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脑积液
概述
人脑是浸在“水”中的,这种“水”就是脑脊液。脑脊液包围并支持着整个脑及脊髓。脑脊液是可以流动的,但如果因脑出血、外伤或感染等原因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或吸收障碍,脑脊液在脑室蓄积过多,就会导致脑积水。脑积水可发生在任何年龄。
脑积水常常伴有颅内压增高。患有脑积水的婴儿,由于颅缝尚未闭合,头颅常迅速增大,导致患儿形成头颅大、颜面小、前额突出、下颌尖细的容貌。而成人和青少年脑积水患者,常见头痛、颈部疼痛、恶心呕吐、虚弱无力、嗜睡或昏睡、走路困难或小便失禁等症状。
脑积水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药物治疗一般作为暂时性对症治疗,或手术治疗的辅助治疗。
手术治疗有分流手术、神经内镜手术等方式。分流手术是通过分流管,将脑室内多余的脑脊液引到身体其他部位吸收掉,手术需要 1~2 个小时。神经内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不需要引流管,手术大约需要 1 个小时,常用于梗阻性脑积水患者的治疗。
分流手术的引流管是埋在皮下的,不影响一般的日常活动,但应注意引流管经过的地方不要发生外伤,以免引流管外露或断裂,导致再次手术或感染。
手术伤口拆线后 1 周可以洗澡,而且要用温肥皂水或沐浴露清洗,但不要用力揉搓。另外,即使无任何不适,术后 1 个月也应去医院复查。
脑积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太多的限制。如果病情没有得到改善,或者又出现症状,则应及时就诊复查。
脑积水虽然不能直接有效预防,但孕期规律产检、积极防治传染病、注意头部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脑积水的发生风险。
症状
婴幼儿脑积水常可见头围增大,青少年及成人脑积水则会有头痛、恶心呕吐、嗜睡或昏睡等症状。
脑积水有哪些常见症状?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来说,脑积水的症状存在很大差异。
婴幼儿
婴幼儿脑积水最常见的症状有:
头颅大,颜面小,前额突出,下颌尖细;
囟门大,颅缝裂开;
眼球下半部分常落到眼睑下方(“落日征”)。
脑积水还可导致婴幼儿:
不明原因地反复呕吐;
嗜睡(睡眠过深或过长)或昏睡;
不愿吃奶、不愿进食;
癫痫样发作(突然意识丧失,继之先强直后阵挛性痉挛,常伴面色青紫、舌咬伤、口吐白沫或血沫、瞳孔散大,持续数十秒或数分钟不等);
抓头、摇头;
尖声哭叫。
成人和青少年
在成人和青少年中,脑积水会引起头痛,尤其是早晨起床时。起床后,头痛可能会有所改善,但随着病情进展,头痛可能会持续下去。
脑积水的其他常见症状有:
颈部疼痛;
恶心呕吐;
虚弱无力;
嗜睡或昏睡;
走路困难;
小便失禁。
正常压力性脑积水
正常压力性脑积水是一种发生于成人的慢性脑积水,相对少见,常常影响老年人,病情发展缓慢。主要有以下症状:
走路困难,走路不稳;
尿频尿急或小便失禁;
正常的思考变得缓慢,有以下形式:
对问题的回答缓慢;
对情况的反应缓慢;
处理信息的速度变慢。
脑积水有哪些并发症?
脑积水的长期并发症差异很大,往往难以预测。
如果在出生时就患有脑积水,则可能导致明显的智力缺陷,发育迟缓、身体残疾。对于不太严重的脑积水,经适当治疗,也仍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对于成人脑积水,如果治疗后恢复较差或持续存在症状,则会导致记忆力或思维能力明显下降。
脑积水引起的并发症,其严重程度取决于:
潜在的身体状况或疾病严重程度;
起始症状的严重程度;
是否得到及时的就诊和治疗。
病因
脑积水是由脑脊液生成过多而吸收不足,或脑脊液循环受到阻塞引起的。
脑积水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脑脊液是由脑室内组织产生的,脑脊液不断产生又不断被吸收回流至静脉,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脑脊液对保护大脑起着重要作用:
保持大脑浮力,让相对沉重的大脑浮在头骨内;
为大脑提供缓冲,以防止受伤;
运走大脑的代谢产物;
维持颅内压平衡。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脑脊液生成与吸收的平衡被打破,引起脑脊液在脑室蓄积,就会导致脑积水:
梗阻。脑脊液正常的流动受到阻塞,比如从一个脑室到另一个脑室,或脑室到大脑周围组织。
脑脊液吸收不良。常常与疾病或损伤引起的脑组织炎症有关。
脑脊液生成过多,一般比较少见。
脑积水有哪些危险因素?
