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什么?流行性乙型脑炎怎么办?流行性乙型脑炎症状有哪些?

接触性口角炎,是因接触某些过敏原或毒性物质所引起的人体急性过敏反应,嘴角出现红肿、溃烂等症状。本病人群中患病率一般超过 10%,常见于儿童或老人,在冬天和春天两个季节多发。本病的主要病因是接触过敏原或毒性物质。常用唇膏、过敏体质、季节交换等为本病的危险因素。本病无分期分型。本病发病迅速,嘴角发红肿胀、起泡糜烂,同时伴有剧烈疼痛等。药物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治疗关键点是患者杜绝再次接触过敏原。治疗难点是准确找出导致患者出现接触性口角炎的过敏原。该病的主要危害是剧烈疼痛,降低生活质量,严重时可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全身性症状。患者需要严格杜绝再次接触过敏原。

别称

日本脑炎

概述

流行性乙型脑炎(epidemic encephalitis type B),简称乙脑,是流行于东亚地区的传染病,是我国夏季主要流行的传染病之一,在所有病毒性脑炎种,是病情最重的,该病最初是被日本人注意到,其病原体最早于日本被分离出,所以又叫日本脑炎。该病是一种经蚊虫叮咬传播而引起的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夏秋季节,且多见于儿童[1]。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简称乙脑病毒)引起的,通常经蚊虫(主要是三带喙库蚊)叮咬传播。

多数患者发病初期仅表现为类似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时的伴随症状,如头痛、精神倦怠、食欲差、恶心、呕吐和嗜睡,发病 2~5 天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症状,比如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嗜睡或精神倦怠、惊厥、定向力障碍、颈项轻度强直等。

该病治疗的重点在于对症支持治疗,目前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早期可以试用利巴韦林和干扰素,医生会给患者安排预防性抗感染、降温、降颅压、镇静止抽及其他对症治疗,尤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做好精心的日常调护,比如注意观察患者病情、保证休息、保持皮肤及口腔清洁、对症护理、饮食护理、恢复期护理等,患病隔离期间应加强防蚊措施。

预防措施包括接种疫苗、防蚊和灭蚊。

症状

患者常急性起病,初期大部分患者多无明显症状,表现为隐形感染的状态,显性感染与隐性感染之比为1:(300-2000),仅少数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关症状。发病2~5天内,初期症状逐渐加重,最突出的表现为脑实质受损的表现,严重的可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恢复期症状可逐日好转,有的可能留下后遗症。

流行性乙型脑炎有哪些症状?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常见症状包括[1]:

初期(发病 1~2 天)症状——

发热,体温常在 37℃~38℃,有的可急剧上升至 39℃~40℃,发热体温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重;

头痛;

恶心、呕吐;

嗜睡或精神倦怠;

惊厥;

定向力障碍;

颈项轻度强直。

发病 2~5 天内,可出现——

体温持续上升,可达 40℃ 以上;

抽搐:一开始面部、口唇等部位小抽搐,随后出现肢体挛性抽搐,重者出现全身抽搐;

婴儿囟门隆起;

瘫痪表现随病程不同时间和阶段而有所不同,往往是先硬瘫,后软瘫;

严重的可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叹息样呼吸、呼吸暂停、潮式呼吸、下颌呼吸等,最后呼吸停止。

恢复期表现为——

体温逐渐下降,精神、神经系统症状逐日好转;

重症患者仍神志迟钝、痴呆、失语、吞咽困难、颜面瘫痪、四肢痉挛等;

少数患者也可有软瘫。

其他表现:少数重症患者 6 个月后仍有精神神经症状,比如意识障碍、痴呆、失语、肢体瘫痪、癫痫等。

流行性乙型脑炎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对于重症患者,或者治疗不及时的患者,可出现并发症,主要包括:

支气管肺炎;

尿路感染;

肺不张;

败血症;

褥疮;

应激性溃疡。

病因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简称乙脑病毒)引起的,通常经蚊虫(在我国主要是三带喙库蚊)叮咬传播[3]。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1]?

