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睑板腺癌,麦氏腺癌
概述
眼睑皮脂腺癌又称睑板腺癌、麦氏腺癌,是来源于皮脂腺细胞(分泌皮脂的细胞)的恶性肿瘤,多见于老年人,好发于眼睑、面部、头皮等处。
流行病学:眼睑皮脂腺癌在眼睑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仅次于基底细胞癌,占眼睑肿瘤的 1%~5%,在我国多见,上眼睑发病率高于下眼睑(但没有具体无流行病学数据),这与睑板腺(一种特殊的皮脂腺,上下眼睑均有分布)在上眼睑分布较多有关。
本病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眼睑皮脂腺受到长期刺激(如慢性炎症等)可能会促进肿瘤的形成。
该疾病目前无分型分期。
此病多表现为单一病灶,早期发病时患者常发现眼睑无痛性的黄或橙黄色小结节,直径常小于 2 厘米,增长迅速则会形成菜花样肿块。
眼睑皮脂腺癌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应保证切除边缘已无肿瘤细胞,当肿瘤已经侵犯眼眶时,则应行眼内容物剜除术。
20%~30% 患者会发生可能危及生命的转移,常见侵犯部位为眼眶,也可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如耳前、腮腺、颌下淋巴结转移,其转移率约为 8%~32%,还可通过血液循环途径转移至远处脏器(如肝脏、肺、大脑及骨骼)处。
有长期眼睑皮脂腺炎症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应及时接受局部活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症状
疾病初期为无痛性的黄或橙黄色小结节,与睑板腺囊肿(一种发生于眼睑的慢性炎症)相似,其直径常小于 2 厘米,顶部可有凹陷性溃疡,其余病变部位表面皮肤正常,当结节增长迅速时,则可形成菜花样结节或肿块,同时伴继发性感染和区域淋巴结转移。
眼睑皮脂腺癌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眼睑皮脂腺癌的常见症状包括:
眼睑内出现黄或橙黄色的坚韧小结节:为初期症状,结节直径常小于 2 厘米,中央有凹陷性溃疡,其余结节表面皮肤无破损,发展较慢,患者不会觉得疼痛。
眼睑内菜花样肿块:结节增长迅速时,病变部位可呈菜花样块状。
眼睑增厚、溃烂:出现继发性感染时会出现此类症状,易向眼眶侵入。
其他症状:通过血液途径转移至肝脏、肺等处或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时会有相关症状,例如体表无痛性肿块、肝脏肿大、胸痛、咳嗽等。
眼睑皮脂腺癌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随着疾病进展,眼睑皮脂腺癌可导致的常见并发症包括:
眼眶感染。
转移所致相关症状。
病因
眼睑皮脂腺癌为皮脂腺的原发肿瘤,其病因目前尚不清楚,眼睑皮脂腺受到长期刺激(如慢性炎症等)可能可促进肿瘤的形成。
眼睑皮脂腺癌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眼睑皮脂腺部位受到长期刺激(如慢性炎症)时,会升高发病风险。
哪些人容易患眼睑皮脂腺癌?
本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尚且并没有完全明确,具有下列危险因素者更容易患病:
眼睑皮脂腺存在长期慢性炎症者。
常吸烟、喝酒及吃辛辣刺激食物者。
不注意自身卫生者。
易怒、消极悲观心态者。
睡眠不足、免疫功能低下者。
老年人群。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该及时就医:
眼睑、面部、头皮等处出现新发结节。
结节增长形成菜花样块状。
眼睑内、外翻。
感觉眼睑沉重、视力下降。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失明
眼部血流不止
胸部剧烈疼痛甚至昏迷
建议就诊科室:
眼科
肿瘤科
医生如何诊断眼睑皮脂腺癌?
当医生怀疑是眼睑皮脂腺癌时,将通过询问患者的病史、观察病变部位的外观、进行病变部位组织活检、超声及 CT 等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医生可根据病变的外观进行判断,初期多为小结节,部分病情进展的患者会出现菜花状肿块。
病理组织检查:医生取患者病变部位的皮肤组织标本来进行病理分析,从而确诊此疾病。通过某些特殊染色还可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超声检查:在病变部位直接进行检测,可发现形状不规则的占位性病变。
CT 检查:通过 CT 可发现眼睑等部位形状不规则的高密度块影,边缘清楚,范围明确。此外 CT 可以显示肿瘤细胞是否转移至眼眶、肝脏、肺等部位。
血液检查:抽取患者的外周静脉血,对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否存在长期的慢性眼睑皮脂腺炎症?