在很多情况下,导致脑积水的确切原因是未知的。但是,有些因素可能会导致或引发脑积水。
胎儿或新生儿如果存在以下情况,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可能会出现脑积水:
神经发育异常,阻塞了脑脊液的流动;
脑室内出血(早产的一种可能并发症);
妊娠期子宫内感染(可导致胎儿脑组织炎症)。
此外,可能增加其他年龄段人群脑积水风险的因素有:
脑或脊髓病变或肿瘤;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细菌性脑膜炎或腮腺炎;
脑卒中或头部出血导致脑出血;
其他创伤性大脑损伤。
就医
如果怀疑自己或孩子患有脑积水,应及时就诊。就诊后,医生会在了解症状的基础上,结合体格检查、神经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判断是否为脑积水。
出现哪些情况,应及时就诊?
如果婴幼儿出现以下症状,应立即就诊:
异乎寻常地大声哭闹;
不吃奶、不进食;
不明原因地反复呕吐;
不愿意弯曲或转动头颈部;
呼吸困难;
癫痫样发作(突然意识丧失,继之先强直后阵挛性痉挛,常伴面色青紫、舌咬伤、口吐白沫或血沫、瞳孔散大,持续数十秒或数分钟)。
成人及青少年出现头痛、恶心、嗜睡等异常症状,也应及时就诊。
建议就诊科室
小儿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脑积水?
就诊后,医生会先询问症状、病史,还会进行体格检查、神经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神经检查:神经检查取决于就诊者的年龄,主要评估肌力、触觉、协调、精神状况等。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以显示脑脊液过多引起的脑室扩大,也可以用于确定引起脑积水的潜在原因或其他疾病。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通常用于婴儿的初始评估,有时甚至在产前就会发现异常。
头部 CT 扫描:通常只用于急诊。CT 检查是无痛的,孩子做 CT 时可能会用到镇静剂。
MRI 扫描:MRI 检查也是无创的,但比较嘈杂,需要静卧,孩子做 MRI 时也可能会用到镇静剂。
医生可能会询问哪些问题?
有哪些症状或异常?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这些症状或异常,不同时间有什么变化?
是否有恶心、呕吐?
是否有头痛或发烧?
是否有小便失禁?
眼睛或视力是否有异常?
是否有嗜睡或昏睡?
孩子最近头部是否受过伤?
有什么疾病史?
是否在别的医院治疗过?做过哪些治疗?
需要咨询医生的问题?
为什么会得脑积水?
需要做哪些检查?
病情严重吗?需要住院吗?
应该怎么治疗?能治好吗?
会不会留下后遗症?
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治疗
脑积水如不及时治疗,脑内压力增加会导致脑损伤。治疗以手术为主,尤其对有进展的脑积水更应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仅对症状轻微且病情稳定者使用,有时也作为手术治疗的辅助治疗。
如何治疗脑积水?
脑积水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
不论是先天性脑积水,还是后天性脑积水,手术治疗方式均可采用分流手术、神经内镜手术等。
分流手术
所谓分流手术,是指通过手术,用一根管子(引流管)将脑室里多余的水(脑脊液)引到身体其他部位逐渐吸收掉。一般是引流到腹腔,因为腹腔吸收面积大,能够把这些多余的脑积液吸收掉。
分流手术由神经外科医生进行,手术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进行,整个手术通常需要 1~2 个小时。
神经内镜手术
对于梗阻性脑积水、一些交通性脑积水、复杂性脑积水等,医生可能会考虑进行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不需放置和更换分流管。
ETV 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神经外科医生会在患者头骨上打出一个小洞,使用内窥镜来观察大脑内部,以及进行手术操作,整个手术大约需要 1 个小时。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哪种手术,都有引起并发症的可能,比如:
感染;
过度引流;
引流不足;
分流管阻塞;
分流管断裂。
其他不常见并发症包括:分流管进入肠道、膀胱、阴道、腹腔等,头部分流管皮下积液,分流管处皮肤破溃、感染,颅内出血等。
有哪些药物可以治疗脑积水?
药物治疗只是暂时采用的方法,不会长期使用,或者辅助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
减少脑脊液分泌:医生一般会首选乙酰唑胺,以抑制脑脊液分泌。但乙酰唑胺会引起代谢性酸中毒,使用时需要医生和患者注意。
增加体内水分的排出:医生可能选用高渗脱水药物或利尿剂,如甘露醇、氢氯噻嗪、呋塞米等,以间接减少脑脊液量,降低颅内压。
另外,对有蛛网膜粘连者,医生可能还会给予激素治疗。
日常注意
在医生的康复治疗和疾病教育下,许多脑积水患者的生活几乎没有什么限制。
平时应注意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还应保持心情舒畅、保证良好的睡眠。
如果病情未得到改善,或恶心、头痛、头晕、呕吐、视物重影、行走不稳等症状再次出现,应及时去医院复查。
预防
脑积水虽不能有效预防,但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降低脑积水的风险:
定期做产前检查,规律孕检
对于孕妇,应定期做产前检查。根据医生建议的孕期检查计划进行产检,可以减少婴儿脑积水或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防治传染病
根据医生推荐或要求,及时接种疫苗。预防和及时治疗与脑积水有关的感染和其他疾病,可降低脑积水的风险。
注意头部安全,避免头部外伤
在骑自行车或开车时,应佩戴头盔或系好安全带等安全装置,以免头部外伤。对于年幼的孩子,坐汽车时应配备儿童安全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