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眼眶脂母细胞瘤,眼眶脂肉瘤
概述
眼眶脂肪肉瘤是一种由不成熟的脂肪细胞所组成的、少发生于眼眶部的恶性肿瘤。
眼眶脂肪肉瘤较少发生,到目前为止也只发现 21 例,原发性眼眶脂肪肉瘤的发病年龄相对较年轻,一般小于 30 岁,而转移性脂肪肉瘤的发病年龄为 40~60 岁之间,女性略多于男性,一般为单眼。
眼眶脂肪肉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来源于经历脂母细胞分化的眼眶筋膜内的一种细胞,对此种变异的刺激因素未明。
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原发型脂肪肉瘤和继发型脂肪肉瘤;根据病理类型可分黏液样型、高度分化型、多形型及去分化型。
单侧眼球突出,伴或不伴疼痛为该病的主要特征。
肿瘤周围界限清楚,恶性程度低者可以选择适当的手术切除,但不完全的切除常常易复发;肿瘤界限不清楚、较大且恶性程度高者,可考虑眶内容摘除术。
此病如果不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眼球持续突出会诱发暴露性角膜炎,使患者的视力降低,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会发生广泛转移。
此病在早期进行局部手术切除或眶内容摘除可为疾病提供一个较好的治疗机会,同时降低复发率。
症状
本病主要特征是单侧的眼球突出,进展较为迅速,眼眶眶缘可触及大小不同的肿块,其界限不清,质地较软,眼睑肿胀及眼球活动受限,同时伴有视力下降及复视,有时可伴疼痛感。
眼眶脂肪肉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眼眶脂肪肉瘤的常见症状包括:
单侧眼球突出,发展较快:这是此病的主要特征;
视力下降及复视:位于眶尖的肿瘤早期侵犯并压迫视神经,引起患者视力下降;
眼睑肿胀及眼球活动受限:由肿物生长迅速所导致;
眼眶眶缘可触及大小不同、质软的肿块:肿瘤发生于眶前部时可以触及。
眼眶脂肪肉瘤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眼眶脂肪肉瘤的常见并发症包括:
暴露性角膜炎
骨壁受压破坏
病因
眼眶脂肪肉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来源于经历脂母细胞分化的眼眶筋膜内的一种细胞,对此种变异的刺激因素尚未明了,外伤可能为诱发因素。
眼眶脂肪肉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眼眶部受到外伤有关;
腹膜注后或腹股沟区的脂肪肉瘤转移而来。
哪些人容易患眼眶脂肪肉瘤?
具有下列不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更容易患上眼眶脂肪肉瘤:
年龄:小于 30 岁和 40~60 岁间的人;
性别:女性的患病风险高于男性。
具有下列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更容易患上眼眶脂肪肉瘤:
腹膜后或腹股沟区患有脂肪肉瘤未能及时治疗者;
眼部常常受到创伤者;
不爱运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心态消极、饮食不健康的人群。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单侧眼球突出伴或不伴疼痛;
视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复视;
眼睑水肿、眼球运动障碍。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视力严重下降、看不清楚东西;
疼痛难忍,昏倒在地。
建议就诊科室
眼科
肿瘤内科
肿瘤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眼眶脂肪肉瘤?
当医生怀疑是眼眶脂肪肉瘤时,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B 超探查、X 线检查、CT 扫描、核磁共振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注等检查结果来综合诊断,本病主要通过组织病理学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可初步诊断患者是否存在该病的典型症状。医生会观察患者的眼球是否单侧突出,眼睑是否红肿、用手触及眼眶边缘部是否有大小不同、质地较软的肿物,可以询问患者的眼部是否有疼痛感、视力是否下降。
病变部位的组织活检:是本病的确诊手段,还应用显微镜观察区分具体为哪一型。
B 超探查:用 B 型超声探查患者的眼眶部位,如果患者眼眶部有病变,那么超声结果就表现为形状不规则的实性病变,一般边界较清楚,但难以显示近眶尖区的病变,也难以准确显示病变范围和病变部位与邻近结构的关系。
X 线检查:少数可出现眶壁骨质受压变薄或破坏,对眼眶脂肪肉瘤的诊断价值不大。
CT 检查:可见形状不规则,呈囊状或多房状,边界尚清楚的肿块,此方法对本病诊断特异性好,但敏感性差,难以显示病变内小的脂肪灶,也难以准确显示病变与邻近结构的关系。
核磁共振:此方法对本病的敏感性最佳,也可清楚准确显示病变的范围及与邻近结构的关系,为术前提供可靠信息。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否觉得自己的眼部有疼痛感?视力是否有所下降?
