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后窝血肿是什么?颅后窝血肿怎么办?颅后窝血肿症状有哪些?

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是由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发展而来或慢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所致,是指牙根间孔附近牙周组织被炎性组织破坏,形成脓肿。有研究显示其发病率与年龄呈正相关,但尚无权威的统计数据。多继发于龋齿,而牙齿的结构缺陷、牙周组织感染、咬合问题及医源性导致的咬合不正均是导致其发生的原因。根据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的发展过程,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I 期:根尖周脓肿阶段,脓肿局限在根尖周围;II 期:骨膜下脓肿阶段,脓肿达到骨膜下;III 期:黏膜下脓肿阶段,脓肿突破骨膜,达到牙周黏膜下。主要症状为患牙处自发性、持续性、搏动性疼痛,患牙可出现浮起及松动,患牙周围的黏膜可有红肿热痛的炎症性表现,常伴有发热、浑身不适、周边的淋巴结肿大。首先应行切开引流、消炎止痛,待急性期症状缓解后行根管治疗术或牙髓塑化治疗。轻者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如炎症扩散,可引起颌骨的骨髓炎及蜂窝组织炎,甚至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保持口腔卫生,定期于口腔科就诊,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可有效避免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的发病。

别称

后颅窝血肿

概述

颅后窝血肿是指由于外伤或其他因素导致的颅后窝内血管壁破裂,血液流出血管,聚积在血管周围组织内,形成肿块。

颅后窝血肿较为少见,约占颅内血肿的 2.6%~6.3%。

该病最主要的病因是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较少见。危险因素为头部受伤、车祸或老年人情绪激动等。

颅后窝血肿在时间上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血肿。

急性血肿指伤后 3 天内即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脑内压升高等症状;

亚急性血肿为伤后 4~21 天出现症状;

慢性血肿为 22 天以上出现症状。

该病最典型、最主要的症状是患者可出现头痛剧烈、喷射性呕吐。在受伤处形成头皮血肿,枕下部形成皮下淤血。还可出现血压升高、意识不清、昏迷等症状。

主要治疗方法为钻孔探查术,或进行手术清除血肿。治疗关键点是发现血肿后应及早进行手术。治疗难点为对于多发性血肿患者,不易检查到所有血肿位置,易疏漏。

颅后窝血肿会导致颅内压急骤升高,引起小脑扁桃体疝,可能会出现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出现心律失常、血压过高、气道梗阻和急性肺水肿等,病情多急而险。

症状

颅后窝血肿患者可出现头痛剧烈、喷射性呕吐,这是该病最典型、最主要的症状。在受伤处形成头皮血肿,后脑勺形成皮下淤血,还可出现血压升高,意识障碍甚至昏迷,颈项强直(颈部僵硬,无法活动)或脑疝等症状。

颅后窝血肿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颅后窝血肿的常见症状包括:

头痛剧烈:这是颅后窝血肿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患者长时间持续性头痛,难以忍受。

皮下淤血:发生在皮肤挫裂伤处,初形成头皮血肿,数小时后可见,后脑勺下面的位置或乳突部(耳垂后上方突起)皮肤瘀血青紫。

喷射性呕吐:和一般呕吐不同,是由于脑内压升高导致的胃内容物如喷泉一样快速喷出。

意识不清:患者出现神志不清,失去判断能力。严重者可出现昏迷不醒,言语功能丧失,对外界刺激不会出现反应。

颈项强直:患者出现一侧颈肌肿胀,颈部肌肉发生痉挛性收缩和疼痛,表现出强迫性头位,即喜欢长时间将头放在同一位置,活动受限。

神经系统体征:若患者的小脑损伤可出现眼球不自觉颤动、受伤一侧肌肉无力等症状。若患者脑干损伤可出现身体的一半出现瘫痪,位置为受到损伤头部的另一侧、去皮质强直,即上肢向内弯曲,腕和手指屈曲,两腿伸直,脚弯曲等症状。

颅后窝血肿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脑疝

心律失常

气道梗阻

急性肺水肿

应激性脑水肿

病因

颅后窝血肿以硬脑膜外血肿最常见,其最主要的病因为枕骨骨折损伤静脉窦或导静脉。硬脑膜下血肿较少见,小脑内血肿罕见,多因小脑半球挫裂伤所致,常合并硬脑膜下血肿。

颅后窝血肿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枕骨骨折:枕骨骨折有可能会损伤头部血管,导致硬脑膜外血肿的产生。

小脑、脑干损伤:小脑和脑干是身体里很重要的器官,如果由于外界的冲击等使其受到了损伤,可能会导致血管破裂而出血,多出现为单侧。

哪些人容易患颅后窝血肿?