乙脑病毒属虫媒病毒乙组的黄病毒科,为嗜神经病毒。此病毒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在蚊虫能将乙脑传给宿主前,病毒在蚊虫体内会有一段潜伏期,在这个时期,病毒先在蚊虫肠道内繁殖,然后转移到蚊虫唾液增殖,它会通过蚊虫传染给家禽和家畜(主要是猪和马),人就是乙脑的终末宿主。蚊子不仅是传播媒介,也是长期储存宿主。

当人体被带乙脑病毒的蚊虫叮咬后,发病与否,主要取决于人体的免疫力及其他防御功能。

人的免疫力强时,病毒很快被中和、消灭,不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隐形感染或轻型病例,同时感染者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如果感染者免疫力低,感染的病毒量大、毒力强,病毒会通过血脑屏障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在神经细胞内繁殖,引起脑部病变。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危险因素有哪些[3]?

年龄:儿童、青少年;

居住在农村地区;

家庭居住拥挤;

居住在山上、高密度的蚊虫骚扰;

居住地邻近稻田;

家中有家畜,比如养猪;

家庭成员中有患乙脑的;

房子或家庭周边有灌溉设施、森林;

房屋质量差,包括泥屋、牛粪墙壁、砖或土地面、房屋内不干净、潮湿等。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突然出现发热、头痛、喷射呕吐,定向力障碍、颈项轻度强直,嗜睡或精神倦怠;

患者体温持续上升,出现惊厥、抽搐、瘫痪。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因高热而发生严重抽搐、惊厥。

发生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节律不规则、叹息样呼吸、呼吸暂停、潮式呼吸、下颌呼吸等。

就诊科室

感染科

神经科

医生如何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1][2][4]?

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医生结合症状、病史、疾病的流行季节、体格检查等情况,首先作出初步判断,然后会要求患者做一些检验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血常规检查:患者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会明显增加;在流行后期的少数轻型患者中,血象可在正常范围内。

脑脊液检查:患者需接受腰穿检查,通过对抽取的脑脊液进行检验,以判断病情。包括脑脊液常规检查、乙脑抗原测定、特异性抗体测定。

免疫学检查:主要是检测有无血清乙型脑炎病毒特异性 IgM 抗体。

影像学检查:常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CT 可出现脑水肿等表现,MRI 可确诊脑炎病变改变。

血气分析:对重症患者可作血气分析,检测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以便及早发现呼吸功能衰竭,以及有无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等病变。

病原学检查:乙脑病毒主要存在于脑组织中,所以可通过免疫荧光等检查方法在脑组织中找到病毒抗原。一般是采集患者的血液或脑脊液进行检测。此法有助于乙脑的早期快速诊断与鉴别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症状是突然发生的吗?

患者精神状态怎么样?

量体温了吗?多少度?

体温有持续上升的现象吗?

家中有家畜吗,比如猪?

家庭周边有灌溉设施、森林或稻田吗?

家庭成员中有患乙脑的人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很严重吗?

需要住院治疗吗?

怎么治疗比较好?

这个病能治好吗?

治疗后会不会留下后遗症?

这个病会影响智力发育吗?

这个病会传染吗?

需要隔离吗?隔离多久?

康复训练需要做多长时间?

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抗乙型脑炎病毒的药物,治疗的重点在于对症治疗,及时采取措施防治高热、惊厥、呼吸衰竭等情况[4]。医生会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抗感染、降温、脱水降颅压、吸痰、镇静等治疗,以及其他相应的支持疗法。此外,恢复期需进行一些功能锻炼,也可配合理疗等,加强患者语言、肢体功能的恢复。

对症治疗[1]

发热:对高热患者,采用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将肛温控制在 38℃ 左右,如冰敷、酒精擦浴、冷盐水灌肠等。

惊厥、抽搐:医生会检查患者病因并配介使用镇静止痛药物,如肌注或缓慢静脉注射地西泮,此外还可使用水合氯醛、苯妥英钠等药。

脑水肿:主要以脱水为主,如静脉滴注 20% 甘露醇。

呼吸障碍、呼吸衰竭:主要以吸痰、给氧为主,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使用加压人工呼吸器。如自主呼吸存在但呼吸浅弱,可使用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哌甲酯、二甲弗林等。

