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是什么?脑胶质瘤怎么办?脑胶质瘤症状有哪些?

脉络膜缺血是脉络膜毛细血管前小动脉对不同病因而产生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可以是全身血管反应的一部分。该病人群发病率低,目前尚无流行病学资料。病因不明,可能由于脉络膜小动脉的阻塞所致。发病者常合并全身及眼部炎症,如大脑血管炎、病毒性脑膜炎、结节性红斑、微血管性肾病、血小板凝集异常、急性甲状腺炎、肉样瘤、呼吸道感染等。主要症状是突发视物模糊或视力急剧下降,甚至失明。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治疗的关键点在于积极治疗原发病。该病一般视力预后良好。严重病人多伴有全身性血管性疾病,可导致死亡。临床上许多脉络膜缺血的患者常合并有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或缺血性视盘病变。

别称

胶质瘤,脑胶质细胞瘤

概述

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原发脑肿瘤,由正常细胞突变注而来,并表现为生长失控。

电离辐射暴露史是确定的脑胶质瘤的危险因素;环境因素也可能增加脑肿瘤的发病率。以中老年人多见,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明显增高,患者男性多于女性。

脑胶质瘤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典型症状为头痛和癫痫发作。

2017 版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将脑胶质瘤按恶性程度从低至高分为Ⅰ~Ⅳ 级。Ⅰ级恶性程度最低,预后最好;Ⅳ 级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最差。Ⅱ 级为低级别胶质瘤,Ⅲ、Ⅳ 级为高级别胶质瘤。

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是脑胶质瘤主要的治疗方式。不过临床上大部分脑胶质瘤都会复发,即使是手术切除后,复发几率也很高。

症状

脑胶质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脑胶质瘤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常见症状包括:

头痛:常见,超过 50% 患者就诊时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钝痛或跳痛,呈进行性、持续性加重。

癫痫:可表现为局灶性癫痫发作和全面性癫痫发作。

局灶性功能障碍:症状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可表现为肢体无力、感觉丧失、失语、视力缺失等。

脑胶质瘤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脑胶质瘤若没有得到及时发现和治疗,随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出现颅内压升高、认知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常见并发症如下:

颅内压升高:脑胶质瘤的生长、增大或某些特殊部位,可使脑脊液注流出受限,导致脑积水。颅内压升高可出现典型三联征,即头痛、恶心和视乳头水肿。颅内压如果明显升高,会导致脑血流灌注减少,从而引发晕厥,甚至意识丧失。

认知功能障碍:轻微的认知功能障碍常表现为精神不振、乏力、困倦等,以及类似抑郁症的表现,如丧失日常活动兴趣等。

病因

脑胶质瘤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

脑胶质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电离辐射:是脑胶质瘤的危险因素。从受到辐射至发病,潜伏时间可达 5~10 年,甚至更长。

家族性肿瘤病史。

长期生活习惯不良:如熬夜、长期精神压力大等。

就医

当症状反复出现,持续性加重时,应考虑脑胶质瘤的可能,给予足够重视。

哪些情况需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头痛,夜间加重,甚至影响睡眠。

癫痫,发作时可能出现身体僵直、肢体颤动、肌肉失控甚至昏厥。

双上肢或双下肢无力或麻木;视物模糊或视力快速下降等。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甚至出现意识丧失。

癫痫持续发作不缓解,甚至不省人事。

突然出现肢体瘫痪。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肿瘤科。

神经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脑胶质瘤?

脑胶质瘤的确诊,需要高度依赖影像学检查手段,同时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化验检查。

头颅 CT 检查:主要用于急诊患者,或者存在 MRI(磁共振成像)检查禁忌的患者。

头颅增强 MRI 检查:是分辨脑胶质瘤的最佳检查方法。

立体定向活检:用于影像表现不典型或者无法手术的患者。该方法可以获取病变组织,是一种准确、安全的诊断技术。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哪些不适症状?程度如何?多久了?

症状是否会缓解或加重?

平时经常熬夜吗?有没有接受过放射线相关检查?

有没有亲属存在脑肿瘤病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要怎么检查才能确诊?

应该做手术还是放化疗?

复发该怎么办?

治疗

脑胶质瘤患者,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按照疾病的不同特点,常需神经外科、神经肿瘤科、放射肿瘤科等多学科合作,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

药物治疗(化疗)

替莫唑胺(口服烷化剂):是治疗脑胶质瘤的推荐药物。

PCV 方案:即丙卡巴肼、洛莫司汀和长春新碱联合使用。

手术治疗

肿瘤全切或次全切除术:脑胶质瘤手术的目的主要是,在保留神经功能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目前,脑胶质瘤尚无法单独通过手术治愈,因此,提高肿瘤切除率,最大范围的安全切除肿瘤对预后至关重要。通过手术,可降低肿瘤细胞的负荷,改善症状,为后续放疗、化疗打好基础,延长患者寿命。

肿瘤活检术:活检时,医生会采集部分脑组织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检查是否存在癌细胞。

其他治疗

放疗:是低级别脑胶质瘤治疗方案的“ 标配”,可利用辐射杀死肿瘤细胞。患者可在术后或无法进行手术时,接受放疗。

电场治疗:是一种用于头皮的便携式医疗装置,这可能有助于减缓肿瘤生长。电场设备应连续佩戴,或一日至少佩戴 18 个小时。

疾病发展和转归

脑胶质瘤经治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医生的目标是,最终让脑胶质瘤变成一种慢性、可控性疾病。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应注意以下事项:

术后患者应接受神经肿瘤多学科评估和随访,若随访磁共振检查,通常需做增强扫描。术后还应在康复科医生的指导下,尽早开始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

放化疗后,应注意定期复查血常规等指标,平时注意营养,适当活动,以促进体力恢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等。

树立治疗信心,积极接受心理社会干预,以提高生活质量。

定期复诊,遵医嘱调整用药,不随意减量或停药。

膳食中应增加抗氧化的水果和蔬菜、减少电离辐射等。

尽可能恢复力所能及的工作。

预防

脑胶质瘤目前尚无明确的预防方法。建议有肿瘤家族史和接受过放疗的人群应定期进行健康筛查。

感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 林艺医生 参与本文撰写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头孢克肟颗粒的功效与作用-头孢克肟颗粒说明书

2023-8-2 23:41:04

保健

吃苹果不喝水 便秘加重

2024-9-2 22:2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