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侵蚀性溃疡,基底细胞恶性变,蚕食性溃疡
概述
眼睑基底细胞癌又称侵蚀性溃疡、基底细胞恶性变、蚕食性溃疡,是一种由表皮基底层细胞分化而来的、最常见的眼睑恶性肿瘤,好发群体为中老年人,无性别差异及传染性。
眼睑基底细胞癌占眼睑恶性肿瘤的 85%~95%。中老年人的发病率可达 95% 以上,基底细胞癌很少发生远处转移, 转移发生率为 0.028%~0.55%。
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发病原因多认为与日光照射有关。日光照射、有放射线接触史、慢性注皮肤损害者、吸烟、喝酒、免疫力低下、中老年人、家族中有人患有肿瘤为该病的危险因素。
本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四型,即结节溃疡型基底细胞癌、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硬斑或硬化型基底细胞癌、表浅型基底细胞癌。
主要症状是眼睑隆起形成结节,伴溃疡,有灰蓝或灰黑色的黑色素沉着。
眼睑基底细胞癌有多种治疗方法,目前外科手术切除仍是彻底治疗眼睑基底细胞癌的首选方案。
本病的主要危害是形成的结节及溃疡影响眼睑形态,严重时可影响眼睑对眼球的正常保护功能。极少部分可向肺、骨和淋巴结等部位转移。
术中能否完全切除肿瘤是影响患者的复发率、转移率及生存率的关键因素。
症状
下睑结节样的隆起,伴灰蓝或灰黑色的黑色素沉着是眼睑基底细胞癌最常见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病变部位出现溃疡,可向眶骨膜、眼眶、鼻旁窦及深层的真皮侵袭。
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常见症状包括:
“珍珠样”的结节:是结节溃疡型基底细胞癌最初的表现。结节隆起,质地坚硬,病变部位的表面毛细血管扩张,随病情发展逐渐出现表面溃疡,并向周边侵蚀性生长,边缘较硬,内卷呈镶边状。
黑色素沉着: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症状与结节溃疡性基底细胞癌相似,不同之处是色素型基底细胞癌有灰蓝或灰黑色的黑色素沉着。
硬性斑块:硬斑或硬化型基底细胞癌不形成结节及溃疡,而是呈扁平状的灰白色硬性斑块,边缘不清,具有侵袭性,易向眶骨膜、眼眶、鼻旁窦及深层的真皮侵袭。
斑块:表浅型基底细胞癌多发生于躯干,外观呈红斑鳞屑样斑块,边缘像白色珍珠状,可表现为出血,结痂、愈合交替出现。
眼睑基底细胞癌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眼睑基底细胞癌常见并发症包括:
颅内感染。
肺部感染。
淋巴结转移注。
病因
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多认为与紫外线的照射有关,引起发病部位隆起形成结节,溃疡及黑色素沉着等症状。
眼睑基底细胞癌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眼睑基底细胞癌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
紫外线照射;
皮肤纤维瘤注和肥大性酒糟鼻等疾病。
哪些人容易患眼睑基底细胞癌?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眼眶骨化纤维瘤:
长期受到紫外线照射的户外工 我们。波长为 280~320 纳米的紫外线容易造成皮肤损伤,引起皮肤细胞基因变异,从而导致癌变细胞向肿瘤发展。波长为 320~400 纳米的紫外线能够损伤皮肤,并可能促进肿瘤生长。
有放射线接触史及慢性皮肤损害者。
常吸烟、喝酒及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易怒、消极悲观心态者。
睡眠不足、免疫功能低下者。
有如下不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眼眶骨化纤维瘤:
中老年人群;
家族中有人患有肿瘤的人群,容易患肿瘤相关疾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该及时就医:
下眼睑部位隆起形成“珍珠样”结节,出现溃疡;
结节处伴有灰蓝或灰黑色的黑色素沉着;
出现边缘不清、扁平状的灰白色斑块。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出血;
严重出现恶心注、呕吐、甚至晕厥;
出现呼吸缓慢、脉搏骤停、心跳减弱甚至昏迷。
建议就诊科室:
眼科。
肿瘤科。
医生如何诊断眼睑基底细胞癌?
当医生怀疑患者可能患眼睑基底细胞癌时,会根据患者病史、病变部位的外观、病变部位的组织活检、超声及 CT 检查结果综合诊断,病理学检查为主要的诊断依据。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视诊触诊:根据临床表现,可初步区分肿瘤类型。
病理组织检查:是必查项目。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作为确诊的主要依据。
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主要作用是显示病变的形态、边界和血流情况。
CT 检查:主要作用是显示肿瘤细胞向眼眶,鼻窦等部位入侵的深度和骨骼破坏程度,还可以判断其向肺脏等部位的转移情况。
血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发现其他部位的肿瘤。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最近身体有哪些不适?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些症状的?
