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沙样瘤,沙样脑膜瘤,皮肤沙粒肿
概述
皮肤脑膜瘤是一种发生于头部皮下的罕见肿瘤。
该病女性的患病率比男性高,发病高峰期年龄为 50~59 岁,且发病高峰有提前趋势,肿瘤起源位置最多的是大脑镰及矢状窦(约占 25.3%)。
本病病因主要为先天发育异常、遗传、处于放射线环境、接触致癌化学物品(如亚硝基哌啶)及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正常组织或胚胎残留组织发生癌变,无限增殖。
本病分为原发性皮肤脑膜瘤和继发性皮肤脑膜瘤,原发性皮肤脑膜瘤通常在出生后数年发病,甚至在成年期发病;而继发性皮肤脑膜瘤发生在成年期。
皮肤表面出现小而硬的纤维性钙化结节是皮肤脑膜瘤最常见的症状,还可出现颅内压增高表现(如头疼、恶心注、视物模糊等)和视力障碍。
手术治疗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栓塞治疗、放射治疗为辅助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则主要为该病的对症治疗方式。
肿瘤可直接引起脑组织的局部损害,主要危害有失明、瘫痪等。
原发性皮肤脑膜瘤为良性,不会增长,预后良好;继发性皮肤脑膜瘤如不发生转移,预后也较好。
症状
皮肤表现出现小而硬的纤维性钙化结节是皮肤脑膜瘤最常见的症状。
皮肤脑膜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皮肤脑膜瘤的常见症状包括:
皮肤表面出现小而硬的纤维性钙化结节。
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头痛、恶心注、呕吐、视乳头水肿(视物模糊、有血丝)等。
视力障碍:表现为眼球运动障碍、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偏盲(即一侧或双眼正常视野的一半缺失),甚至失明。
皮肤脑膜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皮肤脑膜瘤的进展过程,可能出现的危害是术后颅内出血,如发现和处理不及时可导致脑疝的发生,从而危及患者生命。
常见并发症包括:
脊柱侧凸:表现为背部隆起畸形,甚至“漏斗胸”或“鸡胸”等畸形。
多重肺部感染:如咳浓臭痰。
颅内出血:是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常表现为头痛、呕吐、血压急剧升高、偏瘫、失语、癫痫。
前驱症状:如起病前数天感头痛、疲劳、食欲不振、呕吐、睡眠障碍或精神活动减退等。
急性或亚急性发病:如精神障碍、瘫痪、头痛、发热、意识障碍、恶心呕吐等。
病因
病因主要为先天发育异常、遗传、处于放射线环境、接触致癌化学物品(如亚硝基哌啶)及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正常组织或胚胎残留组织发生癌变,无限增殖。
皮肤脑膜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皮肤脑膜瘤的常见原因包括:
先天发育异常:胚胎发育过程中有些细胞或组织可停止生长而残留于脑内,它们具有分化的潜力,可发展为脑瘤。
遗传:本病具有遗传倾向,若家族中有人罹患该病,则该病的患病率增加。
放射线:长期处于放射线等环境内,可诱发皮肤的癌肿。
致癌化学品:接触化学物品,如亚硝基哌啶、二亚硝基哌嗪、甲基亚硝脲等,会诱发皮肤脑膜瘤。
细菌或病毒感染:接种某些细菌或病毒,如结核杆菌、腺病毒、肉瘤病毒等,可诱发颅内肿瘤。
哪些人容易患皮肤脑膜瘤?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工作环境中含有毒物质:长期工作在有毒物质环境中的人罹患该病的概率增加,如处于放射线等环境、接触化学用品等。
免疫调节异常:生活中不规律的作息可使免疫功能下降,导致免疫调节异常。
细菌或病毒感染:生活中可能被某种细菌(如结核杆菌)或病毒(如腺病毒)感染,从而患病。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先天发育异常:患者先天正常组织或胚胎残留组织发生癌变,无限增殖。
基因遗传:本病可能与基因有关,具有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患有此病的人,患病率会比普通人提高。
女性:虽然男性和女性都可能发生,但该病更多见于女性患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皮肤表表面出现小而硬的纤维性钙化结节;
头痛、恶心注、视物模糊等;
眼球运动障碍、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失明;
血压急剧升高、偏瘫、失语、癫痫等;
精神障碍、瘫痪、头痛、发热、意识障碍等。
建议就诊科室
肿瘤科
皮肤科
神经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皮肤脑膜瘤?
