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脊髓良性肿瘤亦称椎管内肿瘤,指发生在脊髓任何节段和马尾神经部位的良性肿瘤。国内的报道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但国外报道一般认为脊髓肿瘤的发病率并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估计发病率为(9~25)/10 万。
颈椎椎管内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30~50 岁多见,男略多于女。由于肿瘤在椎管内生长,可压迫脊髓实质及神经根,神经根受到牵拉刺激出现上肢或四肢麻木、疼痛;脊髓受压移位可发生变性,逐渐引起该部位或该节段以下神经功能障碍。
CT 或 MRI 检查能确定椎管内肿瘤的诊断,且能显示肿瘤与正常组织的界限、肿瘤大小与范围,而且基本上能区分出肿瘤位于脊髓内还是硬膜外及其颈髓受压程度,是较理想的检查方法,所以对用颈椎病不能完全解释疑似脊髓肿瘤患者应做 CT 或 MRI 检查。
脊髓血管造影检查可了解脊髓血管性肿瘤 (如血管母细胞瘤) 的供血及回流情况,有助于手术治疗。神经电生理学检查则对准确评估脊髓和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及判断预后有指导意义。
症状
脊髓良性肿瘤有哪些症状?
在早期,其主要症状可能表现为上下肢麻木、疼痛。
咳嗽、喷嚏、用力等情况下,疼痛加重。
夜间痛、平卧痛明显,起坐或活动后疼痛减轻或缓解,另外可能还有烧灼感,蚁走样感觉。
双下肢无力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等;痛、温觉丧失。 晚期可出现大小便失禁。
病因
原发性脊髓肿瘤仅 10% 起源于脊髓内神经细胞,2/3 是脊膜瘤和许旺细胞瘤,两者均为良性肿瘤。
感染灶蔓延:脊髓的蛛网膜下腔经脊神经与纵隔、腹腔、腹膜后间隙的淋巴管相通,因此感染可经淋巴管进入脊髓,伴或不伴脑膜炎。半数患者的脊髓良性肿瘤来源于腰骶部感染和尾部藏毛窦感染。约占总报道病例的 50%,可经动脉或静脉进入脊髓。临床上多继发于肺部、心脏、泌尿生殖系统以及体表皮肤化脓性感染等。脓肿可发生于任何脊髓节段,但多见于胸髓背侧。
隐源性感染:指感染来源不明。脊髓内脓肿的病理变化因脓肿大小、病程长短而异。小脓肿常多发,需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大多数为单发,可累及数个脊髓节段,偶尔波及大部脊髓。
创伤后感染:多见开放性脊髓外伤、腰部穿刺后等。
就医
脊髓良性肿瘤是一种缓慢发展的疾病,出现症状时,往往代表肿瘤占位的程度已经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首次就诊时,医生会就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问诊,通过 X 线片、核磁以及腰椎穿刺术等检查进行诊断。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存在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体征,如部位较固定、常局限于一处并沿受累神经根分布区放射,性质如刀割针刺或烧灼样的疼痛,常呈间歇性发作,在用力咳嗽或打喷嚏时加重或诱发。受损脊髓平面以下的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麻木或蚁走感)。括约肌功能损害,便秘、小便急促甚至大小便失禁。四肢肌力减弱,伴有肌肉萎缩。
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如何诊断脊髓良性肿瘤?