头部骨折人群:发生过头部骨折,如枕骨骨折的患者,可能会损伤静脉窦或导静脉。导致硬脑膜外血肿的产生。

脑损伤人群:头部曾受到钝性物体或者暴力伤害,可能会导致脑损伤。若损害到小脑和脑干及脑皮质,引起脑内出血,可导致血肿的产生。

老年人:老年人脑部血管弹性下降,在受伤或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脑内出血,引发颅后窝血肿。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头痛剧烈;

喷射性呕吐:胃内容物如喷泉快速喷出;

颈项强直:患者颈部肌肉发生痉挛性收缩和疼痛,颈部僵直,活动受限;

头皮血肿:头部血肿周围的组织肿胀增厚,触之有凹陷感。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意识障碍:患者出现神志不清,失去判断能力。严重者可出现昏迷不醒,言语功能丧失,对外界刺激不会出现反应。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颅后窝血肿?

当医生怀疑是颅后窝血肿时,将通常采用体格检查,还可进一步通过 X 线平片或 CT 扫描或核磁共振扫描等进行确诊,三种扫描都可以显示出头部受损情况,可只选择一种。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通过此项检查来判断患者意识是否清醒,脑部有无骨折,呼吸和心率是否正常,颈部是否有强迫性头位。

X 线平片:通过此项检查可显示出患者头部的受伤情况和程度,如是否发生了枕骨骨折等。

CT 扫描:通过此项检查可显示出患者颅内血肿的位置及大小、性质,第四脑室和脑干的受压情况。

核磁共振扫描:核磁共振扫描是对脑部进行核磁共振检查,通过此项检查来观察患者脑部有无病变,能明确该患者的疾病是否由脑结构改变所致。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这个病持续多久了?

怎么造成的,头部有过损伤或骨折吗?

有没有出现头痛?

有没有出现喷射性呕吐?

颈部肌肉有没有疼痛,能正常活动吗?

有没有已经吃什么药进行治疗了吗?

呼吸有没有困难,心跳是否正常?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

还会有更严重的哪些症状出现吗?

我能完全康复吗?会不会有后遗症?

这个病会影响寿命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什么治疗方法最有效?

我在日常生活中以后要注意些什么?

这个病是遗传病吗?

治疗

对于明确或高度怀疑颅后窝血肿,并造成急性脑受压症状者,应立即进行钻孔探查术,并清除血肿。尤其是单纯颅后窝硬膜外血肿,必须争分夺秒。有效地清除血肿或破碎坏死的脑组织,充分后颅窝减压,这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手术治疗

单侧颅后窝探查术:适用于单侧的颅后窝血肿的患者。目的是进行探查患者颅内是否存在血肿,确认存在后方便清除血肿。

枕下减压术:如血肿排除后颅内压仍不能缓解时需要进行枕下减压术,即在脑后方颈枕部进行切开,可降低颅内压,防止颅内高压引起的头痛和脑缺血。

双侧颅后窝探查术:适用于累及双侧的颅后窝血肿的患者。和单侧颅后窝探查术的区别是需要颅后双侧钻孔,清除部分枕骨后进行探查并清除血肿。

脑室穿刺:对于可能存在多发性血肿的患者,脑室穿刺可用来检测脑室内压力,同时检查脑脊液成分。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发展为脑疝、心律失常、气道梗阻、急性肺水肿、应激性脑水肿,威胁患者的生命。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早期手术清除血肿可取得较好结果,治疗后的恢复情况也与手术前意识水平有关。若患者意识清楚,经手术治疗效果良好;若患者意识模糊,呼之能应,失去判断能力,患者经及时治疗后多数能恢复,多伴有偏瘫等后遗症;若患者意识昏迷,合并严重脑部损伤,则治疗效果不良;若发展至小脑扁桃体疝,病情较为险恶,病死率高达 15%~25%。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患者在术后应注意敷料的洁净,伤口避免接触水和其他任何未消毒物品,以防发生感染。

用药注意事项:患者在术后可能会服用医生开出的抗生素以避免手术伤口的感染,应按医嘱服用,如在服药期间出现皮疹、恶心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复查:患者在手术后应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术后初期一般 1 周 1 次,检查伤口是否正常恢复,恢复期一般 2 周 1 次直至痊愈,检查疾病有无复发。

饮食:患者术后饮食应以清淡食物为主,避免食用大蒜辣椒等辛辣的食物,同时在恢复期患者应戒酒,以免对伤口产生刺激而引发炎症。

运动:手术后患者应多卧床休息,视身体情况可适当进行散步等简单运动,有助于伤口的恢复。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保护头部:在发生紧急或危急情况时,注意对头部的保护,避免头部发生挫伤或骨折。骑车时请戴头盔。

脑部疾病:脑内产生的疾病如肿瘤可能会造成脑损伤,从而导致颅后窝血肿的发生,因此应积极治疗脑部原发病,可以达到预防的效果。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小心出行,谨防摔倒导致头部受伤。同时尽量保持情绪的稳定,避免突然生气或大喊,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替米沙坦片的功效与作用-替米沙坦片说明书

2023-8-2 23:41:04

药品

小儿四症丸的功效与作用-小儿四症丸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