是否长期处于日照之下?主要从事户外工作吗?
皮肤是否长期存在慢性损害?
日常是否有规律的睡眠?
是否长期吸烟、喝酒及吃辛辣刺激等食物?
患者可以咨询哪些问题?
目前情况严重吗?需要通过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呢?
我需要做些什么检查?费用高吗?
最有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此病症的发生?
能否彻底治愈?要治疗多长时间呢?复发的风险高不高?
平时的饮食,生活习惯我需要注意什么?
此病会传染给其他人吗?会不会有遗传的风险?
治疗
眼睑基底细胞癌有多种治疗方法, 但目前外科手术切除仍是彻底治疗眼睑基底细胞癌的首选方案。
手术治疗
手术是目前医生治疗眼睑基底细胞癌的主要方式,手术作用是直接切除肿物。
药物治疗
目前无有效的药物可以治疗眼睑基底细胞癌。
其他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主要作用是抑制肿瘤生长。适用于大多数的眼睑基底细胞癌,尤其是复发患者或病变位于内眦部者可选择应用,硬斑或硬化型基底细胞癌对放疗不敏感。
冷冻疗法:通过冷冻将肿瘤周围的血管阻塞,可防止癌细胞向周围扩散和转移。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会对周围的正常组织造成影响,冷冻后肿瘤消失,但眼睑不变形或有轻微改变。其缺点为进行了冷冻治疗的皮肤处会有色素过度沉着和色素脱失现象,形成持久的白斑。
光化学疗法:医生利用一种称为“血卟啉衍生物注”的光敏剂,其对瘤细胞有特殊亲和力,在激光照射下这种光敏剂会发生氧化作用,破坏癌细胞膜,使癌细胞坏死;同时肿瘤的血管基质也受到破坏,发生变性坏死。适用于浅表型基底细胞癌。主要并发症为过敏反应,日光照射后出现全身肿胀或皮肤发生水疱。
疾病发展和转归
如不接受正规治疗,肿瘤细胞会向眼眶,鼻腔和上颌窦等处的软骨发展,影响眼眶对眼球的保护功能,引起失明、出血或侵犯颅内等严重后果,还会转移至肝、肺脏等器官引起病变,危及患者的生命。
如接受正规治疗,及时就医可以治愈,且眼睑基底细胞癌的愈后较好,一般彻底手术切除后,做好术后护理和定期复查,一般不会复发。
日常注意
患者需要改善生活质量,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遵医嘱进行治疗。在生活中应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注意手术部位敷料的颜色变化,一般颜色褐色,也可混杂其他敷料颜色,如果敷料变血红色,建议尽快更换,如果数分钟变血红,建议呼叫医生,谨遵医嘱及时更换敷料。
放疗或化疗注意事项:放射治疗的患者,其体内的糖代谢遭到破坏,应多补充葡萄糖,且其一般宜进食凉食、冷饮,但有寒感的患者病人,则应进食热性食物。
用药注意事项:提前告诉医生自身药物过敏史;服药后患者需密切注意不良反应,若出现心跳加速、呼吸困难注症状,应及时停药,送往医院就医。
定期复查:1 个月后需要到医院复查,主要复查 CT、核共振、血常规等项目,检查恢复情况,切除是否完全,评估复发风险。6 个月再次到医院复查,确保切除彻底。
饮食:术后前 3 天禁食,3 天后能吃东西(以流质食物为主),避免吃需要咀嚼的食物,避免扯动伤口。术后可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可多补充维生素 A、C、E 及维生素 B¬1,增强术后的抗感染能力。
运动:手术患者,术后需要卧床休息、3 天后可下床、缓慢小幅度活动,不要进行可拉扯到脸部的所有运动,如深呼吸、头部旋转、刷牙、使劲哈欠等等。待脸部拉扯痛感不再强烈时,尽量早下床活动,有助于术后恢复,减少下肢血栓形成的风险。待完全恢复后,日常注意每天可以进行中等强度运动,如慢跑、拉伸、瑜伽等有氧运动,每次运动大于 30 分钟,一周运动 3~5 次。
其他:戒烟、限酒,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酒量不超过 25 克,成年女性不超过 15 克。
预防
该病的具体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因此没有很有效的预防方式,但避免长期紫外线照射,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也有可能降低此病发生的风险。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具体预防方式如下:
避免长期紫外线照射,避免在日光强烈时(上午 11 点至下午 4 点)外出,养成防晒习惯,如外出时涂抹防晒霜、穿防晒衣等;
勤洗手、洗眼等。
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预防感染,积极治疗基础性慢性注疾病;
少吃辛辣刺激食物;
戒烟戒酒。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具体预防方式如下:
了解自家的家族史,定期体检,1 年至少 1 次,检测肿瘤标志物、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
适当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