心力衰竭:用强心药物,如西地兰等。

抗炎:对重症和早期确诊的患者即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有抗炎、退热、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等作用,使用一般不宜超过 7 天,使用时间过长,易产生并发症,但过早停药可能导致症状反复。

恢复期治疗[1]

待患者病情恢复后,要定期进行语言、吞咽以及肢体功能锻炼。

可配合理疗、高压氧等治疗方法,加强患者语言、肢体功能的恢复。

其他治疗

患者住院时要隔离,病房应有防蚊和降温设施,温度控制在 30℃ 左右。

保持口腔清洁、定期翻身、拍背、吸痰,防止肺部感染。

对于抽搐患者,应设床栏,并防止舌头被咬伤。

对昏迷患者采用鼻饲。

对于高热、昏迷、惊厥患者,要补充足够的水分。

对于重度患者给予输液,以维持患者体内水及电解质平衡。

乙脑合并感染的患者应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

日常注意

精心的日常注意调护,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以及防止或减轻后遗症。因此,家人要密切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

一定要卧床休息,其他人尽量不要搬动患者。

保持皮肤、口腔清洁,可用生理盐水于饭后、睡前漱口。睡前一定要记得漱口。

对于出现惊厥的患者,应加床档或专人看护,口腔内加用舌垫,防止舌咬伤,同时联系医生[5]。

有发热情况的,进行物理降温,可采用 25%~50% 酒精擦浴、冰盐水灌肠,或在大血管处放置冰袋等方法。持续高热、物理降温效果欠佳者,可遵医嘱配合药物降温。退热药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出汗过多导致虚脱(循环衰竭)。

饮食方面——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给患者适当的热量高、营养高的食物。当然,疾病初期应给患者一些流质的清汤,如绿豆汤、菜汤、牛奶等。

如果患者不能经口进食,可按照医生要求,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或留置胃管进行营养支持。

保持呼吸通畅,勤翻身、拍背。

康复期,注意增加营养、防止继发感染。另外,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家人要协助按摩患者的肢体,积极锻炼,防止肌肉萎缩,可以适当采用理疗等方式调理,以降低后遗症的发生率。

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到医院复查。

预防

流行性乙型脑炎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而且该病是一种危害极大的传染病,常常给患者和家属的生活带来很多困难,因此平时做好预防工作十分重要。预防是杜绝该病最有效的途径。

注意接种疫苗[1][6]——

在蚊虫还未出现以前,即每年的 3、4 月份,需要接种的人群(尤其是 6 个月至 10 岁儿童)应注意进行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免疫接种。

疫苗有 2 种:一种为日本的鼠脑提纯灭活疫苗,还有一种是中国的仓鼠肾细胞灭活疫苗。该病流行前 1 个月首次对对象行皮下注射,间隔 7~10  天后复种 1 次,以后每年加强注射 1 次。疫苗一般在接种 2~3 周后体内产生保护行抗体,一般维持 4~6 个月。

给家禽类进行接种,可减少带毒动物的数量,减少传染源。

对于没有感染过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动物,如刚生出来的幼龄动物,要在病毒流行季节前完成各种动物的免疫接种。

防蚊和灭蚊[1]——

对猪圈、羊圈以及鸡、鸭圈等饲养家畜的地方,定期喷洒有效杀虫剂。

定期对饲养家畜的地方清理沟渠,防止积水,清除场内各种杂草,及时清理场内的粪尿和污水,减少蚊虫的繁殖生长基地。保证每周对场内消毒 2~3 次。

夜间睡觉防止蚊虫叮咬,可用蚊帐、驱蚊剂等,不提倡露宿。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对乙酰氨基酚片的功效与作用-对乙酰氨基酚片说明书

2023-8-3 4:34:42

药品

万乐美顿薄荷膏的功效与作用-万乐美顿薄荷膏说明书

2023-8-3 7:5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