充分了解病史有助于与其他脊髓病变鉴别,如退行性病变、炎症、出血等。若起病急,症状重,甚至发生截瘫,在考虑脊髓肿瘤时,应与炎症性出血性疾病相鉴别。腰椎穿刺对于鉴别炎症或出血性病变有一定帮助。X-线平片及脊柱 CT 检查仅能提供脊髓肿瘤的间接征象,而 MRI 扫描则是诊断脊髓肿瘤最重要的检查,其可明确病变部位、范围及脊髓形态变化,且增强扫描有助于定性诊断。
脊髓血管造影检查可了解脊髓血管性肿瘤的供血及回流情况,有助于手术治疗。神经电生理学检查则对准确评估脊髓和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及判断预后有指导意义。
X 线脊柱平片检查:有 30%~40% 的椎管内肿瘤可引起相应节段椎骨的骨质改变,包括椎管直径增加,椎弓根变窄,根间距增大,椎间孔扩张,椎体后缘受压吸收,椎体及邻近骨质吸收和破坏,椎管内钙化斑及椎旁软组织(肿瘤)影。以椎间孔和椎弓根改变最常见。
CT 扫描检查:静脉注射增强对比剂可清楚显示肿瘤影像。
椎管造影 CT 扫描(CTM):髓内肿瘤表现为脊髓增粗、蛛网膜下腔变窄;髓外硬脊膜下肿瘤显示脊髓移位、变形,蛛网膜下腔在肿瘤侧明显扩大,在肿瘤对侧变窄;硬脊膜外肿瘤显示脊髓移位、变形及双侧蛛网膜下腔变小。
脊髓磁共振(MRI)检查:目前最有诊断价值的辅助检查方法,不仅能从矢状位、冠状位、轴位三个方向立体观察病变,对病变进行精确定位,还能观察到病变与脊髓、神经、脊柱 骨性结构的关系。经过注射顺磁性造影剂 gd-dtpa 后,根据某些肿瘤自身的影像学特点就能作出定性诊断,这样术前就能对肿瘤做出定位诊断,甚至可确定部分肿瘤的性质,对手术方法的选择及综合治疗帮助很大。
医生可能会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什么时候出现的?
症状持续加重还是持续稳定?
症状是否突然出现?
有无受过外伤?
疼痛位置是否固定、常局限于一处?
感觉异常时,性质是否如刀割针刺或烧灼样?
是否有便秘、小便急促甚至大小便失禁、
是否有过肢体无力?
是否自行服用药物及推拿、按摩。理疗过?
患者可能会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什么原因导致脊髓良性肿瘤?
需要哪些检查可以确诊?
通过服用口服药物可否治疗?
是否可以暂时观察?
治疗费用和住院时间大概多久?
手术治疗时风险是否很高?
有并发症和后遗症吗?
良性肿瘤是否会发生恶性转变?
住院期间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治疗
手术治疗
目前,对于椎管内肿瘤有效的方法就是手术治疗。约 3/4 的患者可手术切除肿瘤达到治愈。因此,对椎管内肿瘤的手术应持积极态度。存在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体征、放射学检查肿瘤定位明确,无手术禁忌证的椎管内肿瘤患者,均适宜手术治疗。对于髓外肿瘤,一旦诊断明确,即应尽快手术;脊髓髓内肿瘤患者,也宜尽早、在神经系统功能进展至中度障碍前,施行手术。此外,手术时机还应参照肿瘤的位置、部位与大小,以及患者的年龄、症状、全身状态和患者家属的意愿等综合商定。
药物治疗
脊髓肿瘤对脊髓压迫是一种神经系危象,在放疗过程中,患者均常规应用皮质类固醇,能促使水肿消散,防止水肿发生。皮质类固醇不但有抗水肿效能,而且有溶瘤作用。因此不必顾虑大剂量放疗在有限的间隙中可导致水肿。
日常注意
如有不适症状,应当及时就医,不要擅自进行理疗、按摩、推拿、针灸等,不适当的康复理疗有可能加重疾病。
诊断为脊髓良性肿瘤的患者也不必过于担心,需定期进行复查、复诊,及时正确的听从专科医生的建议和意见,对能否手术应该进行详细的评估。
患有脊髓良性肿瘤的患者,应当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减少腌制、油炸的食物摄入,戒烟限酒,规律作息。
日常注意中以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为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度锻炼,避免剧烈活动。
预防
适度锻炼身体:合理的体育运动能够帮助人们缓解和释放压力,而且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
注意卫生:勿食发霉变质、过期或者烧焦发黑、发糊的食物,另外熏烤腌泡的食物也要尽量少吃。
保护环境:要注意保护环境,饮用优质水,及时应对大气污染,做好防护措施,减少患癌几率。
如有不适,应当及时就诊,做好日常体检工作。
医务工 我们做好疾病宣传与科普工作,加强居民对疾病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