喉头颈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颈静脉孔综合征?
临床医生根据患者提供的病史及其临床表现、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不难诊断。
磁共振检查(MRI):这是目前诊断肿瘤所致颈静脉孔综合征最可靠手段,特殊 MRI 检查序列、脂肪抑制技术有助于对病变的来源进行鉴别[4]。此项检查能够从矢、冠、轴三维方向观察颈静脉孔道周围的神经血管结构、病变累及的程度和范围,有利于神经、血管等精细结构的显示,能较好显示肿瘤形态,对肿瘤的生长方向、部位更加明确,有助于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
CT 检查:头颅 CT 扫描三维重建可以真实地反映颅底结构,清晰显示正常和病损的颅底孔裂、 重要的动静脉、颅底肿瘤的范围、颅内外受累情况与周围的解剖关系。CT 已成为颈静脉孔区骨性结构的首选检查方法。
脑血管造影检查:可以清楚地显示肿瘤的供血动脉及责任血管。可评价肿瘤血供情况,但属于有创检查。
喉镜检查:观察声带的运动情况、患侧声带是否麻痹。
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双侧胸锁乳突肌、斜方肌是否一致,以及患侧肌肉的萎缩程度。
脑脊液生化:可用于诊断细菌感染,如脑膜炎所致颈静脉孔综合征。
血清学检查:常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或补体结合试验检测特异性抗体,若带状疱疹病毒抗体 IgG 阳性,有助于诊断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的颈静脉孔综合征。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哪儿不舒服?
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症状出现之前有其他的疾病吗?
之前在哪儿治疗过?吃过什么药?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是怎么患上颈静脉孔综合征的?能治好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我需要吃些什么药?医保能报销吗?
您推荐采用什么治疗方案?
能治愈吗?有后遗症吗?
会复发吗?
治疗期间我需要注意什么?
治疗
治疗原则:解除受累神经的压迫、营养神经使其恢复正常功能,及早治疗可预防营养不良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药物治疗
抗生素:发挥抗菌作用,以治疗细菌引起的感染。
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抑制多种原因造成的炎症反应,减轻充血、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进而减轻神经细胞及周围组织的水肿。
神经生长因子、维生素 B1 及 B12:具有营养神经的作用,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手术治疗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由于颈静脉孔周围的解剖结构复杂,走行着重要的血管、神经,所以正确选择手术入路至关重要。
理想的手术入路选择应遵循两大原则:避免损伤重要神经血管结构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显露术野、切除肿瘤[4][5]。根据肿瘤的位置、范围、颅内外受累情况的不同,手术治疗的方案也不一致。
手术并发症主要有颅脑神经损伤,脑脊液漏,脑积水和颅内感染。
其他治疗
气管切开术:严重者可预防性行气管切开,以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鼻饲:因患者吞咽困难、不能进食,常导致营养不良,故应早期插鼻胃管进行营养补充。
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受损神经及其周围组织的血氧含量,改善局部微循环,加速水肿和炎症的吸收,促使神经功能恢复。
针炙:能明显促进受损的神经功能恢复。
疾病发展与转归
因患者不能进食,常导致营养不良,还会因误吸造成肺部感染,故应尽早治疗以期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由于 IX、X 颅神经与交感神经在咽部形成神经丛,故当一侧神经受损时,对侧可以代偿,所以吞咽障碍预后一般良好。
日常注意
由于患者吞咽功能下降、吞咽迟缓、易导致饮水呛咳。因此患者在饮食配置上应清淡、易消化,选择低盐、低糖、低脂、高蛋白饮食,忌食酸辣、燥热、油腻食物[6]。
食物要有适当的黏性而不易松散,减少咽部残留及误吸的发生。
进食过多会导致咽部残留引起误吸,过少则会因刺激不够,难以诱发吞咽反射,因此,患者应以少量开始,逐渐增加。
患者在哽咽、咳嗽时应停止进食,给以充分的休息时间。
进食速度应缓慢,以防口腔内的食物在患者不停地咀嚼过程中误入气管。
患者可能会因担忧呛咳引发误吸从而害怕进食,不要过于担心,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充分休息。
预防
平时适当锻炼,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减少病菌、病毒感染的机会。
因颈静脉孔综合征多以肿瘤的压迫为主,故应遵循“三早原则”,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加强自身安全防护意识,减少意外损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