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伴(t15;19)(q13;p13.1)易位的癌或中线致死性癌
概述
什么是NUT中线癌(NUT midline carcinoma)?这是一种恶性肿瘤。从名称上理解,这种癌症是由于人体的NUT基因出现了“故障”引起的,多发生在接近人体正中线部位的一系列器官,如鼻腔、鼻旁窦、纵膈和胸腔内器官等。这种肿瘤有如下的特点:
少见:暂时还没有关于具体发病率的数据;
侵袭性高,也就是很容易侵犯其他器官;
具体起源于哪个部位往往无法明确、可能会导致死亡[1];
虽然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生、男女无差异,但好发的人群是儿童、青年,老年人也偶有发生;
什么原因引起了这个疾病?本病的病因还不明确。但现在医学界已经明确的是,以下因素与本病的发生没有关系:EB病毒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是否有吸烟的习惯。
患者会有什么表现?这个疾病缺乏特征性的表现。常见的表现是当肿瘤侵犯不同器官,就会发生哪些部位的相应表现。比如,淋巴结肿大但不疼痛、鼻腔充血,有脓性分泌物、胸痛、骨骼疼痛。
怎么治?很遗憾,目前还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案。对于还处于疾病早期的患者,手术切除是唯一可以根治的方法。但绝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手术效果不好或者因身体状况不好,不适合手术。
治疗效果如何?因为本病侵袭性强,所以许多患者在就诊时就已经发生肿瘤转移,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淋巴结、骨、肺、胸膜及皮肤与皮下软组织。本病病情凶险,进展很快,因此如果不经过系统的治疗,患者的远期(一般以5年或10年期计算)生存率比较低,平均生存的时间为 9.5 个月[2]。
症状
本病的表现并不特殊,往往都不是本病才有的特别症状。它的常见表现与多种恶性肿瘤的表现有重叠,也就是当这种肿瘤侵犯到哪个器官时,患者就会出现哪个器官、部位相应的表现。
NUT 中线癌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转移至鼻腔鼻窦时:鼻腔充血、肿胀(红、肿);吸气不通畅;两边鼻腔内都可以有超出平时正常量的液体、可以看到大量的脓性分泌物[3]。
转移至淋巴结时:最先出现的症状常常是淋巴结慢慢变大,变成肿块。但不觉得疼痛。肿块可以是活动的,也可以是不活动的。不活动的肿块是因为淋巴结之间相互黏连、融合到了一块;触摸起来有像摸“软骨”的感觉,触感类似平时摸喉结。
转移至肺时:出现胸痛、发热、咳嗽、咯血注等表现[4]。
转移至骨骼时(以脊椎骨常见):
最常见的是骨骼疼痛,局部肿胀;
病理性骨折:由于疾病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的骨折;
脊髓压迫:表现为某个部位的皮肤感觉到疼痛,或者感受温度和痛觉的能力下降、或肢体活动不好、或大小便失禁等。
转移至纵膈时:患者会出现上腔静脉综合征,表现为突然或者逐渐地出现呼吸困难、面部和颈部肿胀;还可能会有胸腔积液,出现如胸闷、喘不上气等表现。
转移至皮肤与皮下软组织时:最常见的表现为皮肤或皮下结节,看起来可与正常皮肤颜色一样,也可以是红色、淡红或紫红色,摸起来比较硬(触感类似摸骨头)或韧(触感类似摸鼻尖)。结节可与皮下组织粘连(摸起来不活动),但少有破溃。
NUT 中线癌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贫血
脾脏肿大
胸腔积液
病理性骨折
恶液质
病因
目前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学改变有关。
NUT 中线癌常见病因有哪些?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体细胞遗传学改变有关,NUT 基因出现了“故障”(基因易位及融合基因形成)。
哪些人容易患 NUT 中线癌?
可能与体细胞遗传学改变有关
与病毒感染、吸烟无关。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自己感觉鼻腔堵塞,吸气不通畅,而且自己想不出来原因。
双侧鼻腔充血、肿胀或红肿,大量脓性鼻涕。
淋巴结不断变大,不疼痛,摸着像软骨,按上去也不疼痛。
胸痛、胸闷、咳嗽、咯血注。
发热。
无外伤情况下,骨骼出现疼痛、肿胀、骨折。
出现以下情况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骨骼剧烈疼痛、剧烈胸痛、大量咯血。
建议就诊科室
普外科
急诊科
肿瘤外科
医生如可诊断 NUT 中线肿瘤?
