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枝胶质细胞瘤及间变少枝胶质细胞瘤是什么?少枝胶质细胞瘤及间变少枝胶质细胞瘤怎么办?少枝胶质细胞瘤及间变少枝胶质细胞瘤症状有哪些?

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种进行性的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伴有不同程度的视网膜渗出和视网膜脱离的眼病。本病并不常见。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发病年龄为 1~34 岁,平均年龄 5.9 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80% 的患者为单眼发病。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的病因不明。可能与炎症、先天血管异常等有关,与系统性血管异常无关。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按 Shields 分期标准,可分为 5 期。本病早期通常无症状或不容易察觉。大多数是因为显著的视力下降、瞳孔区出现黄白色反射、斜视,才被发现而就医。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早期通常使用激光光凝治疗,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会损害视功能,严重者可失明,甚至失去眼球。本病发展缓慢,破坏力强。如能早期发现并治疗,可保留一定的视力。当合并严重的并发症时,视力预后差。

别称

少枝神经胶质瘤及间变少枝神经胶质瘤,少枝神经胶质细胞瘤及间变少枝神经胶质细胞瘤,少枝间胶质瘤及间变少枝间胶质瘤

概述

少枝胶质细胞瘤及间变少枝胶质细胞瘤为一种发生在颅内的肿瘤。好发于成年男性,属于脑胶质瘤的一种,发生率低。本病具有侵袭性,间变性注肿瘤预后差。

少枝胶质细胞瘤及间变少枝胶质细胞瘤是一种较少见的神经上皮性肿瘤,来源于中央白质区的白质,绝大多数发生在幕上,其中额叶最多见,约占脑胶质瘤的 2%~12%。本病主要发生于成年人,发病高峰为 30~40 岁,男女比例约为 2∶1。

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表明,19 号染色体长臂(19q)的杂合子丢失是少枝胶质细胞瘤及间变少枝胶质细胞瘤发生的主要原因。

按 WHO 对脑胶质瘤的分级,Ⅰ 级为良性,Ⅲ 级、Ⅳ 级为恶性,Ⅱ 级为低级别浸润性胶质瘤,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

该病会因肿瘤侵犯生长的位置不同,而引起不同的症状。其中癫痫(俗称“羊角风”、“羊癫疯”)最为多见,并且为大部分人的首发症状,还有部分人可能会因颅内压增加出现头痛,恶心的症状,甚至晕倒和行为认知改变(不正常的行为和对事物出现异常的认知)。

手术切除是低级别胶质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根据肿瘤的分级,术后可辅助放化疗、内分泌治疗、质子治疗等。

因肿瘤对脑组织的压迫和侵犯可能会造成一系列相关症状,如:颅内压过高,引起头痛,呕吐,严重者发生脑疝;经常性癫痫,失去意识,行为和认知发生改变等等。

症状

胶质细胞瘤的临床症状并不典型,根据肿瘤生长的部位而有所不同。

少枝胶质细胞瘤及间变少枝胶质细胞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少枝胶质细胞瘤及间变少枝胶质细胞瘤的常见症状包括:

癫痫:为此病的最常见症状,发生率约为 35% ~85%,发病时表现为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等。

偏瘫(即半身不遂)及偏身感觉障碍(一侧肢体感觉障碍):也是本病的常见症状,发生率约为 30% 左右。

如肿瘤位于额叶,特别是当肿瘤沿胼胝体浸润到对侧额叶时,其症状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情感异常、痴呆等。

高颅压症状:一般出现较晚,但发生率较高,约有 50%,表现为头晕、头痛、呕吐注等。

少枝胶质细胞瘤及间变少枝胶质细胞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癫痫。

行为认知改变。

头痛,头晕,呕吐。

病因

染色体丢失是少枝胶质细胞瘤及间变少枝胶质细胞瘤发生的主要原因。

少枝胶质细胞瘤及间变少枝胶质细胞瘤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染色体丢失:19 号染色体长臂(19q)的杂合子丢失,导致体细胞突变注,产生肿瘤细胞。

哪些人容易患少枝胶质细胞瘤及间变少枝胶质细胞瘤?

目前暂未查见权威证据明确本病有关的易患人群,尚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头痛欲裂。

喷射性呕吐注。

频发癫痫,与癫痫偶发明显不同,一个月一次或几次。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晕倒

癫痫

呼吸暂停

建议就诊科室

脑外科

肿瘤科

医生如何诊断少枝胶质细胞瘤及间变少枝胶质细胞瘤?

当医生根据相应症状怀疑本病时,会让患者做脑部 MRI 或者 CT,根据影像结果,初步诊断患者的疾病。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MRI:头颅核磁是本病的最佳诊断诊断检查,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肿瘤的存在,其所在位置,与脑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界限是否清楚。

CT:当患者体内有金属时选用,对本病也有较好的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就诊症状多久了?

都有哪些症状?

既往病史?

家族史?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所得什么疾病?

疾病可否治愈?

疾病的凶险程度?

治疗

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可以辅助化疗注放疗和质子治疗等。

药物治疗

化疗药物:常见药物有替莫唑胺,在肿瘤分裂期组织其生长,可以有效预防肿瘤复发。

手术治疗

肿瘤完全切除术:仅将肿瘤及规定正常脑组织切除。

扩大切除术:在肿瘤完全切除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切除范围。

其他治疗方法

放疗:术后辅助手段或疾病晚期的姑息治疗,术后放疗有助于杀死术后残余的肿瘤细胞,降低复发率;晚期放疗,目的在于缓解症状,降低患者痛苦。

质子治疗:很少采用,对肿瘤细胞定点杀灭的作用。

疾病发展和转归

一旦发生症状,及时就医,早期切除肿瘤可获得长期生存,但术后复发可能大。

如果没有及时就医,可发生恶变,或者死于相关并发症。

日常注意

术后定期复查,如果有症状及时发现,再次切除也可获得客观生存期。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注意新发头部的症状:若出现既往没有的头晕恶性的新症状,请及时就医。

预防术后感染:除了医生术中规范操作,患者也应积极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提高机体免疫力,当引流量大于 200 毫升及时更换负压吸引器,小于 50 毫升时拔管。

术后注意事项:注意手术部位是否有渗血、出血,辅料是否被污染,伤口有没有疼痛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防止伤口感染的发生。

术后复查:术后半个月或 1 个月需要到医院复查 1 次,主要复查 MRI注、CT 等项目。

饮食:手术之后不能够立刻吃东西,如果是腰硬联合麻醉、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者是全身麻醉,做手术之后 6 个小时之内不可以吃东西。过了 6 个小时之后鼓励进食,在手术麻醉刚开始的 1 天之内,尽量吃清淡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第 2 天之后可以正常进食,进食的主要营养物质要符合高钙、高蛋白等物质(鸡蛋、鱼肉等)。

活动:术后需要卧床休息 6 小时、早期可适当活动(如慢走),不可以做手术部位为受力点的活动。

其他:术后配合早期活动,比如勤翻身、气垫床、保持床铺干燥等,目的是为了增加肺活动,减少肺部并发症,促进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形成,避免肢体发生废用性萎缩,促进肠蠕动、减轻腹胀、增进食欲,预防压疮。

预防

本病暂无权威证据支持的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措施。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男人每天睡不足5小时性欲会降低

2023-8-13 23:23:44

保健

使用樟脑丸应注意什么

2023-8-27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