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脑内囊肿,颅内囊肿
概述
脑囊肿也称“颅内囊肿或脑内囊肿”,是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颅内异常囊形肿物。
脑囊肿的形成主要原因是由于胚胎发育时脉络丛的搏动,对脑脊液起泵的作用,将神经组织周围疏松的神经膜分开(从而在神经膜内形成囊肿等);大脑发育异常(如大脑镰局部缺失、囊肿内有异位脉络丛等);外伤;感染;囊肿相关肿瘤及寄生虫等是脑囊肿的危险因素。
根据解剖位置脑囊肿可分为:脑实质外囊肿、脑实质内囊肿及脑室内囊肿;根据脑囊肿的性质可分为:蛛网膜囊肿、透明隔囊肿、上皮样囊肿、皮样囊肿、脉络丛囊肿、肠源性囊肿和真性肿瘤性囊肿(如颅咽管瘤囊肿、胶质瘤囊肿和神经鞘瘤囊肿等)。
由于脑囊肿的占位,对脑组织、脑的附属物及脑脊液循环通路产生压迫,会产生以下症状,如恶心、呕吐、头痛、癫痫发作、肢体运动或感觉障碍等。
内镜治疗脑囊肿是一种理想的选择。
外伤或感染及血管因素引起的脑囊肿,轻者仅表现为头痛,重者甚至可以引发猝死。
头颅 CT、MRI 是颅内囊肿性病变最重要的检查方法。
症状
脑囊肿临床症状主要与囊肿的部位、大小和占位情况有关,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头晕,此外还有抽搐、偏瘫、感觉障碍等。
脑囊肿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脑囊肿的常见症状包括:
恶心、呕吐、头痛。
癫痫发作,可表现为四肢抽搐、失去意识等,持续数分钟。
言语障碍。
及颅神经受损症状,如眼球运动障碍、视力障碍、眼睑下垂、复视、耳鸣、面部麻木或疼痛、听力障碍、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饮水呛咳等。
肢体运动或感觉障碍。
脑囊肿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脑囊肿常见并发症包括:
癫痫:脑囊肿压迫脑组织,神经功能受损。
颅内血肿:囊肿持续增大,囊壁上的血管可因轻微外伤破裂导致致命的颅内血肿。
病因
脑囊肿是由脑组织及其附属物形成的囊形肿物,由于脑囊肿种类繁多,不同种类脑囊肿的病因也不同,需分类讨论。
脑囊肿的常见原因:
脉络丛囊肿:脉络丛囊肿 是由于脉络丛内上皮退化、脱落,脂质聚集形成的。
室管膜囊肿:室管膜囊肿是少见的良性囊肿,表面覆盖室管膜,由胚胎期间神经外胚层发育中止形成。
胶样囊肿:胶样囊肿是内含黏液的罕见良性囊性肿物,由胚胎期异位内胚层迁移所致,内容物由上皮分泌和裂解产物慢慢聚集形成。
脑穿通畸形囊肿:先天性脑穿通囊肿是由于胎儿期或围产期子宫内血管性或感染性病变,导致胎儿脑组织损伤所致。后天性(获得性)脑穿通畸形囊肿常常是创伤、手术、缺血或感染的继发改变。
神经胶质囊肿:神经胶质囊肿也称胶质室管膜囊肿,是由胚胎时进化成白质的神经管成分发育障碍所致的先天性病变。
松果体囊肿:松果体囊肿的形成与缺血性神经胶质退变(伴或不伴出血扩张)、激素引起的原有囊肿扩大和胚胎期松果体腔隙扩大有关。
蛛网膜囊肿:蛛网膜囊肿的准确成因尚不清楚,可能是继发于蛛网膜在发育过程中的“裂开”或憩室的形成。外伤、乳突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后天性蛛网膜囊肿致病因素。
表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是先天性包含囊肿,由神经管闭合期间外胚层被异常包埋所致。
皮样囊肿:皮样囊肿是先天性外胚层包含囊肿。
神经肠源性囊:神经肠源性囊肿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先天性内胚层畸变的良性病变。
脑囊虫病:囊虫病是最常见、分布最广泛的寄生虫病:脑囊虫病在全身各系统囊虫病中最常见,为猪绦虫的囊尾蚴寄生于人脑所致。
包虫囊肿:包虫囊肿是由幼棘球绦虫感染所致。
与肿瘤相关的良性囊肿:一些脑外肿瘤,如脑膜瘤、神经鞘瘤、颅咽管瘤和垂体大腺瘤,周围都可伴大的、非肿瘤性囊肿。
哪些人容易患脑囊肿?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脑囊肿:
发育异常:胚胎期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可导致脑穿通囊肿等。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脑囊肿:
外伤:车祸等严重头部外伤可导致脑囊肿。
感染:颅内炎症可导致颅内囊肿。
寄生虫:幼棘球绦虫感染,可导致脑囊虫病,出现脑囊肿。
肿瘤:某些肿瘤可使血管周围间隙扩张(如:垂体腺瘤、颅咽管瘤等),也可导致脑囊肿。
就医
在受头部外伤后或突然出现头痛、言语不利、肢体活动不佳、视物模糊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出现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肢体瘫痪、昏迷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该及时就医:
言语不利
肢体活动不佳
视物模糊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
肢体瘫痪
昏迷
呼吸困难
建议就诊科室
神经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脑囊肿?
医生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CT、MRI)诊断本病。
CT:CT 平扫侧脑室内的脉络膜丛钙化时,也可观察其有无移位,可提示囊肿的占位效应。
MRI:观察其信号及强化特征, 推测囊肿内容物的成分, 对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出现了什么症状?严重程度如何?出现了多久?
有不洁饮食史吗?
近期有外伤或者感染史吗?
家里还有其他人有过同样疾病吗?
有先天颅内发育不良吗?
患者可以咨询哪些问题?
脑囊肿是什么?有哪些治疗方法?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有并发症和后遗症吗?
国内哪些医院治疗这个疾病的经验最好?
治疗后会复发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应该注意什么?
治疗
脑囊肿一般药物治疗无效,通常使用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为治疗本病的主要方式。
内镜辅助下囊肿开窗剥离术:一种以吸出囊肿内容物来改善病症的方式。通过内镜,在囊肿上开窗,吸出囊中内容物,并将囊肿边缘放射状剪开以防止再闭合复发。
囊肿腹腔分流术:通过分流术使囊肿变小改善临床症状的方式,使用分流装置将囊液引致脑池、腹腔。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脑囊肿随病情发展,新生儿及婴儿的生长和智力发育及对成人的脑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应及时进行干预,可以改善预后和结局。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无并发症。
日常注意
脑囊肿患者的日常注意生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常规微创手术术后 2~3 天可以在有保护的情况下下床;常规开放手术术后 5~7 天可以在有保护的情况下下床。若患者合并了严重的内科疾病,包括基础疾病,如骨质疏松等,要适当延长下床时间,同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预防患者早期下床引起的并发症。
戒酒:饮料、酒类,特别是白酒,对于患者来讲宜戒掉,酒类可以刺激多囊蛋白的活性,加速囊肿生长。
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 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须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疾病也很有帮助。
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 、烦躁、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 心情。
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活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产前超声诊断可预防胎儿颅内囊肿:产前经腹部超声检查方便快捷,可显示多个切面并动态反复观察,但易受孕妇腹壁过厚或胎儿体位不佳影响,必要时可行经阴道超声检查。
产前 MRI 对诊断和鉴别诊断也可提供一定帮助。
预防早产、难产。
新生儿出生后,一个月内要加强护理、合理喂养,预防颅内感染、脑外伤等。