当医生怀疑为该病时,可通过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NUT 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确诊[5]。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 X 线、CT、MRI 检查,是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检查的目的是——明确有没有异常癌症肿块的形成。并且观察肿块的具体形状、大小、位置、有没有侵犯到其他器官,以及侵犯的程度等。
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检查的目的是,明确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的。病理学检查一般需要从患者体内取出病变组织,对肿瘤和组成肿瘤的细胞的排列情况、分化程度进行观察,来判断其良恶性。病理学检查的结果有助于医生制定下一步的治疗计划,包括外科手术方式和放化疗的计划。
超微病理结构:可作为本病的辅助诊断。通过进一步观察肿瘤细胞形态、细胞内结构的形态,来明确肿瘤类型。
免疫组化检查:此项检查的意义是筛查肿瘤和辅助诊断。NUT 中线癌内会检测到“细胞角蛋白”,也就是在检查单上会见到的 CK 蛋白。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您哪里不舒服?每次持续多长时间?已经出现多久了?
症状能否自行缓解?是否逐渐加重?是否服用过药物?
有长期大便带血、间断鼻出血、咳嗽带血吗?
诊断过鼻息肉吗?
近来感冒、咳嗽吗?吃了抗生素吗?
家里人有人有类似症状吗?
是否在其他医院就诊过,有哪些检查结果?有无其他疾病?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怎么治疗?能痊愈吗?
需要做手术吗?费用高吗?医保能报销吗?
会有后遗症吗?会复发吗?影响我以后生活吗?
传染吗?遗传吗?
我的家人需要接受筛查吗?
手术后回到家,有需要注意的问题吗?
治疗
NUT 中线癌的病情凶险,目前还没有针对该疾病的、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目前还没有发现有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
根治性手术:目的是彻底切除肿瘤,达到根治性治疗的目的。适用于发生远处部位转移的患者。
根治性手术同时行周围淋巴结清扫:目的是在根治的基础上,防止手术后疾病的复发。但用这种手术方法时,需要考虑到患者的身体状况,能否耐受手术。否则可能出现术中死亡、术后出现并发症和治疗效果差等情况。
其他治疗方法
放射性治疗:这种治疗的目的有二。一是为施行手术制造“机会”和可能性,可以理解为提前杀灭肿瘤细胞,使患者能尽量满足可以做手术的条件。二是在手术治疗后,用于进一步清除体内残存的肿瘤细胞,防止术后复发。
放、化疗联合治疗:适用于患者的肿瘤已有多处转移,或者他们的身体条件无法承受手术或手术无法治愈时。缺点是不能彻底清除肿瘤细胞,无法达到完全治愈,一般不作为常规治疗方案。
疾病发展和转归
本病是一种少见的高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前述治疗方法,如手术、化学性药物治疗、放射性治疗等方法的效果均较差,疾病结局不好。
日常注意
患者要注意术后护理、发现复发时立即就医。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经手术治疗的患者: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按时更换敷料。通常术后每 2~3 天更换一次,同时观察伤口局部愈合情况,有无感染(红、肿、热、痛),直至术后拆线。若发生伤口出血、渗血,或外层纱布已被血液和渗液浸湿,则丧失防止感染的作用,需要立即更换敷料。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出院体力恢复后,建议尽早下床活动。因为长时间卧床可能会影响术后恢复,也会增加下肢血栓形成的风险。
注意按时复查(一年一次),如遇不适、病情复发,需立即就诊。
经放疗的患者:
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贫血、容易出血、感染等骨髓抑制导致的表现;口腔溃疡等口腔黏膜毒性反应;心脏不舒服、心跳不规律、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循环系统方面的毒性反应;黄疸(皮肤、眼睛等部位变黄)、尿液变少、水肿(下肢或者眼睛、脸部)等肝、肾功能减退而导致的表现。
患者在用药期间需要化验检查重要器官的功能;在家用药期间,如果在出现上述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遵循最新的医嘱改变的照射剂量或暂停治疗,以减轻放疗的副作用。
其他:
排便:保持大便通畅,若大便干或排便困难,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软化大便药物。
饮食:合理搭配,粗细适量,多食蔬菜水果及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瘦肉、豆类等。
运动:增强体质。日常注意生活中注意加强锻炼,多进行一些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预防
本病病因不明确。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但做好下列事项对远离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定期体检,一年一次。或进行基因注筛查,但价格昂贵。
烟酒:戒烟、限酒。
饮食:清淡饮食,多食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蛋、豆类、瘦肉等。
运动:坚持锻炼。可选择游泳、慢跑、羽毛球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次运动需大于 30 分钟,每周运动 3~5 次,增强身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