今年几岁?是何时开始出现此种黄或橙黄色小结节的?
症状是否维持稳定?
视力是否下降?
主要从事何种工作?工作环境是否清洁?压力大吗?
日常作息是否规律?
是否长期吸烟、喝酒及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患者可以咨询哪些问题?
目前疾病已经发展到什么阶段了?是否需要尽快治疗?
我需要接受哪些检查?检查的费用高吗?
有哪些原因会导致此疾病?最危险的原因是什么?
此病会不会向其他部位转移从而引起其他严重并发症呢?
能否彻底治愈?复发的风险高吗?
有何需要注意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此病会传染给其他人吗?
治疗
眼睑皮脂腺癌复发率较高,早期发现、早期采用外科手术切除联合化疗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的风险。手术是主要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化疗药物:对不适宜手术的患者,医生会考虑应用塞替派、亚胺醌、氟尿嘧啶等化疗药物治疗,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缩小肿瘤,控制其发展。
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眼睑皮脂腺癌的主要方式。
Mohs 显微手术:现在常用的手术,结合手术切缘的病理检查,可以尽量保留周围正常组织,减少手术创伤。手术切除肿瘤后局部应用丝裂霉素 C 等可有效治疗表皮内转移及预防复发。
一般而言,越早诊断患者,其结节就可能越小,还未发生转移,有利于手术切除,复发风险也更低。治疗的关键还是彻底切除肿瘤。
其他治疗方法
放疗:放疗的并发症较大,当病变部位广发于头皮和面部或肿瘤向局部淋巴结发生转移时,手术切除往往会受到限制,此时则可以考虑放疗,延缓病情发展。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肿瘤细胞易向眼眶侵入,影响患者视力,严重时可导致失明,还会通过血液途径转移至肝脏、肺等处,引起胸痛,气喘,严重时则会危及患者的生命。20% 患者最终会因转移致死。
经过正规治疗后,约三分之一的患者经手术切除后会局部复发,再次影响患者的生命,手术切除联合放疗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日常注意
保持良好的心态很重要,患者要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听从医生的建议,患者在生活中应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护理人员应注意手术部位的术后情况,如果手术部位的敷料变血红色,建议尽快更换,如果数分钟即变为血红色,建议呼叫医生。请谨遵医嘱及时更换敷料。患者在术后如觉得手术部位有任何不适也应及时告知医生。
用药注意事项:患者需注意药物不良反应,若出现心跳加速、呼吸困难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定期复查:术后 6 个月时需要到医院复查,主要复查 CT、磁共振、血常规等项目,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饮食:术后前 3 天禁食,3 天后能进食流质食物(如牛奶等)。患者日常注意应多吃绿色蔬菜、水果等富含蛋白质食物,少吃或不吃刺激食物以及油腻、霉变、腌制、酸辣食物。
运动:手术患者,术后需要卧床休息、3 天可下床活动,应缓慢小幅度活动。及早下床活动有助于术后恢复,减少下肢血栓形成的风险。待完全恢复后,日常注意每天可以进行中等强度运动,如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每次运动大于 30 分钟,1 周运动 3~5 次。
其他:戒烟、限酒,建议成年男性 1 天摄入酒精不超过 25 克,成年女性不超过 15 克。
预防
做好自身卫生保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可能有助于预防发病。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有长期眼睑皮脂腺炎症者(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应及时就诊,做到尽早发现、尽早治疗。
注意日常生活卫生安全,提倡勤洗手,避免随时揉眼睛,毛巾、手帕等自用物品要与其他人分开,并经常换洗消毒。
工作环境多风、尘埃等刺激因素时,应注意戴护目镜,以防风沙等的刺激。
对公共场所如浴室、餐厅、游泳池要进行卫生宣传,定期检查和加强管理。
保持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戒烟戒酒,多做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年龄),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了解自家的家族疾病史,定期到医院体检,检查自身的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