当医生怀疑是皮肤脑膜瘤时,将通常进行体格检查、头颅 CT 扫描进行初步诊断,之后可能进一步通过脑血管造影、组织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等检查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可检查患者头部是否有坚硬皮下结节,此为该病最常见的表现。
头颅 CT 扫描:可明确肿瘤大小、位置、形状,并判断肿瘤内是否钙化。
脑血管造影:该检查是为了明确肿瘤血管的结构,可检查到脑血管的移位、肿瘤与硬膜窦的关系、窦的开放程度,同时脑血管造影也可为术前栓塞供应动脉,减少术中出血。
组织病理:具有诊断意义,该检查可明确肿瘤的病理组织,以便后续选择治疗方案。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可检查肿瘤细胞上皮膜抗原和波状纤维蛋白是否呈现阳性,其他抗体是否表达。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患者家族中还有人患此病吗?
来医院之前,是否接受过化疗或放疗?
什么时候发现有肿块的?肿块的大小和起初发现相比,有没有变大?
身体除了这些症状,还有别的症状吗?
请问您长期处于怎么的环境中呢?是否接触放射线等物理辐射,是否长期接触化学物品?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这个病会传染吗?
这个病最佳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这个病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这个病治愈率高不高?复发率高不高?
这个病是怎么得的呢?
皮肤脑膜瘤在医保范围内吗?
治疗
手术治疗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栓塞治疗、放射治疗为辅助治疗注方法,药物治疗则主要为该病的对症治疗方式。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治愈,复发率较低,生活质量会逐渐提高。
药物治疗
抗癫痫类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卡马西平、拉莫三嗪、奥卡西平等,可消除或减轻癫痫的发作。
抗炎类药物: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等,具有抗炎杀菌的作用。
脱水剂类药物:常用药物包括 20% 甘露醇和 50% 葡萄糖,其作用为提高渗透压,形成血浆与脑组织之间的渗透压梯度,令水从脑组织移入血浆,使脑组织脱水,颅内压降低。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为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旨在将肿瘤完全切除,从根本治愈患者的皮肤脑膜瘤,但如皮肤脑膜瘤发生在蝶骨翼内侧、眶、矢状窦等处,很难完全切除,用此方法不但无法根治,还会增加疾病复发率。
其他治疗方法
栓塞治疗:由于该治疗方法作用比较局限,只适用于颈外动脉供血为主的皮肤脑膜瘤。
放射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但不能完全去除肿瘤。该方法可作为治疗皮肤脑膜瘤的辅助疗法。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脊柱侧凸、多重肺部感染、颅内出血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使患者生活质量直线下降,对寿命也有很大影响。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治愈,复发率较低,生活质量会逐渐提高。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如果患者做了手术,术后注意敷料应 1 天更换 2 次,保持卫生清洁;引流管应保持畅通状态。
放疗/化疗后或期间的注意事项:接受放疗/化疗的患者,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可能会出现头晕、呕吐注、脱发等不良反应,此时患者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患者需注意药物不良反应,若出现眩晕、头痛、精神紧张、恶心、厌食、上腹部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术后、用药复查:3 个月或半年需要到医院复查 1 次,主要复查体格检查、头颅 CT 扫描等项目。
饮食:忌食辣椒、麻椒、生葱、生蒜、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及饮料。忌吃富含油脂的食物如猪油、奶油、羊油等。
若为手术患者,术后 1~3 天需要流质饮食,而后逐渐转为半流质饮食,若患者无不适,大约 2 周后可正常饮食。患者应多吃些营养价值高、易消化的食物,如豆制品、牛奶、鱼类、瘦肉等;
若为非手术患者,多吃些抗癌、增强免疫力、膳食纤维类的食物,如芦笋、牛奶、冬瓜;避免吃些致癌类食物,如桂皮、米粉等。
运动:
若为手术患者,术后需要卧床休息 1 周左右、1 周后根据恢复情况可适当下床活动、活动度要小。
若为非手术患者,是可以运动,运动强度适中,每次运动约 30 分钟,一周运动 1~3 次即可(如散步、打羽毛球、打太极拳等)。
中医康复:中药对康复一些作用,必须要在正规中医院和研究院所的医生指导下遵医嘱用药。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避免劳累、熬夜等。
注意个人卫生,防止伤口感染。
保持良好心态,积极乐观向上,消除焦虑、不安等消极情绪。
预防
饮食的话以清淡为主,要多吃蔬菜水果类,多喝水,不要吃辛辣的食物,不要抽烟喝酒。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的因素:
避免有害物质侵袭,尽量少接触有害物质,不要长期处于有有害物质的环境内。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如经常锻炼身体,合理饮食,不可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
多补充维生素:如维生素 C、维生素 E,可以预防食物中的抗癌物质如亚硝胺注的危害。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
先天遗传因素:可在母亲妊娠期间进行排畸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