以前患过脂肪肉瘤吗?如有,在身体的什么部位?
还有其他什么不舒服的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
眼眶部最近受到过外部创伤吗?
日常生活的睡眠、饮食习惯怎么样?
平时喝酒、抽烟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目前疾病已经发展到什么阶段了?病情严重吗?需不需要尽快治疗?
能不能彻底治愈?主要通过什么方法来进行治疗?治疗大概需要花多少钱?
治疗时会不会对我的眼睛造成不良的影响?
这是良性的疾病还是恶性的?
我需要做些什么检查?检查的费用高吗?
此病会不会影响到我的家人?有遗传风险吗?
平时日常生活、饮食我应该注意些什么?
此病治疗后复发的风险高不高?
治疗
眼眶脂肪肉瘤的基本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若手术切除不完全则容易复发,在手术不能完全切除时可做眶内容摘除术。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是眼眶脂肪肉瘤的基本治疗方式,医生根据患者的肿瘤发生部位和疾病发生情况来制定不同的切除方案,对于继发性的眼眶脂肪肉瘤,应积极治疗原发部位的肿瘤。
眶内容摘除术:手术不能完全切除或肿瘤恶性程度较高时可进行此方法。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病情进一步发展,眼球持续突出,可影响患者的面容,导致视力下降影响日常生活,肉瘤组织还可广泛转移,使病情恶化;
若接受正规治疗,对于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晰的眶内脂肪肉瘤可以将其完整切除,预后注较好,其复发的风险较低,对于未能完全切除的患者,其复发的风险较高。
日常注意
保护好眼部,注意日常注意卫生,提高生活质量,规律作息,进行适当的运动,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降低术后复发的风险。患者应在生活中注意以下方面: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应注意手术部位的术后情况,如果手术部位的敷料变血红色,应尽快告知护士更换;如果数分钟变血红,建议呼叫医生。患者在术后感觉手术部位有任何不适也应及时告知医生。
饮食:宜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术后应忌辛辣刺激食物(如大葱、生姜、辣椒等)和生冷的食物,治疗期间不抽烟、不喝酒及咖啡。
定期复查:术后遵循医生要求定期到医院复查,检查术后眼眶部的恢复情况,通过 CT注 等检查判断肿瘤切除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运动:术后需要注意休息、不可过度用眼,3 天可下床活动,应缓慢小幅度活动。尽早下床活动有助于术后恢复。待完全恢复后,日常注意每天可以进行中等强度运动,如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每次运动大于 30 分钟,1 周运动 3~5 次。
预防
此病没有有效的预防方式,但保护好眼部,健康饮食,积极运动,发现任何不舒服的症状立即就医,能有效地降低患病的风险。
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积极治疗原发部位的脂肪肉瘤:对于腹膜注或腹股沟处患有脂肪肉瘤的患者,应积极进行治疗,定期复查,判断预后情况及转移风险;
保护好眼部,避免受到外部创伤;
应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少吃咸鱼、腌肉和泡菜等食品,因为其中含有致癌物质(亚硝胺类化合物),多吃大蒜、杏仁、大叶菜、魔芋和香菜等具有抗癌作用的食物;
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
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年龄),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可以每年到医院进行一次全面体检,检查自身的身体是否健康;
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自身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